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戏称“半价理想”的零跑,怎么就成了新势力月销第一?7月交付量突破4.5万辆,首次登顶造车新势力榜首——这不是理想,也不是蔚来,而是零跑汽车。一个曾经被贴上“性价比”标签、甚至被调侃“模仿者”的品牌,如今用销量给出了最硬的回应。它凭什么逆袭?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有“黑马”实力?今天,我开着刚提的零跑C11增程版跑了800公里,结合近期试驾的C10、T03,聊聊这个“最不像新势力的新势力”。
外观:不惊艳,但耐看,更“实用”
零跑的设计,从来不是靠“惊艳”出圈的。没有夸张的前脸、浮夸的灯语,它的风格更像一个务实的理工男:线条干净,比例协调,细节藏着巧思。以C10为例,贯穿式灯带+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该有的新能源元素一个不少,但整体气质却偏向“克制”。风阻系数能做到0.25Cd,这在同级SUV里算优秀——低风阻不只是为了省电,更是高速稳定性和静谧性的基础。
最让我意外的是它的“无框电吸门”。20万级SUV配全车电吸门?我在试驾时反复开关了几次,关门声“嘭”地一声闷响,严丝合缝,质感不输30万+的车。这背后是成本投入,更是对用户体验的重视。不是所有配置都要堆在宣传页上,但用过一次,你就回不去了。
内饰:不堆料,但够用,更“聪明”
坐进零跑C11或C10,第一感觉是“素”。没有大面积翻毛皮,也没有木纹饰板,主打一个“去装饰化”。中控一块14.6英寸大屏+8.8英寸仪表,简洁明了。高配车型才配Nappa皮座椅,低配是仿皮,但坐感支撑不错,长途驾驶不塌腰。
但它“聪明”在哪?全系标配高通8295芯片+Leapmotor OS 3.0系统。我用语音连续下达“打开空调、调到23度、播放周杰伦、导航到西湖”——系统几乎同步执行,无卡顿。车机流畅度,已经不输头部新势力。更关键的是,OTA升级频率高,我这辆C11提车两个月就升级了两次,新增了代客泊车和哨兵模式。
有意思的是,零跑坚持“自研自产”。从电池包、电驱系统到智能座舱芯片,甚至激光雷达,都自己搞。这意味着成本可控,也意味着系统整合更高效。比如它的Leapmotor Pilot 3.0智驾系统,感知硬件和算法全是自家的,不像某些品牌“东拼西凑”,导致功能割裂。
动力与能耗:不飙参数,但省电,更“实在”
零跑不讲“零百3秒”,但它讲“续航扎实”。我开C11增程版从杭州到温州,全程高速+山路,空调24度,表显电耗17.8kWh/100km,馈电油耗5.2L/100km。实际续航达成率超85%,这在增程车里算优秀。它的1.5L增程器热效率高达40.5%,比理想那台1.5T还高一点点。
纯电版呢?C10后驱版CLTC 650km,我实测城市通勤+快速路,7折打满,能跑450km以上。关键是百公里电费不到10块钱,比同级油车省一半。对于家庭用户,这才是真“省钱”。
操控上,零跑不算运动取向,但底盘调校有惊喜。前双叉臂+后五连杆,配铝合金副车架,在过弯时侧倾控制得当,滤震干脆,不松散。它不追求“驾驶乐趣”,但保证“行驶品质”,这对家用SUV足够了。
智驾与安全:不吹L3,但L2++,更“可靠”
说到智驾,零跑现在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高配带激光雷达,支持高速NOA。我试了C10的高速领航,变道果断,匝道识别准,跟车距离可调,逻辑接近小鹏和蔚来。但它从不宣传“无图城市NOA”,而是强调“全场景覆盖”和“系统冗余”。
它的智驾策略很“保守”:不抢风口,但求稳定。比如它的AEB系统,测试中对鬼探头、二轮车识别率很高,触发及时。这背后是自研的“双目立体视觉+毫米波雷达+超声波”融合方案,成本低,可靠性高。
安全方面,零跑C平台采用80%高强度钢,C11/C10车身扭转刚度超30000N·m/deg。更关键的是,它全系标配6气囊、ESP、胎压监测等,连T03这种小车都不减配。在中保研测试中,C11获得了“全优”评级。安全,不该是高配专属。
用户怎么说?真实声音更可信
我在零跑车主群潜水两个月,听到了不少真实反馈。一位杭州的宝妈说:“C11空间大,孩子安全座椅一装,后排还能坐两人,后备箱塞下婴儿车+行李没问题。车机反应快,孩子喊‘打开动画片’,秒开。”
也有车主吐槽:“低配没有电吸门,关门有点费劲”“4S店少,保养要跑远路”。但整体满意度不低,复购和转介绍率超30%,这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
对比竞品:和谁抢饭碗?
零跑的主要对手是谁?我认为是三个:理想L6(对标C10/C11)、深蓝S7(对标C11)、比亚迪宋PLUS DM-i(对标C01)。
维度 零跑C10/C11 理想L6 深蓝S7
价格(万) 15-20 24-27 15-20
续航达成率 85%+ 75%-80% 80%左右
智驾系统 自研Leapmotor Pilot 地平线+理想自研 华为ADS基础版
座椅舒适性 优秀,支撑好 顶级,航空级 一般,偏硬
品牌溢价 低 高 中
结论很清晰:零跑用理想80%的产品力,卖60%的价格。它不靠“奶爸车”人设,也不搞“冰箱彩电大沙发”,而是用扎实的三电、可靠的智驾、越级的配置,打动务实家庭用户。它卖的不是“生活方式”,而是“生活解决方案”。
为什么能月销第一?
回到开头的问题:零跑凭什么登顶?
第一,产品定义精准:C10、C11、C01三款车,覆盖15-20万主流市场,不贪大求全。
第二,成本控制极致:自研三电+自建工厂,毛利率虽低(约8%),但靠走量摊薄成本。
第三,渠道下沉快:三四线城市门店超500家,比理想、蔚来接地气得多。
第四,Timing刚好:当消费者从“为品牌买单”转向“为价值买单”,零跑的“性价比”就成了“质价比”。
它真能持续领先吗?挑战也不小。品牌力弱、服务网络待完善、高端化难突破,都是隐患。月销第一是里程碑,不是终点。
未来怎么看?
零跑的崛起,说明中国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他们不再迷信“新势力光环”,而是看谁更实在、更耐用、更省钱。这或许是行业从“资本驱动”转向“产品驱动”的信号。
它的自研模式也值得深思:当芯片、电池、智驾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抗风险能力更强。哪怕短期利润薄,长期看,技术自主才是护城河。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你觉得“半价理想”是褒义还是贬义?一个靠性价比突围的品牌,能走多远?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对了,下次我想试试零跑B10的纯电性能版,听说百公里加速只要3.9秒——理工男偶尔也想“放肆”一回。老铁们,想看吗?留言告诉我。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