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这步棋下得有点意思!7.99万的“变形金刚”,我在4S店待了俩小时才看明白
昨天下午在成都锦江区的吉利4S店,我盯着这台远程星享V7E看了足足两个小时。说实话, 第一眼看到这个“毛毛虫”造型,我还真有点懵 ——这到底是MPV、轻客还是面包车?直到销售小哥给我演示了一遍座椅变换,我才恍然大悟:吉利这是要玩“一车多用”的概念啊。
为什么说这是今年最“变态”的定价策略?
7.99万元买一台车长5米的电动车,这个定价确实有点疯狂。 我记得2022年第一次接触远程品牌时,当时他们的星享系列还主要针对B端市场,没想到现在直接杀入家用车领域,而且价格打得这么狠。
微博上有粉丝评论:“这价格买5米长的车,是不是有什么猫腻?质量能保证吗?”
说实话,我理解这种担心。但从我在店里的体验来看,这车的做工还算扎实,至少没有明显的异响和松动。 耐久性如何还需要时间验证,毕竟远程在乘用车领域的积累确实不如传统品牌深厚。
知乎上看到一个技术党的分析挺有意思:“从技术角度看,这个玄武动力平台其实就是把商用车的技术下沉到家用车,成本控制确实有优势,但舒适性调校可能会有妥协。”这个观点我挺认同的。试驾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这车的底盘调校更偏向实用性,悬挂偏硬,过减速带时的振动会比较直接。 但换个角度想,7.99万买到375公里续航和这么大的空间,还要什么自行车?
那个滑门设计,真的很实用但也很“商务”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侧滑门。在店里看到一位大叔带着老婆孩子来看车,他老婆上车的那一刻直接说:“哎呀,这个门好方便啊,不用担心停车位太窄了。”
但车友论坛上也有不同声音。有位网友直接吐槽:“这滑门设计太商务了,开出去别人还以为我是跑货运的,面子上过不去。”
这确实是个两面性的设计。 从实用角度看,侧滑门在狭窄停车位确实更方便,特别是对于经常需要照顾老人孩子的家庭。但从社会认知角度,国内消费者对侧滑门还是有一定的心理障碍,总觉得不够“轿车化”。
我个人觉得这个设计挺好的, 关键是看你更看重实用性还是面子工程。 反正我老婆怀孕后,每次上下车都小心翼翼的,如果有个侧滑门确实会方便很多。
最让我意外的配置:2C液冷超充
说到充电,这个2C倍率的液冷超充技术确实有点意思。销售说15分钟能充80%,虽然我没现场测试,但如果真能做到, 这个充电速度在10万以下车型中确实算是顶配了。
不过后台有粉丝私信问我:“2C充电会不会影响电池寿命?”
白说,这个技术细节我确实不够专业,但从厂家的介绍来看,他们用的是液冷系统控制温度,理论上对电池损耗会有一定控制。 具体的长期表现如何,还是需要等用户的反馈数据。
竞争对手怎么看?
在同价位段,我觉得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应该是五菱星光的入门版和比亚迪海豚的低配版。 但说实话,这三台车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海豚走的是精品小车路线,星光主打家用经济,而远程星享V7E更像是一个“工具车”——你可以用它拉货、可以当家用MPV、甚至可以改装成床车去自驾。
车友群里有个做生意的朋友说得很直接:“我就需要一台能拉货又能接送客户的车,这台车正好符合我的需求,而且电动车成本低,比面包车强多了。”
我的判断:市场定位很准,但…
这台车最大的优势就是“模糊化定位”——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任何一个车型类别,但却能满足多种使用场景。 对于预算有限但需求多样的用户,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我也必须说几个担心:
品牌认知度还是个问题。 远程这个品牌在C端市场的影响力确实有限,很多消费者可能都没听过。
二手车保值率堪忧。 小众品牌的电动车,三年后的残值率可能会让人心疼。
售后服务网络。 相比吉利主品牌,远程的服务网点还是少了些。
如果你是个实用主义者,预算卡在8万左右,需要大空间和低使用成本,这台车确实值得考虑。 但如果你更在意品牌形象和保值率,那可能还是看看其他选择比较好。
最后想说,吉利这招“降维打击”确实有点狠,7.99万的价格直接把竞争对手逼到了墙角。 就看其他品牌怎么接招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