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接连召回、成都事故直击安全软肋:专家解读新能源车自燃的真实风险

当一辆搭载智能驾驶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在成都街头失控狂奔,碰撞后双闪未亮、车门难开...这仅仅是技术故障的偶然事件,还是暴露了行业安全设计的系统性漏洞?小米汽车近期连续遭遇的自燃事故和两次大规模OTA召回,牵动着所有潜在购车者的神经——软件主导的智能汽车时代,我们的安全底线究竟在哪里?数据显示,电动车自燃概率仅为燃油车的十分之一,但为何公众对电动车的安全焦虑反而更高?专家指出,电动车一旦起火,64秒内就可能全车燃烧,逃生窗口转瞬即逝。这期节目将深入剖析小米汽车安全危机背后的技术真相,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必须面对的安全博弈。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我是主持人凌薇。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汽车安全专家陈宇老师先跟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我是陈宇。很高兴来到节目。那么今天咱们要聊的是关于小米汽车最近的一次事故,包括之前的两次召回,以及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在自然概率和特点上的差异。好的,那我们就开始今天的话题。咱们先来聊。第一部分就是,事故和召回的影影。这个我特别想知道,成都的自然事故发生之后,小米汽车立刻回应了哪些措施?就是事故发生之后,当地的消防部门和警方马上就到了现场,也对车辆进行了检测,但是目前官方还没有正式的公布事故的云缨也没有说这个车辆到底是不是因为质量问题引发了自燃,没有公共原因那小米汽车这边有没有什么表态,就小米方面,他们只是说对车辆进行了技术分析,然后也配合了相关的部门进行调查,也一直在跟家属保持沟通,也会按照流程申请理赔,但是他们也没有说公布任何的内部的分析结果或者说技术细节。那就是说小米汽车在过去的这一年里面,这两次大规模的召回到底有什么?什么样的共同点?这两次召回都是因为软件的问题。对,都涉及到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极端场景下的识别或者说预警或者说处置上面有些不足。那第一次召回是召回了差不多三万辆车,第二次召回了将近12万辆车,那这两次召回其实都是通过ota的方式来进行一个修复,都是软件问题。那看来,确实这个软件在复杂场景下的决策还是有一个提升的空间。对,而且你注意到现在这个七的总销量才多少,就它这个软件层面的这些问题,其实占比还是挺高的。所以也让大家对于小米汽车的前期的研发,包括测试的流程产生了一些质疑。对,因为传统的豪车品牌,它可能更看重的是硬件的可靠性,和容易设计。那软件的问题好像一直都是一个比较难彻底解决的一个难题。那你怎么看?小米汽车最近这一连串的事故和召回它在市场和行业层面到底引发了哪些关注和争议。其实这几次事故和召回让小米汽车的用户和潜在客户对于车辆的电子系统,尤其是这个辅助驾驶的安全产生了更多的疑虑,那大家就开始去比较不同品牌之间的安全性能。那小米汽车其实在舆论上面一直都是比较被动的,那也影响了大家的信心,确实,看来,这个安全已经成为了小米汽车的一个很大的考验。对,而且,行业里面,其实大家都在关注说,小米汽车能不能够通过这件事情真正的去提升自己的研发和测试的流程,然后也让大家看到他们的诚意。对,那如果他们能够做到的话,其实反而会提升他们在整个市场上面的竞争力。好,关羽事故和召回这部分内容咱们就先聊到这儿。稍微休息一下马上回澜我们接下来要聊的就是第二个部分,就是今天要聊的这个主题,成都的自然事故到底揭示了小米汽车在安全上面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那第一个就是大家很关心的,为什么成都的这个自然事故会发生。对,那我们现在就根据现有的信息,来梳理一下事故发生的经过,就是事发当天凌晨在成都的天府大道上,这辆车,它是先出现了摇摆不定,然后碰撞了绿化带之后又翻滚到了对向车道并且起火了。听起来真的是非常严重。对,而且就是说,目击者说,碰撞前车速超过150公里每小时,然后也有网友说,这个车辆它其实是撞了隔离带之后又弹回澜了。又撞了对向的车道,才导致了电池包受损,电解液泄漏发生了热失控。对,那现在说车辆的双闪有没有亮车门能不能打开?双闪好像是没有亮,然后车门也是很难打开,所以就是说路人在发现之后也没有办法及时的去救援,最后就是驾驶员因为伤势过重就去世了。那现在就是说,这个车辆已经送到了中汽研进行全面的分析,那结果也要等一段时间,这个事故到底暴露了小米汽车在安全司机上面有哪些短板?其实第一个就是它的被动安全,在碰撞的时候,车门应该要自动解锁,那现在看来好像没有做到,那这在行业里面其实是比较落后的。对,然后电池包的结构也不是很牢固,那在受到冲击的时候,容易变形,那也会增加救援的难度。听起来确实让人挺担心。对,更别说它的这个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极端场景下的识别或者说是预警,或者说处置上面都有一些不足。那比如说像高速的隔离带,那它可能就没有办法及时的识别出来,那再加上它的软件的,对硬件的协同做的也不是很好,那就会增加事故的风险。所以整体的安全设计还是有很多漏洞的说。最近这一段时间,小米汽车接二连三的出现这种安全问题,到底给品牌带来了什么样的冲击现在全网都在讨论安全的问题,然后各种自媒体都在放大,这件事情,那本来可能只是一个意外的事故,现在却被大家当成了一个小米汽车安全性不佳的一个证据。对,那品牌的形象也是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确实舆论的风暴确实挺猛的。对,然后,更麻烦的是,就这次事故让大家都把焦点放在了小米汽车的安全短板上面。对,那本来想要入手的用户,现在也都犹豫了,那销量肯定也是受到了影响那同时也让行业里面的人都在看小米的笑话,就是说他们到底能不能够扛过这个难关那未来能不能够翻身?其实现在看来有点聊了这么久的成都自然事故分析感觉信息量不笑,咱歇会儿喝口水待会继续我们现在要聊的就是第三部分了,关于这个自然概率和特点的差异。想问一下,燃油车和电动车在自然上面到底有哪些本质的区别?其实燃油车的自燃,它通常都是因为电路的老化或者是说油路的故障,然后包括发动机过热,那这些东西其实都是由于机械的部件儿老化或者是说维护不当造成的。原来是这样,那看来就是说这个燃油车它自然更像是一个慢慢积累的一个风险。对,而电动车的,它主要是由动力电池及其相关部件引起的,那包括电池的短路过充或者是说高温等等的外部的因素都会导致电池热失控,那一旦起了火的话,它整个燃烧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它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有毒气体,那这个火势是很难去控制的,就是说燃油车和电动车在自燃的概率上到底有多大的差别。最新的数据是,2024年的燃油车起火是18360起,那电动车是550起,那也就是说电动车的事故率大概是燃油车的1/10。原来差距比想象中还大,对,而且你注意这个电动车的起火率是每一万辆车有1.72辆,那燃油车是5.2辆,那也就是说电动车的安全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对,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就是说燃油车和电动车在自燃之后的表现上,到底有多大的差别。其实燃油车它虽然说起火率比较高,但是它的油箱它的燃点是比较高的,而且它依赖外部的氧气,所以它从漏油到明火平均有五分钟的时间,那这个时间其实足够你去逃离了。那这么说的话,燃油车好像给逃生留了更多时间。对,但是电动车它一旦电池起了火的话,它整个燃烧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就可能64秒就已经全车燃烧了,那这个时候你就很难去扑灭它,而且它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有毒气体,那这个火势是很难去控制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电动车更危险的原因。好吧。今天我们聊了这么多,关于小米汽车的安全问题,其实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在技术和口碑上面,双轮驱动才能够真正的去赢得用户的信任。好了,那这期节目咱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

小米汽车接连召回、成都事故直击安全软肋:专家解读新能源车自燃的真实风险-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