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经济圈的璀璨坐标中,泰州不仅以医药名城闻名,更在精密钢管领域书写着“钢铁脊梁”的传奇。作为国内重要的无缝钢管产业基地,泰州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技术沉淀,正从传统钢铁生产向“高精尖”制造加速转型,其中精密无缝钢管产业更是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引擎”。
从“规模扩张”到“技术突围”,泰州钢管的“精密密码”在哪里?
泰州精密无缝钢管的崛起,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关键一跃”。依托本地成熟的钢铁产业基础,近年来,当地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国际先进的穿孔、轧管、冷拔冷轧生产线,突破了“高精度轧制”“在线无损检测”等核心技术瓶颈。以某龙头企业为例,其自主研发的“智能轧机系统”可实现毫米级尺寸控制,成品精度达±0.02mm,远超国家标准;而“激光在线测径仪”的应用,更让钢管表面缺陷检出率提升至99.8%,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如今走进车间,可以看到通红滚烫钢坯经过“数智化”淬炼,最终变成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轴承套、新能源汽车传动轴的心轴——这些曾经依赖进口或高价采购的“工业神经脉络”,正被泰州制造牢牢掌握住“中国精度”。
产业链协同+场景拓展,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不止于技术突破,泰州更以“全链条思维”构建起竞争壁垒:从优质合金原料供应、管坯加热、精准轧制到热处理强化、精密焊接及涂层防腐,一条覆盖“上游冶炼—中游加工—下游应用(高端装备、石油化工)”的完整产业链已成型。目前,全市拥有近百家长短流程钢管企业及配套服务商,年产能超600万吨,其中精密无缝钢管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达18%。值得关注的数据显示:在风电装备领域(如海上风电桩柱式基础),泰州产高压锅炉管的抗疲劳强度比国际同类产品提升12%;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其生产的液压支柱管已批量应用于“大国重器”——国产大型客机C919起落架组件。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进,泰州正联合南京、苏州等地共建“精密钢管产业创新联盟”,推动技术、人才、资本要素加速集聚。
“双碳”目标下的新机遇:绿色制造与国际化布局
当“双碳”成为时代命题,泰州精密无缝钢管产业正在探索一条“绿色化+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通过推广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工艺减少碳排放37%,利用余热回收系统降低能耗15%,本地企业已实现单位产值能耗较五年前下降40%。更令人振奋是的海外市场突破:其主导制定的《高强度耐候精密无缝钢管》团体标准,成功打入欧洲、东南亚高端工程市场,2023年出口额同比增长29%。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需求释放及国内半导体设备、氢能源装备等新兴领域的兴起,泰州精密无缝钢管有望以“中国精度”撬动全球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绽放更多“泰州光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