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汽车行业仿佛上演着一场华为版的“权力的游戏”。你不是在考虑如何守住灵魂,而是在思考——不和华为合作,生存都会成问题。于是,从昔日合资热潮到如今“争当华资”,汽车圈的风向彻底变了。
看似选择不少,实则路线分明。华为提供三种合作模式,但国企和央企已将深度绑定进行到底:上汽、北汽、江淮、奇瑞,纷纷加入鸿蒙智行;东风、广汽、长安则与引望牵手,探索更进一步的HI模式。一时之间,“投华”名单愈发壮大,每家都想与华为走得再深一些。
表面上是技术的合作,实则是“权力的让渡”。哪个车企敢放更多权给华为,谁就在淘汰赛中多一条命。媒体不无调侃地说,以前车企拼命合资,现在则是“谁和华为抱得更紧”。
到目前为止,鸿蒙智行已成实打实的品牌巨舰。8月刚独立的智界,是“鸿蒙智行”下第一个法人实体,而引望的HI模式正努力从技术供应到全生态赋能,甚至和车企共创新品牌,互相借力打破传统边界。流言纷纷,说下一家跟华为签约的是一汽还是零跑,谁都不愿错过这趟华为快车。
举例来说,广汽今年舍得砸钱,拉着华为玩“控股+技术外采”的套路。15亿建“华望”,再由广汽埃安增资,让广汽手里握住了全部话语权。但合作却不是简单的技术供应,华为从定义、研发到营销一脚踩到底。虽然华为没参股,广汽地盘依然稳固,但华为的影响力早已渗透到每个环节。这和鸿蒙智行“华为说了算”的模式截然不同,却又异曲同工——只要沾了华为的边,哪怕主导权还在车企,也要放下身段学习“卖手机”。
不止广汽,长安汽车手里的阿维塔也在深度转型,降价促销保证销量,但品牌却始终没“飞起来”。原因正是缺少华为的渠道和营销加持。于是阿维塔和华为的合作再次升级为“HI PLUS”,双方共创技术、渠道、生态。不光拼技术,更是把丰富的华为资源,一股脑倾倒给车企。这看似合作,实则是一次次华为“赋魂”,车企自认靠自己太难,不如彻底放手。
于是你会发现,余承东的鸿蒙智行走得更畅快。奇瑞董事长亲口说,“听华为的就顺利”,一语道出制胜秘诀。无论赛力斯、北汽、江淮还是奇瑞,都心甘情愿地把产品定义、研发、营销权无偿移交——只有生产制造还牢牢抓在手里。事实证明,配合华为干活,胜算才大;自己单干,华为内部分分钟能让问题层出不穷。
回头看看,问界的成功不只靠技术,更在于华为主导全局的合作设计。而最关键的,就是那个有“灵魂”的人——余承东。他把卖手机的那套打法,毫无保留地植入汽车行业,引发的风暴不亚于雷军造车。
当然,HI模式虽然讲究“温和”,主导权还在车企,但升级之后能否杀出一条新路?能否突破鸿蒙智行的“天花板”?现在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很明确:只要跟华为合作,谁放权放得彻底,谁就有最大几率活下来。而那些还在犹豫、还在试图坚持“灵魂自主”的企业,多半连重新定义“生存”的机会都没有。
如今,“华为说了算”已然成为行业共识。品牌、渠道和话语权终归要拿出诚意,与华为共舞。你若舍不得放权,只能等着被边缘化——毕竟,汽车圈的权力游戏,最终的主控权,只会归属于技术最强和掌控资源最多的一方。现在,谁愿意当那个“自作主张”的孤胆英雄,谁就准备承受市场的无情清算。如果不信,听听余承东的老话:“不是不想让他们自己弄,是一放手就会出各种问题。”这句话,多糙都是真理。
总之,华为深度融入后,汽车市场如同智电革命的修罗场。放弃灵魂也好,抱紧大腿也罢,最终都是一道生死选择题。谁能顺利通关,不靠运气,只看你敢不敢彻底放手,让华为来当“灵魂”的主人。至于还想坚持点自我,还是省省力气,坐等新一轮“洗牌”吧。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