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Genesis在上海外滩,用三千多架无人机组成了四个字:你好,中国,他们借此拿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也宣告自己第三次入华,并有了第三个名字:捷尼赛思。
此时,Genesis已是一个独立品牌,产品线扩展到第三代,轿车、SUV、燃油、纯电全都有,有些甚至是在中国全球首发的。
巅峰时期,捷尼赛思在国内提供了11款车型,到现在官网上只剩6款在售,其中的销售主力是G80,你看有些型号,小鹏不敢叫,人家韩国人就敢。
虽然韩国人的G80也没多大,但它对标的是BBA的56E,可无论是车长还是轴距,都小于在中国市场加长后的56E,其他几款车也同样如此。
你可能说它便宜,有性价比,确实,32万的起售价不算贵,但低配的丐中丐配置又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座椅通风、真皮座椅之类的基础配置都要花几万块选装,这点倒是看齐宾利。
那你说我直接买高配不就完了,有意思的来了,30万起售的车,有且只有两个版本的情况下,高配要加15万。
这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店里只有298和998两档,298预算的觉得太素了,598预算的无法选中,998预算的觉得凭什么我要消费一个精装298啊?
谁都不满意,其他车型也面临着类似情况。
同时,这个品牌也充满着对中国市场的傲慢,或者温和点说,叫水土不服,你从他们的车型宣传页就看得出来,
从我上班起就被教育,PPT是用来展示关键信息的,不要用文字像尿片一样糊在观众眼睛上,而捷尼赛思这坨尿片,这就是非常外企、非常美国的表达方式,如果不是因为北美没有这款车,我甚至以为它们是机翻过来的。
好,就算有人不在乎这些,就是要买捷尼赛思,新问题又来了:去哪买?
第三次出道的捷尼赛思选择建立新的独立经销商渠道,但效果极差。
你现在去捷尼赛思官网查,现在还在网的经销商大概只有不到20家了,并且分布非常不平均,想买都不好买。
但以上只是捷尼赛思面临的最小的问题,他们真正核心的问题从来都没变过:
如何让大家买一辆更贵的现代。
即便搞了吉尼斯纪录的无人机秀,在不同场合强调“韩国财阀同款”,吹嘘做工多精致,说全球销量超百万,甚至还请车评人集中轰炸……
但没用,它还是精装现代。
这跟奥迪和大众的关系还不一样,奥迪是先成为豪华品牌,后成为精装大众的,而捷尼赛思,从根上就没建立起" 豪华身份 "。
身份问题没解决,又新增了个信任问题,对捷尼赛思来说,换名字意味着重新开始,希望能让大家忘掉之前的表现有多差,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名字没取对。
但人常说,事不过三。强如安斋拉拉,第三次出道之后人气都大不如前,真能花几十万买精装现代的人,也一定会了解你的背景,你有过两次退出,谁知道会不会有第三次,真到那时候该怎么养护车辆?
可以说,捷尼赛思一直都在为曾经的错误买单。
这就导致捷尼赛思的销量依然不行,2021年以来,最多的一年也才卖了1500多辆,甚至远不如只有一两款车的劳恩斯、捷恩斯时期。
而且不同于别的冷门车在二手市场上比较受欢迎,捷尼赛思的二手车也没人买,有的网红二手车贩子收过捷尼赛思,卖的时候说多么多么好,忍痛含泪甩卖,都是演技,你看他后来还敢收吗?你跺你也麻。
所以,一边是海量投放,一边是卖不掉车,就像小学一边注水一边排水的数学题,2021-2023年,捷尼赛思在中国累计亏损超30亿元,平均单车营销费用71万元,单车亏损更是达到120万元,气得韩国总部来人审查,查了一圈没结果,转头还骂中国公司的员工,说对品牌一点忠诚都没有,三年了没有一个人买自家车,你还委屈上了,你们对自己品牌名都不忠诚,还让员工忠诚?
实在不行我给你们出个主意,就别卖了,还能少亏点,实在不行,下次再改个名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