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雅迪、台铃之前热热闹闹推的钠电池电动车,现在看销量好像有点冷… 本来以为这新电池能给市场添点不一样的东西,结果没成想,反倒是老掉牙的铅酸电池还稳得很,网友那句 “铅酸电池棺材板都压不住了”,听着像玩笑,细想还真有点道理。
先说说为啥钠电池车型卖不动吧,普通人买电动车图啥?
不就是图个省心、便宜、坏了好修吗?
你看钠电池,宣传的时候说耐低温、安全,这些听着都好,但真到掏钱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就拿雅迪那台极钠 S9 来说,搭载的 48V24Ah 钠电池系统,续航大概 80 公里,售价没比同配置的锂电池车低多少,甚至有的款比高配铅酸车还贵。
你说,要是你,会放着成熟的铅酸、锂电池不买,去选个没经过多少市场考验的钠电池吗?
我猜大部分人不会,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谁也不想当 “小白鼠”。
再说说实际用的时候,钠电池的 “理论优势” 到了生活里好像没那么明显。
比如耐低温,宣传说 - 20℃放电容量保持率超 90%,但实际冬天骑的时候,你会发现续航还是会掉,只是掉得比锂电池少点,但比升级后的石墨烯铅酸电池也没强太多。
而且能量密度是硬伤,同样的车,装钠电池比装锂电池续航少一截,要是偶尔想骑远点,心里就没底。
还有循环寿命,现在钠电池充放电大概 800-1000 次,看着比普通铅酸强,但铅酸能以旧换新,你骑个两年不想用了,旧电池还能抵个两百多块,钠电池呢?
现在没几个地方能回收,坏了就是一块废铁,这后续成本不就悄悄涨上去了?
铅酸电池,为啥还能稳住?
不是它多先进,而是它太 “懂” 普通人了。
这么多年下来,维修店遍地都是,电池坏了随便找个路边摊就能换,不用等厂家发配件。
而且价格实在,一组 48V20Ah 的普通铅酸电池,也就几百块,以旧换新便宜。
现在铅酸还在升级,比如雅迪的第三代石墨烯 Plus 电池,耐低温、寿命都提上来了,-20℃容量能保持 85% 以上,骑个三四年没问题,日常代步完全够。
你想,大部分人骑电动车就是上下班、买个菜,一天骑个 10 公里顶天了,铅酸电池充一次能跑 50 公里,三天一充,多省心?
犯不着为了那点 “理论上的好” 去冒险。
还有经销商的问题,厂家推钠电池车型,经销商未必愿意卖。
你想,经销商要囤货,钠电池售后麻烦,万一用户买回去出问题,配件不好找,还得跟厂家扯皮,费时费力。
而且钠电池价格波动大,今天进的货,明天说不定就降价了,囤多了容易砸手里。
铅酸、锂电池,技术成熟,价格稳定,卖出去没那么多售后纠纷,经销商自然愿意推这些款,钠电池车型摆在店里,像个 “展品”,没人主动介绍。
之前大家觉得钠电池有机会,是因为锂电池原材料碳酸锂价格高,现在呢?
碳酸锂都跌到 7 万多一吨了,锂电池成本下来了,价格跟铅酸拉近了不少。
一边是技术成熟、续航还长的锂电池,一边是价格差不多、续航还差点的钠电池,用户选哪个还用说吗?
钠电池的 “成本优势” 一下就没了。
不过也不是说钠电池完全没希望,它在储能领域已经有不少动静了,比如广西南宁的伏林钠离子储能电站、湖北的百兆瓦级项目,这些地方对能量密度要求没那么高,看重安全和长期使用成本,钠电池反而合适。
但在两轮电动车这块,现在确实还没到它的 “时候”。
网友说 “铅酸电池棺材板都压不住了”,其实就是调侃,意思是铅酸电池不仅没被淘汰,反而因为对手没跟上,稳了。
这不是铅酸有多强,而是钠电池还没解决普通人最关心的 “钱” 和 “省心” 的问题。
钠电池要想在电动车领域起来,得先把成本降下来,让价格比铅酸有明显优势,再把售后体系建起来,让用户觉得 “坏了有人修、旧了能回收”,不然再推多少车型,销量还是上不去。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