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猛增,美国工人不解,为啥我们只能卖大豆?

最近,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那就是美国汽车工人心里头的一个大疙瘩:为什么我们美国现在往世界各地运的,主要是一船一船的黄豆,而以前我们印象里还是个农业国的中国,却能把一辆辆科技感十足的汽车卖到全世界?

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但背后其实是一笔跨越了几十年的经济大账,也是两个国家发展道路不同选择的结果。

咱们得先说说过去。

中国汽车出口猛增,美国工人不解,为啥我们只能卖大豆?-有驾

要是把时间倒退个三四十年,情况跟现在是完全反过来的。

那时候的美国,特别是像底特律那样的城市,简直就是全球汽车工业的中心。

能在福特、通用这些大厂里找个工作,那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意味着你这辈子基本上就稳了,房子、车子、孩子上大学的钱都有了着落。

那时候的美国工人,是全世界都羡慕的对象。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当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汽车都是美国造的,美国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美国强大工业实力的名片,开到哪里都让人高看一眼。

中国汽车出口猛增,美国工人不解,为啥我们只能卖大豆?-有驾

可是,就在美国汽车工业享受着顶峰荣耀的时候,世界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美国很多企业发现,把工厂开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去,能赚更多的钱。

于是,他们开始把大量的制造业,尤其是那些看起来比较辛苦、利润没那么高的环节,转移到了海外。

美国自己呢,则更专注于那些来钱快的领域,比如金融、高科技研发和品牌运营。

这么一来,华尔街和硅谷越来越风光,但那些曾经灯火通明的工业城市,却慢慢地安静了下来。

与此同时,美国的农业因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效率变得非常高,特别是大豆,产量大、成本低,成了出口的拳头产品。

中国汽车出口猛增,美国工人不解,为啥我们只能卖大豆?-有驾

就在美国进行这种产业“腾笼换鸟”的时候,中国正在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我们抓住了这个机会,承接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从最基础的代工开始,一点一点地学习技术,积累经验,建立起了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

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上,我们没有满足于仅仅是给外国品牌做代工,而是下定决心要搞出自己的东西。

特别是当世界进入新能源汽车这个新赛道时,我们更是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换道超车的机会。

当美国传统车企还在犹豫要不要全力投入电动车时,中国的企业已经把宝押在了电池技术上。

像比亚迪,硬是把电池技术做到了世界领先,不仅自己的车用,还能卖给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全球同行。

中国汽车出口猛增,美国工人不解,为啥我们只能卖大豆?-有驾

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优势:我们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部件。

所以,我们能造出性能好、功能多的智能电动车,比如自动泊车、高速自动辅助驾驶这些时髦的功能,在我们的国产车上已经很常见了。

更关键的是,因为我们有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再到整车,大部分都能自己搞定,所以成本控制得特别好。

这就导致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配置不输甚至超越国外品牌的情况下,价格还能便宜一大截。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2024年这样一个标志性的时刻:中国汽车的出口量超过了常年霸占第一的日本,成了全球第一。

这其中,新能源汽车占了很大一部分。

中国汽车出口猛增,美国工人不解,为啥我们只能卖大豆?-有驾

现在,在欧洲、南美、东南亚的街头,看到比亚迪、蔚来这些中国品牌的汽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而且,中国车企的眼光也不仅仅是卖车,他们开始在世界各地建厂,比如在泰国、巴西、匈牙利,直接在当地生产,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

回头再看美国,情况就有点尴尬了。

除了特斯拉这个特例之外,像福特、通用这些老牌巨头,在向电动化转型的路上走得非常吃力。

福特的一款电动SUV,因为电池问题反复召回,让消费者信心大受打击;通用的电动皮卡,说了好几年,上市时间一推再再推。

美国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给汽车企业发高额补贴,给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减免税收。

中国汽车出口猛增,美国工人不解,为啥我们只能卖大豆?-有驾

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些拿着补贴的传统车企,在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上,还是比不过中国的同行。

甚至有分析说,就算美国对中国汽车征收很高的关税,中国车依然有价格优势。

这就回到了最初那个问题,为啥美国只能出口大豆了?

这其实是美国过去几十年产业空心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他们把制造业的基础环节转移出去了,虽然留下了金融和高科技这些看起来更“高大上”的产业,但也失去了大规模、高效率生产制造的能力。

更要命的是,现代制造业已经不是靠力气就能干的活了。

中国汽车出口猛增,美国工人不解,为啥我们只能卖大豆?-有驾

现在中国的汽车工厂,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一条生产线上,密密麻麻全是机器人手臂在工作,需要的工人数量很少,但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却非常高,他们需要懂得操作和维护这些复杂的自动化设备。

而美国的教育体系,在过去几十年里,并没有培养出足够多的这类技术工人。

很多美国年轻人更愿意去学金融、法律,而不是去技术学校学一门手艺。

一位美国老工人就曾无奈地说,他失业后想去当地的汽车零件厂找工作,结果人家问他会不会操作机器人,他连控制面板都看不懂。

没有足够的技术工人,就算政府想把工厂搬回美国,也很难造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所以,美国现在就面临一个很棘手的局面。

中国汽车出口猛增,美国工人不解,为啥我们只能卖大豆?-有驾

一方面,汽车这样的高端制造业,想重新捡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它需要一整套的产业链和大量的技术人才,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

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依赖像大豆这样的农产品出口,特别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根据数据,美国出口的大豆有一半以上都是卖到中国。

这就像一把双刃剑,虽然能赚钱,但也让自己的经济命脉在一定程度上被别人攥在了手里。

比如前几年,中国因为一些原因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转而从巴西等国进口,结果美国的大豆库存立刻堆积如山,价格大跌,很多农场主损失惨重,甚至需要政府救济。

因此,美国汽车工人的困惑,其实反映了一个深刻的现实:一个国家如果放弃了制造业这个根基,只靠金融和服务业,虽然短期内可能看起来很繁荣,但长远来看,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就会下降。

中国之所以能从一个需要进口汽车的国家,变成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靠的不是什么运气,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对实体经济、对制造业的坚持和投入。

这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积累,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