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电池越做越大,80度电真有意义吗,车主说了大实话

最近的汽车市场,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就拿零跑汽车来说,这家企业今年的表现确实很抢眼,销量节节攀升,特别是在二十万元以下的市场里,打出了一片天。

但是,光有销量还不够,怎么能让企业更健康地赚钱,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增程车电池越做越大,80度电真有意义吗,车主说了大实话-有驾

所以,向更高端的市场发起冲击,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前不久,零跑就拿出了他们的旗舰车型,一款名为D19的大型SUV,打算用它来敲开高端市场的大门。

这款车确实拿出了十足的诚意,车身尺寸巨大,内部配置也几乎是能给的都给了,比如高性能的电机、顶级的智能芯片、空气悬架等等,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然而,在所有这些亮点之中,最引起大家热议的,还是它的动力系统。

零跑给出了两种选择:一种是纯电动版,搭载了115度的超大电池,续航超过700公里;另一种则是增程版,搭载了80.3度的电池,纯电续航也能达到500公里,同时还有一个40升的油箱作为后备。

问题就出在这个80.3度的电池上。

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都愣住了,心里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一台增程式的汽车,说白了还是一台混动车,它的电池容量都快赶上很多主流的纯电动汽车了,这到底图什么?

既然电池都做得这么大了,为什么不干脆就买纯电版的呢?

多出来一个发动机和油箱,不仅增加了车重和成本,平时开车还得一直带着,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

这个疑问,迅速在行业内外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增程车电池越做越大,80度电真有意义吗,车主说了大实话-有驾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听听两种不同的声音。

第一种声音,可以看作是“效率至上”派。

他们认为,增程车的核心逻辑,是在电池电量不足时,通过启动发动机发电来增加续航,解决里程焦虑。

但是,当你把电池做到80度这么大,意味着在绝大多数日常使用场景下,比如上下班通勤、周末城市周边游,这块电池的电量都绰绰有余,根本用不着启动发动机。

那么,那个发动机和油箱的角色就变得很尴尬了。

可能你一年到头,也就只有在春节回家或者长途自驾游的时候,才会让它启动那么一两次。

为了这极低频率的使用,却要天天承担着几百公斤的额外重量,这在工程学和经济性上似乎是不划算的。

额外的重量意味着更高的能耗,无论是在用电还是用油的时候;复杂的结构也带来了更高的制造成本和潜在的维护成本。

从这个角度看,大电池增程车似乎是一种“资源浪费”,是一种为了解决极少数情况下的焦虑,而付出了过多日常代价的设计。

这种观点认为,技术的发展应该追求更高的效率,而不是用这种看似“万全”实则“冗余”的方式来堆砌配置。

增程车电池越做越大,80度电真有意义吗,车主说了大实话-有驾

然而,我们换个角度,听听第二种声音,也就是“现实体验”派的看法。

他们认为,买车用车,不能只算冰冷的经济账和效率账,更要考虑人的心理感受和中国的实际国情。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辽阔的国家,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差异巨大。

在一线大城市,充电桩可能随处可见,但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县城乃至广大的乡镇地区,找到一个能用的充电桩,尤其是在节假日高峰期,依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国庆长假,你开着车带着一家老小堵在高速公路上,眼看着纯电动车的电量一点点往下掉,心里该有多慌?

这时候,旁边一辆增程车里的人,可能就因为知道自己车里还有一箱油,可以随时启动发动机,所以心态上会从容得多。

这种“有油在手,心中不慌”的安全感,是再大的电池也无法完全给予的。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汽车是他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它需要具备应对各种复杂路况和突发情况的能力。

那个一年可能只启动一两次的增程器,在关键时刻扮演的,就是“定心丸”和“保险丝”的角色。

它提供了一种选择的自由,一种“随时可以出发,去往任何地方”的底气。

增程车电池越做越大,80度电真有意义吗,车主说了大实话-有驾

从这个层面来说,多付出的那些成本和重量,换来的是无价的安心,这笔账在很多消费者心里是划得来的。

当这两种观点碰撞在一起时,我们发现,其实谁对谁错很难说清,因为他们站立的基点就不同。

一个是从理想化的技术效率出发,一个是从复杂的现实需求出发。

那么,或许我们应该跳出这种非黑即白的争论,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大电池增程车”的出现。

过去,行业里总喜欢把纯电、增程、插电混动等技术路线分个高下,好像它们是相互对立、有你没我的关系。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成熟,这种界限正在变得模糊。

我们可以不再把“大电池增程”看作一种独立的技术路线,而是把它理解为汽车厂商为消费者提供的一种更加丰富的“产品配置”。

就像我们去买手机,有的人觉得128G内存就够用了,有的人则必须上到512G甚至1T才能安心。

我们能说谁的选择是错的吗?

并不能,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使用习惯和需求。

增程车电池越做越大,80度电真有意义吗,车主说了大实话-有驾

回到零跑D19这款车上,80度电池的增程版和115度电池的纯电版,其实就是两种并列的选项,如同手机的两种不同内存版本。

如果你的居住地充电设施完善,日常活动范围相对固定,那么纯电版无疑是更经济、更环保的选择。

但如果你身处充电不那么方便的地区,或者有频繁的长途出行需求,对续航有着极致的焦虑,那么增程版就为你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汽车厂商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选择权真正地交还给了消费者。

他们不再试图用一种方案去教育市场、定义用户,而是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来精准匹配不同用户的真实生活场景。

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车企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去挖掘和满足潜在用户的需求,哪怕这种需求在一些人看来不够“极致”或者不够“高效”。

只要有用户需要,有市场空间,那么这种产品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说到底,增程式电动车也好,纯电动车也罢,它们当前共同面对的最大对手,依然是庞大的传统燃油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的革命尚未成功,在彻底取代燃油车之前,任何能够吸引更多燃油车主转向新能源阵营的尝试,都应该被鼓励。

大电池增程车,正是这样一个能够打消许多潜在消费者最后一点顾虑的“桥梁”产品。

它用一种近乎纯电的日常体验,和一种绝对无忧的远行能力,成功地撬动了那些对纯电动车持观望态度的用户。

因此,当我们再问“增程车电池干到80度,真有意义吗?”这个问题时,答案或许很简单:只要它能让更多人放弃燃油车,选择新能源,那么它就意义重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