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亿买的公司被“合法”抢走?我们反手一掀桌,欧洲车企傻眼

有些抢劫,是不需要戴头套的,甚至还会穿着西装,开着发布会,用着PPT,最后由法庭盖个章。

这事儿就发生在安世半导体身上,听着像个外国名字,但里子早就被咱中国公司闻泰科技掏了330多亿给盘下来了,100%控股。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是中国半导体出海收购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直接拿下了行业里的一个全球头部玩家。

330亿买的公司被“合法”抢走?我们反手一掀桌,欧洲车企傻眼-有驾

本来以为是龙王归位,结果没过两天安稳日子,人家直接给你来了一出“龙王赘婿被扫地出门”。

荷兰那边,公司的外籍高管、荷兰经济部、再加上一个企业法庭,三方一合计,演了一出大戏,直接把中方的控制权、管理权、经营权全给没收了。这操作骚不骚?骚。这性质黑不黑?比墨水都黑。说白了,就是把你的钱揣兜里,然后把你连人带房产证一起扔出你全款买的别墅,顺便还换了锁,告诉你这房子跟你没关系了。

这事一出,网上瞬间就炸了,尤其是咱们中方企业一顿反击操作,把荷兰人搞得下不来台之后,评论区里那叫一个热血沸腾,什么“大国博弈”、“虽远必诛”,就差喊出“赢麻了”三个字。

但咱得冷静点。

这事儿,到目前为止,我们赢了吗?赢个锤子。我们只是让那个抢劫犯在撬锁的时候,把自己手给别折了。

逻辑很简单,你花钱买的东西被人抢了,你是受害者,你的第一反应是夺回来,而不是站在原地高呼“我让他不好过所以我赢了”。闻泰科技是100%的受害者,几百亿的真金白银砸进去,换来一句“现在是我的了”,这损失是实打实的。

我们的反击是什么?是让安世半导体出不了货,是让这家公司运营直接瘫痪。这就像你前脚被赶出别墅,后脚就把水电网全给停了,顺便把唯一进小区的路给堵了。你确实没住上,但新主人也只能在黑灯瞎火的屋子里啃干脆面。

这操作直接打在了荷兰人的七寸上。

安世半导体是干嘛的?车规芯片。在欧洲汽车产业链里,这就是个堪比中石油中石化的角色。据说欧洲主要车企40%的芯片都指着它。现在好了,欧洲那帮车企付了定金,眼巴巴等着米下锅,结果发现锅都让人端走了。拿不到货怎么办?索赔呗。车造不出来怎么办?停产呗。

330亿买的公司被“合法”抢走?我们反手一掀桌,欧洲车企傻眼-有驾

这一停产,整个欧洲的汽车行业都得哆嗦。汽车业在德国、法国这些国家是什么地位?经济发动机。发动机熄火了,你猜谁最急?当然是政府。

330亿买的公司被“合法”抢走?我们反手一掀桌,欧洲车企傻眼-有驾

荷兰人这下就尴尬了。他们抢来一只会下金蛋的鹅,结果发现鹅的饲料配方和开笼子的钥匙都在原主人手里。现在这只鹅别说下金蛋了,自己都快饿死了。公司一旦破产,税收没了,本地员工失业了,失业的人一多,就要上街溜达,这压力一下就给到了荷兰政府。

所以,这不是什么“赢麻了”,这是典型的“掀桌子”战术。本质上是一种威慑,告诉所有想当强盗的人:你敢抢我的东西,我不仅不会让你得逞,我还会让你为了这次抢劫付出远超你想象的代价。你以为你抢的是一台电视机,其实你抢的是一个绑着煤气罐的电视机。

这代价惨不重?荷兰经济大臣直接给我们商务部长打电话沟通,这姿态就说明一切了。在国际政治里,打电话约聊,基本就等于“大哥,有话好说,咱们坐下来谈谈”。说明我们的反击,确实打痛了他们。

但这只是第一层,更深的问题是,荷兰人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风险,干这种蠢事?

答案就两个字:美国。

当然,荷兰人嘴上肯定不承认,说这是独立自主的商业决定。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中美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经典剧本。

美国的制裁里,有个特别恶心的东西,叫“穿透性条款”。翻译过来就是,不管你公司注册在哪,只要中方持股到一定比例,你就被打上了“中国队”的标签,就得跟着一起挨制裁。

这就像什么呢,就像黑帮火并,A帮老大说了,只要谁跟B帮的人吃过一顿饭,就都是B帮的同伙,出门小心点。

安世半导体就面临这个窘境。它在荷兰,但老板是中国人。这让那帮外籍高管和荷兰政府坐不住了,他们怕啊,怕被美国一棍子打死。于是心生一计,只要把中国老板踢出去,这公司不就“洗白”成纯正的荷兰公司了吗?到时候照样在欧洲混得风生水起,还能不得罪美国大哥。

这想法,属于典型的“瞎积薄发”。他们以为商业就是一张皮,换了就行。但他们忘了,现代高科技企业,早就不是一个工厂几台设备那么简单了。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供应链、专利授权、核心技术、管理流程,盘根错节。闻泰科技花了那么多钱,怎么可能不留后手?你拿走了法律上的“所有权”,但拿不走实际上的“运营权”。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残酷的现实:全球化的黄金时代,那个“商业归商业,政治归政治”的童话故事,已经讲不下去了。

过去我们以为,做生意就是你情我愿,签合同交钱拿货。现在不行了,你做生意前,得先看看地图,看看大家分别在哪个阵营里站队。中美贸易战,已经不是两个国家的事,而是全球产业链的站队问题。想两头下注,火中取栗?安世半导体这件事就是最好的例子,火中取栗的下场,大概率是被烧成烤栗子。

330亿买的公司被“合法”抢走?我们反手一掀桌,欧洲车企傻眼-有驾

所以,这事给我们的第三个启示是什么?是不是中国企业就别出海了,外面太危险,还是家里安全?

这种想法,跟因噎废食有什么区别?

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中国企业就必须出海,把我们的影响力、标准和资本扩散出去。这是必经之路,没有回头路。

安世这件事,不是让我们“停止出海”,而是告诉我们“出海的正确姿势”。

以前我们出海,可能更像个温文尔雅的商人,讲究契约精神,相信法律。现在我们必须明白,出海,你得像个一手拿着合同,一手拎着扳手的工程师。能讲道理的时候,我们好好讲;道理讲不通的时候,我们得有能力让对方的机器直接停摆。

这种掀桌子的能力,就是一种“快种快收”的博弈策略。一旦发现对方有不轨之心,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用最直接的方式,制造最大的痛苦,让对方的作恶成本指数级飙升。

你敢动我一根手指,我就要做好废了你一条胳膊的预案。你敢惦记我的钱包,我就要让你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

这不是好勇斗狠,这是在新时代丛林法则下的生存智慧。对于那些想当强盗的人来说,仁慈和退让,只会被解读为软弱可欺。唯有让他们在动手之前,一想到可能付出的惨痛代价,才会让他们掂量掂量,最后老老实实回到谈判桌前,跟你说一句:

330亿买的公司被“合法”抢走?我们反手一掀桌,欧洲车企傻眼-有驾
330亿买的公司被“合法”抢走?我们反手一掀桌,欧洲车企傻眼-有驾

“你好,交个朋友。”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