车企纷纷跨界造货,飞行汽车、车载无人机,2025年未来出行还有多少惊喜?

你可能刚用五菱牌的螺蛳粉解决了午餐,接着刷到保时捷开卖1700元的菜刀,转头又发现京东联手车企造起了“国民神车”。 这些现实,正是2025年汽车行业最真实的写照。 车企的边界正在消失,一场围绕出行的生态竞争,早已从地面蔓延到了天空。

车企纷纷跨界造货,飞行汽车、车载无人机,2025年未来出行还有多少惊喜?-有驾

十年前,如果有人告诉你“造车的要去生产口罩和螺蛳粉”,你大概会觉得荒唐。 但上汽通用五菱真的这么干了。 2020年疫情初期,他们用5天时间改造产线,日产170万只口罩,打出“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号。

一年后,这家车企又推出包装精美的五菱牌螺蛳粉,包装奢华到让网友调侃“感觉盒子比粉还贵”。 更不用提那些印着“春晚红”的口罩,一夜之间登上热搜,卖出上万件“同款”。

高端品牌也没闲着。 法拉利在米兰时装周办秀,跑到天猫卖风衣;保时捷上架一款声称“可以拍蒜”的中国菜刀,瞬间售罄。 特斯拉更夸张,卖过刻着“别惹特斯拉”的皮带扣、儿童越野车,甚至能喷火的“僵尸末日装备”。

理想汽车的无线麦克风、小鹏的金属麻将,都成了社交平台的爆款。 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行为,背后是车企对年轻消费者的精准讨好,买不起百万豪车? 那就先花几百块买个周边,提前成为品牌粉丝。

跨界远不止赚点零花钱这么简单。 2025年的上海车展,直接变成“低空经济实验室”。 一汽红旗展出续航200公里的“天辇1号”飞行汽车,长安汽车和亿航合作推出空中网约车,奇瑞的折叠翼飞行器能一键切换陆空模式。

峰飞航空的eVTOL完成深圳到珠海跨海飞行,把3小时车程压缩到20分钟,货运版已拿到民航局认证。 就连车载无人机也成了标配,比亚迪量产了能自动跟车拍摄的“灵鸢”无人机,直接装进仰望U8等高端车型里。

车企纷纷跨界造货,飞行汽车、车载无人机,2025年未来出行还有多少惊喜?-有驾

为什么车企突然集体“上天入地”? 利润空间被压榨是现实压力。 智能汽车市场太“卷”了,激光雷达从5年前的10万元降到800元,车用芯片从10颗暴涨到400颗,车企不得不寻找新出路。

低空经济成了万亿级新蓝海,2023年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预计2025年冲到1.5万亿。 政策也在助推,工信部专门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连飞行汽车的空域规则、适航标准都在快速制定。

跨界合作成了降本增效的捷径。 京东拉着广汽、宁德时代造车,自己不出工厂,只掏用户数据和销售渠道;MG和OPPO打通手机与车机,让车载屏幕直接变身“可携带的智能座舱”。

供应链企业更是疯狂“串门”,宁德时代的电池既能供电车,也能塞进机器人和飞行器;黑芝麻智能的汽车芯片,顺手成了武汉大学研发的机器人“大脑”。

技术突破让想象落地。 比亚迪的1000V超充平台做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百度的智路OS系统给329个路口装上AI大脑,帮北京亦庄车主实现“绿灯自由”。 杭州高速用AI自动识别事故,湖北收费站换上智慧机器人,十来秒完成缴费。 成都的双兴大道甚至把路灯杆改造成无人机停机坪,实现空天地协同巡检。

挑战同样尖锐。 飞行汽车造价高达2000万元,沃飞长空副总裁坦言“希望借汽车供应链,3到5年内把价格打到百万级”。

适航认证、空域管理、安全标准仍是瓶颈,载人飞行器的商业化至少还要等几年。 就连卖得风生水起的五菱螺蛳粉,也被消费者吐槽“包装过度”,飞行汽车能否真正融入城市交通,考验着法规与基础设施的同步。

车企纷纷跨界造货,飞行汽车、车载无人机,2025年未来出行还有多少惊喜?-有驾

这场跨界潮甚至重塑了“造车”的定义。 货拉拉凭借对170万司机需求的洞察,转身研发货运电动车;吉利成立沃飞长空切入航空领域;长安汽车计划未来五年砸200亿搞飞行汽车,还要投入千亿探索“人形机器人+立体出行”。

传统的“汽车”概念正在瓦解,它可能是带轮子的手机、能飞行的机器人,或是整合了无人机的移动终端。

变化不只发生在产品层面。 京东卖车尝试“线上定制+线下体验”,MG计划通过OPPO的商场渠道卖车,汽车销售不再局限于4S店。

数据成了新石油:京东根据消费偏好反向定制车型,货拉拉用物流订单定义货车功能。 就连车企的竞争对手,也从同行变成科技公司、物流平台,甚至无人机厂商。

这场变革中,中国玩家尤为活跃。 比亚迪的车载无人机、亿航的空中出租车、顺丰的跨城无人机物流,都在全球率先落地。

政策层面,中国民航局已发布eVTOL审定基准,北京、深圳等城市密集开放低空航线。 罗兰贝格在《预见2025》报告中指出,车企的竞争焦点已从“硬件参数”转向“生态整合能力”。

回到开头的问题:车企跨界造货,到底在搞什么? 答案或许是,他们不再甘心只做交通工具的提供者,而要成为未来出行生态的构建者。 从一辆车到一套系统,从地面到低空,从硬件到数据,这场变革才刚刚拉开序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