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神话一夜崩塌?隐藏式门把手成“夺命设计”!
才半年,小米SU7就摊上大事了。不是系统卡顿,不是续航缩水,而是更致命的——隐藏式门把手在碰撞后打不开,眼睁睁看着救援被耽误。这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后背发凉。
恕我直言,那些把隐藏式门把手吹上天的设计师,压根没把自己的命算进产品公式里。他们坐在恒温实验室,满脑子风阻系数、科技美感,却忘了中国马路上还有逆行电动车、突然窜出的行人,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剐蹭碰撞。当一辆车在事故中断电,那个为了“极致简约”而藏起来的门把手,就成了困住车主和救援人员的铁笼。这不是设计,这是设计缺陷,是用用户的安危给所谓的“颜值”献祭。
更魔幻的是,事故发生后小米官方的反应。雷总没出来解释门把手,反倒第一时间呼吁“抵制黑公关”。这操作直接把我看傻了——合着用户拿命给你们做碰撞测试,最后就换来一句“有人搞我”?这已经不是转移视线,这是把用户的智商和生命安全按在地上摩擦。难怪连官媒都看不下去了,直接下场点名批评“重营销轻安全”。
我翻遍了近一个月的行业动态,发现工信部在2025年10月8日刚发布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里,白纸黑字写着“不允许使用全隐藏式门把手”。官方出手等于直接判了这种设计的死刑。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安全面前,所有的花哨设计都得让路。可某些厂商呢?直到政策靴子落地前,还在把这种反人类设计当卖点猛吹。
现在回头看小米SU7发布会上那些关于门把手的炫酷演示,简直讽刺到骨子里。当时吹得越狠,现在脸打得越疼。一辆车最核心的价值应该是把用户安全地从A点送到B点,而不是在去B点的路上给用户增加额外的逃生难度。
那些还在吹捧隐藏式门把车的博主们,敢不敢亲自演示一下,在车辆断电、浓烟弥漫的模拟事故中,用5秒钟从里面把门打开?我打赌没人敢试。因为谁都清楚,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每半秒钟都弥足珍贵。
所以问题来了:当你花二十多万买一辆颜值拉风却可能在关键时刻困住你的车,这钱花得值吗?评论区告诉我,你会为了那0.01的风阻系数,赌上自己和家人的逃生通道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