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磁浮列车时速逾五百公里,座椅不能调节,十一万亿工程遇阻

这段时间,日本JR东海在山梨县的试验线上露面了一款超级“宝藏”,就是他们五年来首次推出的新型磁悬浮列车——M10车厢。光用数据看看就让人震惊:最高速度能冲到500公里每小时,从东京品川到名古屋只需要40分钟左右。

最惹人注意的就是,为了追求这个速度,列车的座位都没办法像普通高铁一样倾斜调节,算是“牺牲”了一点舒适。那辆红白相间、外形流线的列车一出场,就被看作是日本高铁技术的又一次突破,也让那个搁置很久的中央新干线项目重新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日本磁浮列车时速逾五百公里,座椅不能调节,十一万亿工程遇阻-有驾
日本磁浮列车时速逾五百公里,座椅不能调节,十一万亿工程遇阻-有驾

为速度“让路”的设计

M10的设计全都围绕“高速”这两个字转,处处都能看到为提速而做的调整。这款列车,专门为短途快速出行打造,舍弃了不少传统高铁的“舒适配备”。座椅特意做成不能倾斜的样子,既减轻了车身重量,也让列车高速运行时更稳当。

可以说,减轻车身重量提升速度这块儿算是做到了真刀真枪了。不过,设计人员也没忘了实用性,把座椅前头的空间给扩大了不少,这样一来乘客可以直接把行李放在脚边,不用费劲搬到行李架上,省心又省力。

日本磁浮列车时速逾五百公里,座椅不能调节,十一万亿工程遇阻-有驾

毕竟中央新干线86%的线路都是在隧道里跑,乘客基本看不到窗外的风景,免不了觉得有点单调。为了补偿这个缺憾,设计团队下了不少功夫,在天花板上搞了点文章,用投影技术播放蓝天、自然风光啥的,让在隧道里的旅途不至于变得太无聊。

再说了,车里也没配躺椅那种座位,也没有大的餐饮区,毕竟跑个大概40分钟的短途,搞这些反而显得多余。这种看似“简陋”的设计其实是经过精准考虑后做出的安排。

日本磁浮列车时速逾五百公里,座椅不能调节,十一万亿工程遇阻-有驾

中央新干线的主要乘客多是商务人士和短途出行的人,这群人更关心的是能不能准点到达,而不是在车上享受奢华的服务。于是,他们把那些不必要的配置给省了,换成更轻巧的结构和实用的空间安排。这样一来,不仅提速了,还保证了基本的舒适,基本上找到了效率和体验的那种平衡点。

这款列车的设计理念,正好呼应了JR东海提的更快、更轻、更稳定的技术路线。虽然这趟为了追求速度打造的列车亮点不少,但真正支撑它的中央新干线工程,其实并没有那么顺风顺水。

日本磁浮列车时速逾五百公里,座椅不能调节,十一万亿工程遇阻-有驾
日本磁浮列车时速逾五百公里,座椅不能调节,十一万亿工程遇阻-有驾

超级工程的拦路虎

中央新干线算是日本的“世纪工程”吧,目标是把东京、名古屋和大阪串联起来,建出一条时速500公里的城际高速线路。早在2014年就开始局部开工了,原本还寄托着日本展示高铁技术领先水准的希望,可十几年过去了,推进情况嘛,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最让人头疼的还得数成本这事儿。JR东海在十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光是从品川到名古屋这段,建设费就从原先预想的7万亿日元,涨到了11万亿日元,结果虚高了4万亿日元的开销。

日本磁浮列车时速逾五百公里,座椅不能调节,十一万亿工程遇阻-有驾

这个数字可不算小,里面有2.3万亿日元是用来应付物价飞涨和劳务费上涨的,剩下的1.2万亿则是专项用在山区隧道施工时遇到的突发状况,比如常常碰到的断层和涌水,每个都得额外花钱处理。

除了成本之外,环保问题也成了推进项目的最大难题。静冈县内的隧道施工一直没能开始,因为当地居民最担心工程会影响到水源。线路经过的那条大井川,是11个市町的主要供水河流,之前干旱时还连续80天限制用水,大家都挺担心会引发类似的情况。

日本磁浮列车时速逾五百公里,座椅不能调节,十一万亿工程遇阻-有驾

要是工程弄得水源减少,后果可不敢想象。虽然JR东海提议挖水渠让河水像以前一样流回去,但当地坚持要百分百的水回流,双方一直没谈拢。静冈县也明确表示,没有搞清楚水资源和生态影响之前,绝不会批准开工。

日本磁浮列车时速逾五百公里,座椅不能调节,十一万亿工程遇阻-有驾

民意分化下的前行

M10一露面,大家对中央新干线的关注又热了起来,赞成和反对的声音都挺激烈。支持的人说,一旦这条线建成,能大大增强日本中部地区的经济联系,把东京、名古屋这些城市连成“通一日的生活圈”,还能推动沿线的发展。

日本磁浮列车时速逾五百公里,座椅不能调节,十一万亿工程遇阻-有驾

对商务人士来说,40分钟的通勤距离就像打开了跨城办公的新局面,工作效率还能大大提升;对旅游业来讲,也许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在他们眼中,这不只是一条铁路,更像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纽带。

虽然争议不断,但JR东海还是没闲着,现在包括M10在内的多节车厢正陆续制造中,山梨试验线也在持续收集运行数据,核心技术基本已经成熟了。

日本磁浮列车时速逾五百公里,座椅不能调节,十一万亿工程遇阻-有驾

专家们说,如果接下来两年能搞定静冈段的难题,这条线路大概在2030年代头几年就能部分运营。争论归争论,项目推进的脚步没停下来,M10一亮相,其实传达了个明确的信号。

M10一亮相,确实给一直不太动的中央新干线添了点动力,日本媒体都把它当做项目迈入新阶段的一个信号。这款列车为了达到500公里的极速,牺牲了座椅的某些舒适,也反映出日本在高铁技术上对更快、更稳的坚持追求,同时也算是兑现了“技术立国”的理念。

日本磁浮列车时速逾五百公里,座椅不能调节,十一万亿工程遇阻-有驾
日本磁浮列车时速逾五百公里,座椅不能调节,十一万亿工程遇阻-有驾

不过这“最牛列车”要想真正跑起来,还得克服不少难关。11万亿日元的造价得找到靠谱的融资渠道,静冈县的环保争议也得拿出让当地人满意的方案。民众的顾虑也得用更切实的规划来打消。从技术研发到项目推进,每一步的尝试都在为高速交通积累宝贵的经验。

中央新干线的故事,其实就折射出高端技术落地的共同难题:一方面得攻克技术难题,另一方面还得顾及成本、环保和公众意愿。虽然目前还不清楚它啥时候能正式运营,不过,M10已经用具体的设计和数据给出了一种可能,证明了这事儿不是空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