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号汽油悄悄降了0.16元,95号汽油也便宜了0.17元,很多车主加油时心里偷着乐。其实,每次油价浮动背后,可不只是钱包薄厚的小事,而是人类能源史上的一场大戏。你看,8月26日,新一轮国内油价下调刚落地,有人排队加油,有人已经在旁边的新能源展台盘算“油电切换”,这对比也算是一种魔幻现实。
其实,咱们祖祖辈辈的生活就是跟能源打交道。最开始用木头取暖,后来有了煤,蒸汽机就上场了。再到石油问世以后,内燃机摇身一变成了工业的心脏,汽车从稀罕货变成了马路常规配置。美国二十年代,平均五个人就有一辆车。那个年代加油站不多,油都是挑着桶买,场面估计像乡下卖豆腐。不过现在回头一看,汽油当年在家庭开支里的分量还是挺吃重的。以北京为例,1999年汽油每升两块多,普通人加一箱油要占月工资的六分之一。现在月工资涨到一万多了,一箱油成本不过2%,而且开车体验、道路状况那都是质的飞跃。就算同样是花钱,这投入产出比也翻天了。
如果说油价是什么,那绝对是全世界最能折腾的价格了。想涨就涨,想跌就跌,说好听点叫顺应大势,说难听点就是过山车。影响油价的那可是个庞大的算盘,谁往哪边拨动一下都影响巨大——从石油输出国组织那点头说好,到各国石油消费量的起伏,再加上美元风吹草动,甚至是大洋彼岸刮场台风,油价都能跳个舞。2008年国际油价飙到每桶147美元,国内加油站排长龙不稀奇。2020年疫情来了,需求直直往下掉,美国还出现过原油期货“负值”,运油的反倒得花钱请你收油。这浑水摸鱼的行情,普通老百姓就盼着国家成品油调价能稳点心。
得益于成品油调价机制,国内汽油价格基本盯着国际市场走势。早年跟新加坡市场挂,后面参考鹿特丹和纽约。如今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且有上下限保护,跌破每桶40美元不再下调,飙上130美元也不会让涨价刺破天花板。简单说,国家是在尽量照顾大家的油钱能少流点汗,当然你指望十块钱就能加满一箱油,那基本是做梦。
你以为大家只能“挤牙膏”式地盯汽油涨跌吗?新能源正慢慢杀了个回马枪。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逼近七百万台,比上一年翻了快一翻,份额已经占到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每卖出四辆新车,其中就有一辆不喝汽油,只吃电。特斯拉在国内造厂,宁德时代给它做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喊出便宜又安全。新能源车不光零排放这个概念动听,真要细算用车成本,也是让人心服口服的。
举个最家常的例子:假如你在上海有家用充电桩,充一度电三毛到六毛钱。现今热门的电动车,一箱电池60度充满一趟,也不过十八到三十六块钱,跑个四五百公里不费劲。燃油车想跑同样的里程,油钱要两三百。这样省算下来,试问谁家还会嫌电动车不香?
把目光放长,整个能源转型的洪流正在涤荡一切。光伏发电便宜得像白菜,短短十年成本降了八成多。风能发电也紧追其后。储能、电池技术水涨船高,成了名副其实的“新贵”。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再过六七年,全球电动车保有量要增到现在的十几倍。欧洲一些国家定了死线,燃油车卖到哪年就绝版,挪威甚至2025年就打算全线切换。燃油发动机以后没准会像煤油灯、马车一样,变成孩子课本里的插图。
那些年,我们疯狂追逐大排量,油门一踩鱼跃龙门,羊毛出在羊身上,油钱如流水。但如今,很多年轻人买车第一个问题就是,家里能不能装充电桩?高速服务区有没有充电桩?电池能不能一天北京-上海来回?油价波动,曾引无数车主牵肠挂肚,但对新能源车主来说,已经没那么在意了。
当然,能源演变是个缓慢且复杂的过程。想让汽油车一夜之间都下岗,不现实。现在身边充电站还不是到处可见,电池寿命、残值也让不少人心里打鼓。不过这潮水一旦涨起来,就不是几个人能拦得住。正如过去的燃油灯火被电灯泡取代,汽车养活了成千上万个产业,新能源车、锂电池又将重构下一个时代。
有人问,新能源真能全面替代燃油吗?答案其实藏在路上的每一辆车里。十年前,满街的还都是油车;现在,堵车时你左右瞅一眼,新能源车不少。等到充电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能源补贴、二手市场成熟,油车可能真的会慢慢变成打酱油的角色。
当然汽油也不会一夜就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工业、航空、货运这些领域仍离不开油。加上全球很多国家还在过“机动化初级阶段”,油车依旧坚挺。但放眼长远,任何行业撑到极致都有转型的时候。能源消费变革,说到底,是生产力与资本的合谋,也是技术与环境的双刃剑。
咱们日常生活里看似普通的每一次“调价”,其实都是这场变革里的微小缩影。油站旁的充电桩,新能源车主的队伍一点点壮大,就是最直白的信号。在老百姓纠结“油电之争”、厂家暗暗较劲技术参数的时候,全球角逐的话题已经从“油价会不会破十”变成了“下一个十年的电池技术会卷到哪一步”。电瓶更轻更安全,越来越便宜,高铁、重卡甚至飞机都在新能源化的名单上排队。
说到底,对于普通人来说,油贵油便宜、烧电烧油,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能省点心、省点钱,多跑几步。底层逻辑从来没有变过。有人觉得,哪天油价跌到白菜价能抄底;也有人想等新能源再便宜一点“抄作业”。其实,这一切都是历史长河中的水花,早晚都要随大流。
旁观能源的进化史,一头烧着曾经的木柴,一头连着未来的电池。手里的加油枪,身边的充电枪,都是人类改变生活的见证。加油还是充电,其实真正重要的不是那几块钱,而是方向选对了,路还很长。
有句老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能源的浪潮,谁都拦不住。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