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甩个冷门数据给你,去年理想L9的月销破万,国产高端SUV一天一个新段子。
可真到长安阿维塔喊出“百万级六座旗舰”,我第一反应还以为是哪位段子手在玩梗,毕竟这年头,国产车高调起来,连隔壁大爷都得眯眼多看两眼。
结果一查,长安投资者活动表明明白白写着:明年,阿维塔真要推百万级大六座,还是旗舰。
这不是闹着玩的,是真金白银的“梭哈”。
你说,车圈今年是流行赌命吗?
其实,阿维塔这个名字,三年前在朋友圈里还只是个“高端智造实验室”的标签。
那会儿谁家新能源不是用海报和PPT堆出来的?
阿维塔11上市,价格直接奔着BBA去了。
网上一片“国产怎么敢”的弹幕。
没想到三年后,阿维塔没玩成爆款,却像个耐心老中医,守着那批挑剔的高端用户。
说到底,车圈的热闹,表面上看是新车扎堆,背后却是品牌和用户的拉锯战。
买六座旗舰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你要是坐过理想L9的后排,就知道空间那叫一个舒服。
奶爸们开车像带兵打仗,老人孩子都得安顿好。
中国家庭结构变了,三代同堂、二胎三胎,谁还奢望一辆车能全搞定?
长安这波大六座,明摆着瞄准了中产家庭升级的野心。
不信你翻翻销量榜,理想、腾势、问界,全靠大空间和智能体验打天下。
别觉得我在给国产车洗地——长安这几年是下了血本。
数据扔这,2023年长安研发投入飙破百亿,新能源和智能化项目一个接一个。
启源Q07激光版9月上市,A06、Q05也要赶着年底亮相,深蓝L06、S07、S05还要去欧洲试水。
你要说国产高端就靠“堆料”,那真是没仔细看新车的配置表。
副驾零重力、智能座舱、L2+自动驾驶,国产新能源把科技玩得明目张胆。
有时候我在想,阿维塔这场豪赌,是不是长安的“背水一战”?
新能源赛道卷到飞起,BBA都开始降价抢市场。
阿维塔明年要推百万级六座,难不成真靠情怀和高科技就能扳回一局?
其实,背后是“华为+宁德时代+长安”三方联手。
电池、智驾、供应链,阿维塔手里这副牌,论底气不输谁。
关键是,用户买不买账?
毕竟在中国,面子和体验,哪个都不能少。
说到用户体验,网友们的嘴巴是真毒。
有的人看见国产车卖百万,第一反应是“国产凭啥”,还有人直接质疑,六座旗舰是不是“智商税”。
但你想想,理想L9刚上市时,也被吐槽过“奶爸专车”,结果真香到一塌糊涂。
国产高端车能不能破圈?
说到底还是看谁能把中国家庭的真实需求摸得透。
智能、空间、舒适、豪华感,啥都不能少,谁掉链子谁就被踢出局。
说起来,深蓝S07和S05去欧洲的那一幕,像极了国足出征世界杯。
成不成功先不说,敢走出去就是气魄。
欧洲市场啥水平?
车企修罗场,老品牌如林,国产品牌想混个脸熟都难。
长安敢派深蓝试水,背后是对自己产品的信心,也是对全球新能源趋势的押注。
你说这像不像90年代中国运动员出国留洋,刚开始笑话一片,后来真有人站上领奖台。
话说回来,买车这事儿,哪有绝对理性?
不少人冲着国产配置丰富下单,开几年发现保值率一般,心里又嘀咕。
合资品牌牌子硬,售后稳,但智能体验真跟不上。
你看BBA这些年智能化升级推进得慢悠悠,用户都快急出内伤了。
阿维塔这波新旗舰,能不能让豪华车主们“破防”,还真不好说。
毕竟,市场不是靠谁嘴皮子利索,得看用户的钱包和脚投票。
再说点行业里的小八卦。
新能源这两年,国产品牌一边学特斯拉,一边自成一派。
小鹏、蔚来、问界都在卷智能驾驶,阿维塔这回直接把“旗舰”二字写在脸上。
别说,看着新车发布会上的高管们,个个像打了鸡血,语气比春晚主持人还自信。
可发布会外的4S店,销售还得苦口婆心劝客户:“咱这智能,真不比理想差。”
有时忍不住琢磨,国产高端到底离“真正的豪华”还有多远?
售后、服务、品牌积淀,这些确实不是短期能补的课。
理想、腾势用了两年时间,才慢慢让用户口碑反转。
阿维塔,未来会不会也靠一台六座旗舰,熬出个新故事?
没人敢打包票。
市场的脸色,比秋天的北京还善变。
写到这,突然想到去年有朋友问我,国产新能源会不会只剩“堆配置”这一条路?
我当时还信誓旦旦答:别小看中国用户的眼光,真的香不香,进了家门才知道。
等过几年再看,说不定豪华六座就是“刚需”。
要是你最近也在琢磨换车,不如留言说说,国产百万级新旗舰,你会不会考虑?
还是坚持“买车不如买面子”?
评论区见,别怂,车圈的故事才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