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销量领跑,小米SU7半年热卖,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乏力

最近看了一组车市数据,发现国产消费者选车思路变了:“新势力电车”正成为主流,而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老牌车企在新能源榜单上逐渐隐形。2025年8月18日,零跑汽车发布上半年财报,净利润0.3亿元,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半年盈利的中国新势力。同期销量221,664台,同比增长155.7%。7月单月销量破5万台,连续五个月问鼎新势力销量冠军。行业革新从未如此激烈,车市的朝向已被新势力彻底改写。

新势力销量领跑,小米SU7半年热卖,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乏力-有驾

同时,小米SU7上市半年狂甩15万辆,问界M9在50万以上豪车市场,已经连续16个月宝座稳坐。谁还记得几年之前“新势力能不能活下来”的灵魂拷问?现在你不用再问了——他们不仅活下来,还活得生龙活虎,比家里的小猫还黏人。

新势力“爆发式逆袭”是怎么做到的?2025年5月,乘联会公布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渗透率高达52.9%。榜单前排几乎全是新势力和自主品牌,特斯拉Model Y卷土重来,比亚迪宋PLUS紧跟其后。零跑三款主力车型合计交付4.5万辆,稳坐新势力冠军。

新势力销量领跑,小米SU7半年热卖,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乏力-有驾

而且这不只是烧钱换流量的游戏。零跑毛利率已提高到14.1%,靠的是产品全覆盖加技术自研的组合拳。从十万级SUV B10到十五万级SUV C16,主流家庭购车区间全被他们锁死。核心技术LEAP 3.5架构、双高通芯片,构建全球集成度最高的汽车中央域控。新势力告别了“讲故事”,开始用账本和流水线证明自己能“真赚钱”。

新势力销量领跑,小米SU7半年热卖,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乏力-有驾

说到底,用户真金白银的选择最具说服力。威尔森调研显示,无论你过去开的什么豪华品牌,换车时特斯拉成了第一选择;理想和比亚迪组成第二热门阵营;而自主品牌换车几乎全投比亚迪怀抱,连合资车主也奔着比亚迪去。这还不够直白吗?“百年豪华”的光环不灵了,钱包才是用户决定品牌价值的最后一票。

更有意思的是新势力们直接在交付环节玩起了体验革命。问界M9在赛力斯超级工厂交付时,车主不仅可以亲自参加终检,还能上路实测动力、底盘、隔音等环节。不是品牌说了算,而是“用户认可再提车”。这种交付模式把造车门槛砸得碎碎的,也让品牌档次跑步进入高端阵营。难怪理想汽车CEO李想会总结:“先被质疑,后被认可,最终靠体验赢市场。”这实际上也是所有新势力的共同成长路径。

小米SU7的热销不止是产品好,更是一场粉丝经济的狂欢。调研显示,近六成车主属于“雷军粉”,买车即是买信仰。用户画像也很鲜明:三十岁上下,八成不到三十五岁,一半以上已婚,平均家庭年收入近四十万,这波人正是新中产。他们对品牌的情感绑定远比合资厂商的“历史传承”和欧洲血统更有效。老牌车企就算把历史拉长到清朝,也难以教会年轻人买情怀。

新势力销量领跑,小米SU7半年热卖,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乏力-有驾

但反观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时的尴尬赤裸裸体现在销量里:奥迪Q4 e-tron月销2367辆,宝马iX3只有1317辆;本田e:NS1卖了320辆,丰田bZ5更只有170辆,福特电马月销竟然只剩一根手指头就能数完。再看吉利银河系列,星舰7 EM-i能破万,E5也有八千多,靠混动与智驾优势为传统车企扳回一局。但整体而言,转型速度追不上市场换挡节奏,老牌车企渐渐成为新能源赛道上的“NPC”。

新势力销量领跑,小米SU7半年热卖,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乏力-有驾
新势力销量领跑,小米SU7半年热卖,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乏力-有驾
新势力销量领跑,小米SU7半年热卖,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乏力-有驾

用一句话总结现在买车逻辑:不迷信标,不崇拜历史,只认体验和技术。消费者变得主动参与:新势力工厂里流水线下线的新车,车主自己参与终检、测试;小米门店外排队的年轻人一脸朝圣。他们关注的不仅是汽车,更是出行方式、用户体验和科技价值。

今天传统车企还在用老规矩造“汽车”时,新势力已经在重新定义什么叫未来出行。行业的方向盘已经递交到新势力的手中。眼下的中国汽车市场,真正上演了一场“新秩序”的洗牌。这既是车企的竞争,也更像一次集体的认知升级。如果你还在问“买油车还是电车”,最好换个问题:你想成为新时代体验的一部分,还是被动跟上旧世界的脚步?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