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宝马的第一款SUV根本不是X5,而是一辆挂着蓝天白云logo的揽胜,会怎么样?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不仅仅是一个想法,而是已经成为宝马内部高层讨论的一个可能性。
当时,SUV车型在北美市场发展迅速,福特探险者和吉普大切诺基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奔驰和雷克萨斯也正准备推出新车型进入此领域,而宝马的产品线主要集中在四门轿车、双门轿跑车和旅行车,3系和5系是核心,Z3还在研发中,一款又高又重的SUV在宝马内部并不受欢迎。1994年1月,宝马以8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罗孚集团,随后又收购了本田的股份。一夜之间宝马集团旗下拥有诸多英国品牌,包括罗孚、Mini、MG以及至关重要的路虎。
此次收购让宝马在SUV领域发展迅速,路虎的品牌影响力很大,还曾有过在宝马经销商卖揽胜的想法,问题在于,当时的路虎揽胜已经落后了,1994年9月推出的P38A揽胜从第一天起就被认为过时了。
当时,宝马集团有两个独立的设计工作室,加州工作室 (Designworks) 的任务是改进第二代揽胜P38A,让它看起来不那么落伍,而德国的工作室(BMW Technik)的确尝试设计一款SUV,但最终放弃了。加州重新设计的揽胜原本可以快速解决美国市场的销售问题,也通过宝马或路虎的经销商销售,但两家公司都不太想要它。
克里斯·查普曼(Chris Chapman)是被派往加州研发宝马“运动型汽车”概念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团队之一,这次活动也激发了首席设计官克里斯·班戈(Chris Bangle)的想象力,他想打造一款专门针对此细分市场的宝马车型。后来许多人认为X5和L322揽胜有很深的渊源,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负责研发的高层领导沃尔夫冈·赖茨勒 (Wolfgang Reitzle) 在把控全局,确保这两款车型能以不同的风格进入市场。
内部人士报料称,加州工作室曾考虑一个更快的解决方案,差不多就像是P38A揽胜的改款,但后来觉得底子太差了,只能放弃这个想法,转而加速研发更新的L322。1995年,由Burkhard Göschel博士领导的慕尼黑特殊车辆部门深入研究L322项目,同时也在悄悄探索打造具有宝马DNA的SUV的可能性。
Vic Doolan
在美国,宝马北美总裁维克·杜兰(Vic Doolan)也希望宝马能有一款SUV能与其他品牌竞争,同时还向总部展示了真实车主车库的照片:一辆宝马轿车停在一辆福特探险者旁边。还说如果宝马没有SUV,那么第二个车位就会被奔驰M级或雷克萨斯RX占据。
Wolfgang Reitzle
1995年末,杜兰向宝马董事会提出了两个方案:合并宝马和路虎的经销权,或者打造一款宝马SUV。在纽约拉瓜迪亚机场附近的一次会议上,他展示了一个共享展厅的效果图,路虎的销售和市场总监约翰·拉塞尔(John Russell)对此尖锐地回应道:“除非我死了。” 宝马研发主管沃尔夫冈·赖茨勒(Wolfgang Reitzle)当场结束了会议,晚饭的时候告诉杜兰:“你会得到它(宝马SUV)的。”
从那时起,
宝马SUV的这个想法逐渐成型。
Rich Brekus
新任产品规划主管里奇·布雷库斯(Rich Brekus)提出了核心要求:不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不采用笨重的低速分动箱,也不装腔作势地打造一辆攀岩车,他说:“我想要SUV的外形,但希望它开起来能像轿车一样。”
宝马开始测试加高的5系旅行车底盘,并融合了5系和7系的麦弗逊和多连杆悬架,借用了路虎的陡坡缓降控制系统,并用电子牵引稳定系统取代了差速锁。
宝马加州工作室也开始着手整体设计,由克里斯·查普曼(Chris Chapman)领导,将E39的造型与SUV的比例融合在一起;弗兰克·斯蒂芬森(Frank Stephenson)将C柱改进为宝马SUV沿用至今的造型设计;杜兰(Doolan)力推加长尾部,增加实用性空间,他还创造了“运动型多功能车”(Sport Activity Vehicle)一词,将其定位有别于传统SUV。
当时,宝马斯帕坦堡工厂正在生产Z3敞篷跑车,但产能过剩,将新SUV安排在这里生产是比较合适的,1998年春天,这个生产项目正式获得批准。
就这样,第一代宝马E53 X5于1999年1月在底特律车展上首次亮相,首发搭载286马力的4.4升V8发动机,起价49400美元;随后推出3.0升直列六缸发动机,起价38900美元。1999年至2006年间,宝马共生产了616867辆第一代X5,其中超过一半是出口,这款车型也使斯帕坦堡工厂成为宝马最大的工厂,并为后续X系列车型的全面生产奠定了基础。
后来,杜兰总结了第一代宝马X5的影响——X5彻底改变了宝马,它推动斯帕坦堡发展成为宝马全球最大的工厂,催生了全系列的SAV车型,并让宝马有了足够的现金,摆脱罗孚这个沉重的负担。
如果当初的计划没能落实,
宝马应对SUV热潮的策略或许就是在展厅里摆一辆路虎揽胜,
那现在的宝马又会是什么样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