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6和可口可乐,到底有啥神似的地方?会不会被比亚迪或特斯拉降维打击?

理想汽车发布全新五座纯电SUV——理想i6。

本来大家以为又是辆"增程式奶爸车",结果上市当天订单系统直接崩了三回,上市仅5分钟订单就突破1万台,48小时内锁单超过3万台,首批产能预期4.5-5万台/年,十一假期前这车已经是一票难求的"爆款"状态。

更绝的是,网上从"车黑"到"路人"都在讨论:"这理想i6咋跟小时候人手一瓶的可口可乐似的,喝惯了就离不开?"

今天咱就来唠唠,这车凭啥在短短两天内"干翻"同级竞品。

理想i6和可口可乐,到底有啥神似的地方?会不会被比亚迪或特斯拉降维打击?-有驾

为啥说理想i6上市48小时就"干翻"同级?订单数据不会骗人!

先给大伙儿划重点——2025年9月26日发布当天大订突破2万台,9月27-28日两天时间锁单已超3万台,平均每小时成交近700台!

这啥概念?

要知道同价位的某合资B级轿车,整个九月才卖3万多台;就连某国产新势力对标车型,单月销量也不到4万。

更夸张的是,理想官方在9月30日就宣布——i6整个2025年的保守产能已经售罄,换句话说这车还没真正开始批量交付,年度产能就已经被"秒杀"。

4S店销售纷纷爆料,说现在订车得等至少5到9周,不少客户压根就不介意这个等待周期,直接说"晚点提也行,反正就认这车"。

有销售甚至吐槽说自己一周内就签了15个订单,试驾车整天在路上跑,陪客户试驾到晚上11点才回店这种事儿已经成了常态。

理想i6和可口可乐,到底有啥神似的地方?会不会被比亚迪或特斯拉降维打击?-有驾

那为啥理想i6能这么凶?

咱得从它9月26日发布会上放的大招说起——官方直接喊话说要做"人人都能开上、开上就不想换"的智能家用车。

这话听着像是吹牛皮,可人家真不是光说不练。

全系标配5C超充电池这事儿就够绝了,什么概念呢?

充电10分钟就能续航500公里,这是啥级别的快充能力,简直是把充电焦虑直接按在地上摩擦。

700公里的CLTC续航里程更是让很多纯电车用户直呼"这下真不用担心里程焦虑了"。

不止充电快,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更是全系标配——理想i6搭载的是AD Max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这套系统已经在理想MEGA等车型上证明过自己的实力。

从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到县城乡镇的小道,这套系统都能自动驾驶,永久免费使用,一分钱都不用额外掏。

后排座椅更是升级成了"按摩+腿托+加热通风"的三合一豪华配置,一个字形容就是"爽"。

整个内舱布置得就像移动的五星级酒店,16个扬声器的音响、全景天幕、电动七座调节……配置单看下来就让人眼花缭乱。

最狠的招儿是价格——24.98万起售,这个定价直接把同级合资B级车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要知道某个德系合资品牌同级别车型定价都要30万往上,理想i6硬是便宜了接近5万块钱。

首销期间还有额外优惠,官方给出1万块现金减免加3.5万的选装包,算下来最便宜能拿到手23.98万。

这个价格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简直是"价格屠夫"的定位。

因果关系就来了——为啥消费者这么认账?

理想i6和可口可乐,到底有啥神似的地方?会不会被比亚迪或特斯拉降维打击?-有驾

因为理想i6精准戳中了家庭用户的"刚需"。

充电快解决续航焦虑,这是电动车最大的心病,解决了;

NOA解决开车累的问题,尤其是堵车时段,自动驾驶功能能让人轻松一些;

舒适配置和内舱设计解决的是全家出行的体验问题,谁开这车都能感受到舒服;

价格还比竞品便宜一大截,这就让购车决策变得简单粗暴。

这就像可口可乐当年为啥能横扫全球市场——不是因为它是唯一能喝的饮料,而是它用"甜滋滋的快乐+随时随地能买到+价格亲民"这个组合,成了大家心里的"默认选项"。

理想i6在汽车圈做的就是这一套逻辑。

理想i6和可口可乐,到底有啥神似的地方?会不会被比亚迪或特斯拉降维打击?-有驾

理想i6和可口可乐,到底有啥"神似"的地方?

可能有人要问——一辆车和一瓶饮料,这能扯上啥关系?

别急,咱掰开了揉碎了看,你会发现这俩货在商业逻辑上真的有几分神似。

首先说"味道"让人上瘾这个事儿。

可口可乐的甜味加气泡感,喝一口就忘不掉,这是它成为全球最知名饮料的原因。

理想i6的"驾驶感"也一样能让人上瘾——方向盘轻重刚好,不会让开长途的司机感到疲劳;

底盘滤震软中带韧,过减速带的时候屁股不会被弹起来,这细节很多豪车都做不好;

跑高速的时候底盘稳定性好得像狗,这是家用车最需要的品质。

再加上16个扬声器的音响系统,坐在里面听音乐就像在音乐厅;

全景天幕让整个车厢显得开阔敞亮,开起来就像坐在移动的小客厅里。

有车主开玩笑说,他老婆现在出门都宁可坐他的i6,也不想坐闺蜜那辆百万级豪车,因为"i6坐着才舒服,豪车反而显得不够细致"。

其次看"在哪都能买到"这个维度。

可口可乐当年靠的是什么?

就是铺满全球的经销网络——从便利店到小卖部,再到街边小摊,人们随处都能买到一瓶可乐,这种随处可得的便利性本身就是竞争力。

理想i6呢?

截至2025年5月,全国已有506家零售中心覆盖152个城市,售后服务中心502家覆盖222个城市,这个覆盖面已经相当夸张。

不仅一线城市有店,连三四线城市、县城都有理想的体验中心,人们要想看这车、试驾这车、买这车,都能就近找到官方渠道。

线上下单、线下提车一条龙服务,不用跑来跑去。

更别说理想那套"用户社区运营"体系了——老车主推荐新客户能拿积分换保养或升级服务,每周还有车主线下活动,跟可乐当年搞的"集瓶盖换周边"这种营销手法异曲同工。

这都是在构建一种"随处可得、人人可参与"的消费生态。

最后是"价格让人踏实"这个逻辑。

可口可乐为啥这么厉害?

就是因为几块钱一瓶,谁都喝得起,也都舍得喝,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理想i6和可口可乐,到底有啥神似的地方?会不会被比亚迪或特斯拉降维打击?-有驾

理想i6的定价逻辑也是这个思路——24.98万到28.98万这个价格区间,正好卡在中国家庭购车的"黄金位置"。

比飞度这类代步车高级、配置更丰富、体验更好;

但又比BBA这样的豪华品牌便宜一大截,不是所有中产家庭都能消费得起的产品。

i6这个价位区间就是那种"努力一下能买得起、买了以后不会后悔"的感觉。

有汽车博主算过账,说按每年开2万公里来计算,i6的用车成本包括电费加保养,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能省1万块钱。

五年下来这个节省的费用够买一台国产小型SUV了,这样一算i6的真实购车成本就显得特别划算。

说白了,理想i6和可口可乐都做对了同一件事——把好东西变成了人人都能享受的东西,还不让你有任何心理负担。

这就是为啥两个看起来没啥关系的东西,商业上却有内在的相通性。

理想i6和可口可乐,到底有啥神似的地方?会不会被比亚迪或特斯拉降维打击?-有驾

为啥偏偏是理想i6成了"汽车圈可乐",而不是其他品牌?

可能有人要抬杠说——别的品牌也有充电快的、配置高的、价格便宜的车啊,咋就没有火成理想i6这样?

咱得往深处看看这个底层逻辑。

先对比隔壁某新势力——虽然他们也搞增程式,销量数字看着也不错,但用户吐槽最多的就是续航虚标、车机卡顿、质量不稳定这些问题一直没解决好。

买这类车的人常说一句话就是"买车像开盲盒",意思是你不知道能不能碰到质量好的车,这种不确定性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信任度。

再看某传统车企转型做的新能源车——确实配置堆得很高,各种高科技功能满满当当,但价格死贵,动不动就30万起步,有的甚至40多万。

普通中产家庭看看这个价格就直接放弃了,再好的配置也没用,口袋里没这么多钱。

而理想i6赢在哪儿呢?

就两个字——"精准"。

精准定位在家庭用户这个细分市场,精准把握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从2019年理想ONE爆火开始,理想就死磕"家庭用户"这个标签不放松。

三排座椅全电动调节、车里能放冰箱彩电,整个内舱就像家的延伸,这让用户觉得"这钱花得值"。

到了i6这一代,理想把"可靠"这两个字刻进了产品的DNA里。

电池采用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麒麟5C电池,这套电池经过了针刺实验不起火、极端工况下不崩溃这样的严苛测试。

智能系统更新了12个版本,每次迭代都是在减少bug、提升用户体验,这种持续打磨的态度反映在产品质量上就是稳定性。

甚至连儿童座椅接口都设计成"一键折叠"这样的细节,你能感受出来这是一个在乎用户体验的团队做出来的产品。

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

理想抓住了一个时代特征——现在大家的钱袋子确实紧了,大家的消费观也在改变。

但这不是说消费降级、大家都开始省钱,而是消费方式在升级——大家更愿意为"实实在在的好用"买单,而不是为了品牌溢价或花里胡哨的黑科技。

理想i6不像某些品牌搞什么"智能化概念""科技感满满"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而是把"充电快、坐着舒服、用着省心"这些基础需求做到极致。

理想i6和可口可乐,到底有啥神似的地方?会不会被比亚迪或特斯拉降维打击?-有驾

充电速度业界最快,没有之一;

舒适配置在这个价位段是顶配;

售后服务体系覆盖全国,用户买了不用担心后续问题。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就是汽车圈的"可口可乐配方"——抓住消费者最本质的需求,用最实在的方式满足,价格还让人踏实。

其他品牌有配置、有科技,但就是没有这种"整体的协调感"和"用户信任度"。

理想i6和可口可乐,到底有啥神似的地方?会不会被比亚迪或特斯拉降维打击?-有驾

网友都在问:理想i6真能一直火下去?会不会"昙花一现"?

自从理想i6上市以来,评论区、微博、抖音到处都是争议声。

有人说这是继理想ONE之后又一款神车,也有人说这只是短期热度,等优惠活动结束了就会哑火。

咱就把网友问得最多的几个问题挨个掰开了讲讲。

第一个问题是——现在新能源车更新这么快,i6会不会明年就被淘汰了?

答案其实不用太担心。

理想的产品节奏其实很稳健,每年推1到2款新车,但每款车都是针对不同的细分需求。

比如i6定位就是"家庭刚需",明年理想可能会出"性能版"或"越野版"这样的衍生车型,但i6这个基础版本不会被替代,因为它满足的是最广泛的市场需求。

而且i6的核心技术比如5C超充、城市NOA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理想这边在持续迭代。

5C电池的技术在进步,NOA系统的算法在优化,整个产品不会突然"掉队"。

第二个问题——价格这么低,理想真的不亏钱?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问。

其实理想早就过了"烧钱换市场"的阶段,那是新创车企早期的做法。

看2024年的财报数据就能明白,理想的毛利率达到了20.5%,稳稳地在20%以上的健康线。

这说明什么?

说明理想的商业模式已经走通了,不是靠烧投资人的钱来维持的。

i6虽然定价低,但理想靠规模效应来摊薄成本——月销预期2到3万台,这个量级能让供应链、制造成本都下来。

另外理想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电池、零部件国产化这些举措,也都在优化成本结构。

所以理想i6不是"赔钱赚吆喝",而是在现有产能下、现有成本基础上,给出最有竞争力的价格。

第三个问题——会不会被比亚迪或特斯拉"降维打击"?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

比亚迪强在"性价比+全产业链",他们自己做电池、做芯片,成本控制做得确实绝;

特斯拉强在"科技感",自动驾驶算法、电动平台技术积累深厚。

但这两家都没有完全占据"家庭用户"这个细分市场的心智。

比亚迪的车型多但定位繁杂,特斯拉的车虽然科技感十足但价格跨度大、中端产品不够突出。

理想i6就是卡位在这个市场空隙里——就像可乐和雪碧都是碳酸饮料,但每个人的偏好不一样,总有人更爱可乐的甜味。

理想只要守住"可靠+舒适"的招牌,就很难被轻易替代。

而且理想有自己的社区生态、服务体系、用户粘性,这些东西不是短期内靠降价就能撼动的。

还有人问说——理想i6这波热度是不是被渲染出来的虚假繁荣?

这个问题需要实话实说。

确实理想做了不少营销,官方发布会、品牌代言人、各种新闻稿都在制造热度。

但是48小时锁单3万台这个数字是真的,产能售罄这个事儿也是真的,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不是吹出来的。

这种热度虽然有营销的成分,但底子是产品力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换个角度说,如果产品本身不过硬,再怎么营销也带不了这么长的热度。

理想i6和可口可乐,到底有啥神似的地方?会不会被比亚迪或特斯拉降维打击?-有驾

结语:理想i6或许不是"最完美"的车,但它成了"最懂你"的选择

从2025年9月的发布数据看,理想i6已经不只是一辆新车,而是成了很多家庭的"默认选项"。

就像你口渴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拿可乐,现在很多人买车的时候可能也会第一反应想到——要不看看i6?

这个产品的成功不是因为它在某一个维度做到了极致——充电速度可能不如某些对手快、自动驾驶可能不如特斯拉那么激进、豪华感可能不如某些高端品牌。

但它用"充电快、坐着爽、用着省"的实在体验,把"好用"这个核心需求做到了极致。

这个产品也不完美——有人吐槽外观设计的鲨鱼身造型不够耐看,有人担心优惠活动结束以后销量会掉队。

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理想i6证明了一件事——在汽车圈也能诞生像可口可乐那样的"国民级快乐"。

它不是最贵的、不是最科技的、也不是最个性的,但它是最"踏实"的选择。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可能就足够了。

下次再有人说"国产车不行",不妨让他去试驾一下理想i6。

开一圈回来,这个人大概率会改口——"这车,真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