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逆势出售发动机公司股权,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豪赌是否值得

“要卖发动机公司?东风这一出,真不是一锅风干面那么简单!”

这几天,不管你是不是汽车行业铁杆粉,估计都被“东风集团计划出售东本发动机50%股权”的大新闻砸了个懵圈。

一夜之间,“动力江湖”风云突变。

坊间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胳膊当然拧不过大腿,但有时候,胳膊自己也会主动挥别身体,图个干净。

东风这次,摆明了不是简单舍弃点家当,而是有点“剪掉过去,奔向未来”的大动作。

你说,发动机公司生意也开始复苏,前脚刚盈利,东风反倒这时候要转让股份,这不有点像刚准备“大展拳脚”,就自己先把一只手剁了?

难道背后有啥不为人知的门道,还是行业的风向真的变了?

真相究竟藏在哪?

来来来,咱们刨根问底,试试看能不能把这锅看似平常的面,捞点猫腻出来。

先从表面看,这家东本发动机公司也不是小角色。

位置在广州,三方合资,大东风占一半票,本田系一共加一起持有另一半。

去年震荡了一波,营收有95.7亿,收支却是净亏2.28亿,作风有点像“买菜送葱”那种——有生意,没利润。

咋到了2025年,形势说变就变,上半年又成了赚钱鸡,3.71个亿净利润灌进账里,别说“回血”,都快奔小金库的节奏。

理按照一般人想,要捂紧了不撒手,沾点“回血”的喜气,打个翻身仗才稳妥。

可东风恰恰选在公司扭亏为盈的窗口期,摆出一副“要卖就卖”的架势,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啥药?

公告里话说得明明白白:“新能源汽车天下扩,燃油车这摊子包袱,得优化下配置嘛;更窝心的,说白了,还得兼顾本田在中国的电动化战略。”

东风公开说法还透了个信号,燃油车资产“瘦身”,是冲着新能源业务突围去的。

懂车的肯定明白,过去二十年,合资发动机厂,多少是现金奶牛,产线高速运转,那绝对是“下蛋母鸡”的级别。

可现在新能源浪头一波接一波,纯电、插混、增程、氢能翻着花样卷,你还指望老牌燃油发动机像以前那样“哐哐”生产、源源不断出货吗?现实比段子手都敢写。

本田在中国混不好的大气层,东风不会没见着。

别看本田曾经“VTEC is the best”的口号喊得多嘹亮,这会儿碰上比亚迪、吉利这些新贵,纯电赛道上脚底下全是油,那叫一个追不上。

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的红利窗口期已经被国内品牌凶猛挖了墙角,老外品牌再不放弃点执念,迟早变成“爹不疼娘不爱”的壁挂王。

咱再细抠一下数据。

光7月份,东风卖了15.46万辆车,同比飙了差不多43%,其中新能源光自己就威武地扔出4.5万出头,年累计24.96万辆,也是妥妥的“新能源起飞”。

岚图汽车单独卖了1万台多点,别小看这个数字,各位,新能源市场卷成那样,一个自主高端品牌能混到这个分量,不容易。

一边老资产还冒着点余温刚回血,一边新业务已经带着增速起飞。

这时候,东风集团主动把传统业务砍掉一半,信号送得比流量热梗还鲜明:“兄弟们,我要All in新赛道了!”

其实东风这波转型,多少有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味。

回想早些年间,新能源转型咱国家提了好几轮,偏偏东风给人的观感是“反应慢半拍”,甚至有点“保守”。

眼瞅着吉利、比亚迪这种后浪们浪头拍得越来越高,一时间东风成了朋友圈里那个“内向又佛系”的同学。

舆论也没少拿东风当反面教材,说人家“战略保守、转型慢,新能源发育不良”。

咋现在又变成“新能源矩阵全线猛卷”,难道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还是说,被环境逼急了,终于学会“断舍离”?

说穿了,新旧动力架构不对付,也不是东风一家才有的纠结。

你想啊,过往那么多年,合资车企在中国啥地位?

那是人见人夸的“铁饭碗”,吃香喝辣,发动机厂分分钟是挣钱机器。

但新能源时代一到,腰杆子硬的自主品牌反倒变成秀肌肉的王者。

从燃油车技术路线,到现在人造“马赫电混”“量子架构”,一句话,老一代资本机器不再是神话,卷就完了。

东风这几年,岚图、高端纳米,连带着量产架构,说话都带着新风味,跟前几年那种“功成身退”的气场都不一样了。

这其实挺让人想起一句网络流行语,“你以为故事刚开始,其实是大结局;你以为大结局,其实又是新剧情的开端。”

现下,东风卖掉赢利初现的发动机公司——很多人觉得,简直就是“打着灯笼找剪子”主动断舍,就像真正的赌徒终于下了重注。

大家都明白,新能源这条路越走越宽,合资燃油资产拖累反而成了绊马索,早点把繁重成本清理出去,还能抱紧“轻资产”运作思路,跑得远点。

别看有人替东风心疼,说“卖掉盈利资产,哪怕是短期利润好看,长期吃亏”,但你得想想,趋势这东西,向来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东风逆势出售发动机公司股权,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豪赌是否值得-有驾

作为大厂,东风过去背负多少传统标签。

总是合资模式下的楷模,现在要“撕掉燃油发动机”的旧标签,直接下场和新势力、大本地厂牌硬碰硬,这种魄力,不是谁都有。

更别提背后有本田这个合伙人。

最近几年,本田电动化在中国跌跌撞撞,市场风头远不像燃油车时代那么牛气冲天。

产品线转型慢不说,车型声量也被聪明的国产选手压着打。

而那些“新时代电池王道”的涨停板,显然还没抡向本田。

看似是一个传统厂家的撤离,实则是一次行业大洗牌。

摆在东风这一桌的,其实是命运的骰子:要不要继续留守“过去”,还是果断加仓未来?

但转型不是嘴上说说,更不是心血来潮。

如果东风没有电混、量子这些真家伙、真实力,恐怕也没胆气清仓。

一顿操作猛如虎,但没人敢保证,新能源赛道风口还能陪跑多久。

新能源扑面而来,谁敢说几年后不会弹回新拐点?

押宝新能源本是顺应潮流,但到头来,多少故事被截胡,多少“风口猪”摔死在A股上,历史上也不罕见。

只不过,这一次,东风是真的拼了。

说到这,难免联想到行业里那些“掉头不及,没跟上大势”的品牌。

不是谁都可以从容断舍离,更不是都能成功转型。

东风逆势出售发动机公司股权,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豪赌是否值得-有驾

但行业洗牌期,就是这么残酷。

有的企业敢“断腕”,转身就是新王,有的回头还想守旧家底,未必能熬过黎明。

凡是做过变革的人都知道,既然选择突破,别多少留恋“昨天的功劳簿”。

对于东风来说,这一笔买卖,注定是一场豪赌。

是“中场休息”,还是新旅程的号角?

答案还在以后。

但今天,绝对是历史进程上标注的一页。

聊到这儿,不禁想问一句,你们怎么看东风的这步棋?

东风逆势出售发动机公司股权,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豪赌是否值得-有驾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老家底”都换成了新能源,你是充满期待,还是有点怅然若失?

留言区见!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