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14度续航掉18%,郑州三家店日接待不到10组客户,20万的海豹为何卖不动了?

零下14度续航掉18%,郑州三家店日接待不到10组客户,20万的海豹为何卖不动了?

沈阳那哥们儿给我发微信的时候,我正在郑州某4S店里发呆。

他说零下14度开空调跑了150公里,表显续航只掉了18%。我盯着眼前空荡荡的展厅,销售小伙子正百无聊赖地刷手机,突然觉得这事儿有点荒诞——明明产品力在线,怎么店里连个人影都没有?

上个月出差,顺道转了郑州三家店。展台前冷冷清清,销售顾问比看车的多一倍。我问那小伙子生意咋样,他叹了口气:“一天接待不到10组,真下定的一个手能数过来。”

零下14度续航掉18%,郑州三家店日接待不到10组客户,20万的海豹为何卖不动了?-有驾

距离购置税免征政策结束还剩两个月,按理说该是冲量的黄金期。厂家也不是没动作——承诺补贴1.5万差额,可消费者压根儿不买账。那销售跟我说,客户第一句话准是:“明年敢不敢涨价?”第二句就是:“是不是先涨价再补贴?”

去年有车企玩过这套路,大家早就长记性了。

更要命的是价格。海豹650智驾版官方指导价21.68万,店里直接报20.08万,叠加政府置换补贴能做到18.68万落地。这价格放在去年,想都不敢想。可消费者还在观望——朋友圈有人去年21万提的车,现在18万就拿下了,谁知道明年会不会更便宜?

零下14度续航掉18%,郑州三家店日接待不到10组客户,20万的海豹为何卖不动了?-有驾

我认识个程序员,刚退了订单。他跟我说:“不是买不起,是怕买贵。”

这话倒是大实话。

沈阳那哥们儿叫老李,以前开德系油车的死忠粉。去年冬天被冷启动抖动和13个油耗搞烦了,转头提了辆海豹。他跟我说真没想到国产电车能把冬天这事儿做踏实——热泵空调配电池预加热,能在地下车库提前十分钟用手机把空调开起来,上车就是24度。

老李给我算了笔账:家用桩谷电0.35元一度,每公里五分钱,一年跑两万三,电费一千出头。他之前那辆2.0T油车,同样里程得小两万。“五年能省六万多,”他说,“这账谁不会算?”

零下14度续航掉18%,郑州三家店日接待不到10组客户,20万的海豹为何卖不动了?-有驾

不过产品好不代表没槽点。

郑州那朋友买的06DM-i,十万出头落地,市区纯电高速混动,油耗能控制在3.3升。听着挺美,开了半年吐槽一堆:原厂轮胎胎噪大,八十码以上“嗡嗡”响;中控钢琴烤漆是指纹收集器,一天擦三遍;溜背造型压抑,后排坐直了头顶难受。他媳妇儿最不满意的是后备箱——手动关闭,每次都得使劲儿。

“小毛病挺多,但十万价位还要啥自行车?”他最后加了句,“颜值、油耗、配置都在线,能忍。”

零下14度续航掉18%,郑州三家店日接待不到10组客户,20万的海豹为何卖不动了?-有驾

技术这块儿倒是有些门道。

听说那0.219的风阻系数,工程师为了降零点几个数,前脸改了三十多次,连雨刮器都换成隐藏式的。底盘全覆盖护板加42个导流槽,轮毂都是特制的“涡扇”设计。我在珠海赛道看过实测,四驱版极速240还有余量,弯道出弯能比对手早零点几秒全油门——这不是运气,是iTAC系统提前预判打滑。

当然了,这些对普通车主可能意义不大。真正打动人的还是“用着放心”四个字。

现在问题来了:该不该赶这趟“末班车”?

零下14度续航掉18%,郑州三家店日接待不到10组客户,20万的海豹为何卖不动了?-有驾

明年购置税减半,海豹650智驾版大概要多掏一万块。厂家说补贴,可现在优惠已经到底了——20万出头的报价,比去年便宜三万。明年如果价格回调两三万,补贴也未必够用。

还有个尴尬的事:产能卡住了。

有销售私下跟我说,激光雷达和碳化硅芯片都缺货,现在下单最快也得等到明年三月。这就挺矛盾——一边是店里门可罗雀,一边是订单排到春天。

零下14度续航掉18%,郑州三家店日接待不到10组客户,20万的海豹为何卖不动了?-有驾

我那个还在观望的朋友昨天又来问:“你说我该买吗?”

“着急用?”

“也不太急。”

“那就再等等。”

零下14度续航掉18%,郑州三家店日接待不到10组客户,20万的海豹为何卖不动了?-有驾

说到底,买车这事儿得看自己。北方冬天用车是刚需,海豹那套热泵空调值得考虑;更在意性价比,06DM-i一千二的纯电续航够通勤了;想等更低价格,也没啥不对——反正车企每年都在进步,晚买或许能便宜点儿。

至于“末班车”这说法,听听就行。新能源市场变化太快,今天的末班车,没准儿就是明天的头班车。消费者不傻,车企也清楚。大家都在博弈,看谁先眨眼。

我倒是挺好奇,等到12月31号那天,郑州那几家店会是什么场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