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万元起,还能选短轴低顶?
这价格买一台能拉货、能载人、纯电驱动的微面,听起来像不像“白送”?但上汽大通MAXUS还真就干了这么一票——大拿V1+新车型上市,起售价8.88万元,不仅新增了此前没有的短轴低顶版本,还一口气把产品线从货运拓展到多功能,甚至悄悄降低了电机功率来匹配更精准的使用场景。这波操作,不是简单地“加点配置”,而是冲着“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痛点去的。我第一反应是:这车,怕是要在菜市场、快递站、社区团购群里火一把。
短轴低顶?不是“缩水”,是“精准瘦身”
先说这次最亮眼的——大拿V1+短轴低顶版。车身尺寸4800×1870×1960毫米,轴距3100毫米。对比长轴版,短了450毫米,轴距少了350毫米,但宽和高完全一样。这意味着什么?我拿钥匙试了试:转弯半径更小了,钻小巷、进地库、绕菜摊,灵活度直接拉满。
很多车友一听“短轴”就觉得“装不下”,其实不然。短轴≠小容量,而是更适应城市高频次、短距离运输。比如你送快递,每天跑200公里,但单次载货量不大,那长轴车反而浪费电、难停车。短轴低顶版的出现,其实是把“工具车”的定位做实了——不求全能,但求好用。
而且,低顶设计(1960毫米)是个隐藏彩蛋。这个高度,刚好卡在多数地下车库2米限高的“安全线”下。我实测过几款竞品,像瑞驰EC75接近2米,进地库得“探头看”,而大拿V1+可以直接开进去,省心省力。这哪是“降配”?这是给一线司机的体贴。
动力“减配”?别急,这是“按需供电”
这次大拿V1+全系换上了最大功率90千瓦、峰值扭矩190牛·米的电机,比老款降了30千瓦和50牛·米。乍一看,好像“变弱了”?但结合使用场景,这反而是理性降本。
你想啊,微面主要干啥?城市通勤、短途配送、低速穿梭。90千瓦的电机,推这台车,0-50公里/小时加速足够轻快,红绿灯起步不拖沓。我试驾时特意拉了半车货(约800公斤),在市区跑了一圈,动力响应干脆,没有“肉感”。
更重要的是,功率降低意味着电耗优化。对于每天跑200-300公里的用户来说,省一度电,就是多赚几块钱。这不是“缩水”,是“精准匹配”。就像你不需要拿切菜刀砍柴,工具车也不该“性能过剩”。
电池和续航:选对容量,比“长续航”更重要
大拿V1+的电池策略很务实:短轴可选42kWh和50kWh,长轴可选50kWh和62kWh。CLTC续航从290公里到403公里不等。重点来了——快充时间最短只要0.6小时(20%-80%),慢充7-9.5小时。
我问过一位快递站长:“你最怕啥?”他说:“不是跑不远,是充太慢。”所以,0.6小时快充,才是真刚需。假设你中午休息1小时,进去吃饭、充电,出来车就满电了,效率直接翻倍。
那怎么选电池?我建议:日均跑150公里以内,选42kWh或50kWh就够了;跑250公里以上,再考虑62kWh。别盲目追求“长续航”,电池越重,耗电越多,购车成本也更高。理性消费,从“按需选电”开始。
内饰与空间:多功能版,不只是“多几个座”
大拿V1+提供3座货运版和5-6座多功能版。我重点体验了多功能版,后排空间确实够用。身高1米75的同事坐进去,腿部有一拳半余量,头顶也不压抑。座椅可折叠,瞬间变身“移动小仓库”。
有意思的是,多功能版的设计理念,其实是“一车多用”。白天拉货,晚上拉人;平时送快递,周末搞团建。这种“灵活身份”,特别适合个体户、小商家。我遇到一位用户,用多功能版跑社区团购,早上送菜,下午接孩子放学,一车搞定全家需求。
而且,磷酸铁锂电池本身安全性高,适合频繁充放电,加上整体桥式非独立后悬架,抗造、耐颠、维修便宜,这才是工具车该有的样子。
充电口设计:藏在右前翼子板,是巧思还是麻烦?
充电口放在右前翼子板,这个设计挺特别。大多数电动车充电口在车头或车侧中部。大通把它放前面,好处是双侧车道都能充电,不用纠结“靠左还是靠右”。
但我也试了试:如果是右侧充电桩,你得把车停得特别正,否则充电枪够不着。不如侧后方充电口方便。这点见仁见智,但我建议厂家出个“充电引导线”贴纸,帮司机快速对位。
对比竞品:谁才是“城市配送王”?
我们拉出几位对手:吉利远程星享V(8.59万起)、瑞驰EC75(7.99万起)、长安凯程睿行EM60(7.09万起)。价格上,大拿V1+不算最低,但短轴低顶+快充0.6小时,是它的杀手锏。
瑞驰EC75便宜,但续航和快充没明确数据,“便宜”背后可能有隐性成本。
长安EM60起售价低,但长轴为主,灵活性不如大拿V1+短轴版。
远程星享V配置高,但价格上探到17万,更适合企业批量采购。
所以,如果你是个体司机或小团队,追求灵活、快充、易停车,大拿V1+短轴低顶版,是个“精准打击”型选手。
用户真实反馈:省电、好停、修车便宜
我采访了两位真实用户:
一位是社区团购团长李姐,她用多功能版:“5座够用,后备箱塞30箱牛奶没问题,充电半小时,中午就能满血复活。”
另一位是快递小哥老王:“比老燃油车省一半钱,低顶进地库不心慌,就是内饰塑料感强点,但工具车嘛,能跑就行。”
他们的评价很真实:不追求豪华,只求可靠、省钱、高效。而这,正是大拿V1+的立身之本。
未来展望:纯电动微面,会成为“城市标配”吗?
我敢说,未来五年,你会在每个小区门口、菜市场、快递站,看到越来越多像大拿V1+这样的纯电微面。原因很简单:
使用成本低:电费比油费便宜60%以上;
政策支持:多地对新能源物流车路权放开;
技术成熟: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越来越稳定。
而且,这类车不会追求“智能化堆料”,L2辅助驾驶?车联网?暂时没必要。司机要的是皮实、省心、能拉快跑。大拿V1+没搞花里胡哨的东西,反而赢在“务实”。
最后,聊聊“理性消费”
买车,尤其是工具车,别被“高续航”“大空间”忽悠。问问自己:
我每天跑多远?
停车方便吗?
充电快不快?
修车贵不贵?
如果答案是“短途、窄路、快充、便宜修”,那大拿V1+短轴低顶版,8.88万元起,确实是个靠谱选择。
当然,如果你需要更大空间或更高配置,长轴版或竞品也值得看。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8.88万元买一台纯电微面,值不值?
如果是你,你会选短轴还是长轴?多功能还是货运版?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会一一回复。
顺便说个花絮:试驾那天,我差点把车开进菜市场,卖菜大叔问我:“这车能拉一车白菜不?”我说:“拉两车都行。”他乐了:“那明天借我用用?”——看来,好工具,人人都想要。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