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真是越来越“卷”了,卷完价格卷定位,现在连“超豪华”这块曾经高不可攀的领域,也开始有新玩家跃跃欲试。你没听错,那个做扫地机器人起家的追觅,居然要造车了,而且一出手就是冲着劳斯莱斯库里南去的旗舰SUV!消息一出,朋友圈都炸了:“这该不会是PPT造车吧?”“机器人公司跨界造车,靠谱吗?”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抱着同样的怀疑。但当我看到官方发布的首张官图和一系列技术参数后,我不得不承认——追觅这次,是认真的,而且野心不小。
先说外观,这台SUV第一眼就给人“不好惹”的感觉。大尺寸的镀铬前格栅配上细长的LED大灯,气势拉满,光是前脸的气场,就已经在向传统豪华SUV的王者库里南发起挑战。侧面看,最吸睛的莫过于那套“大饼式”镜面轮圈,配合宽大的轮眉,不仅视觉冲击力强,更暗示了它不俗的通过性和豪华感。而最让我意外的是,从门把手的位置推测,它居然可能采用对开门设计!这在量产SUV中极为罕见,劳斯莱斯库里南也没用上,如果属实,这将是追觅在设计语言上的一次大胆突破,直接把仪式感和尊贵感拉到顶峰。当然,对开门的结构复杂性和安全性也需要打个问号,毕竟SUV的车身高度和重心可比轿车高多了。
再看内饰,追觅显然想打造一个移动的“空中头等舱”。无B柱设计让上下车变得极为方便,尤其是对后排乘客而言,3.7米的有效车内空间长度,已经超越了大多数豪华MPV,更别提SUV了。二排配备了独立航空头等舱座椅,支持145度大角度调节,腿部空间达到惊人的1.2米。想象一下,在拥堵的城市里,你坐在后排,座椅完全放倒,几乎可以平躺,这哪是开车?这分明是移动的私人会客厅。不过,有个细节让我有点“破防”——车门内侧没有配备雨伞。这在库里南上可是标配,是追觅觉得现在大家都用共享雨伞了?还是为了极简设计舍弃了实用性?这一点,恐怕会让一些传统豪华车拥趸感到遗憾。
动力和底盘方面,追觅的“技术流”本色彻底暴露。它将基于CTP 4.0架构打造,搭载100度电池,采用增程动力。这意味着它既能享受纯电的静谧和平顺,又没有纯电车的里程焦虑,对于经常长途出行的高端用户来说,增程路线无疑更接地气。更夸张的是,它将搭载4擎独立驱动系统,每个车轮都能独立控制,再配合24度后轮转向,转弯半径却小于5米。什么概念?一台全尺寸SUV,灵活得像台小车,掉头、停车再也不用担心“大块头”的尴尬。这套动力+转向的组合拳,不仅技术含量高,更是对车辆操控极限的重新定义。
智能化底盘是另一个亮点。它能结合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重力传感器等,实时感知路况,自动调节底盘高度、软硬和刚度。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空气悬架了,而是“超级底盘”。它让车辆真正具备了“思考”能力,能提前预判颠簸并主动调节,而不是被动地“吸收”震动。这种“预瞄”技术,目前只有少数顶级豪华车在尝试,追觅直接拿来作为标配,野心可见一斑。
那么,它真的能撼动库里南的地位吗?我们不妨横向对比一下。劳斯莱斯库里南的优势在于无与伦比的品牌历史、极致的手工工艺和全球顶级的社交属性。但缺点也很明显:价格高昂(落地超千万)、维护成本天价、智能化和电驱技术相对保守。而奔驰迈巴赫GLS则在豪华与科技之间找到了不错的平衡,品牌认知度高,但设计相对稳重,缺乏突破,驾驶感受更偏向“坐车”而非“开车”。相比之下,追觅这台SUV的优势在于:极致的技术堆料、前瞻的智能化体验、以及作为新势力可能带来的更灵活的用户服务。但劣势也同样突出:品牌认知度几乎为零,用户对“机器人公司”造的豪华车能否撑起百万甚至千万身价,普遍存在疑虑。而且,从发布官图到2027年上市,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产品力能否如期兑现,还是未知数。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追觅到底想卖给谁?我觉得,它的目标客户很明确——那些不迷信传统豪华品牌、追求极致科技体验、同时又需要一辆能彰显身份的“大车”的新贵阶层。他们可能更看重车辆的“智商”而非“血统”,愿意为颠覆性创新买单。
最后,追觅汽车还计划推出一款对标布加迪的性能纯电轿跑,野心之大,令人咋舌。从扫地机器人到超豪华SUV,再到超跑,追觅的跨界之路走得又快又猛。但汽车工业的门槛,远非消费电子可比。设计、工程、供应链、品控、服务体系,每一个环节都是巨大的挑战。2027年,当这两款车真正摆在我们面前时,它们是会成为“中国智造”的新名片,还是会沦为一场华丽的泡沫?这不仅是追觅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向上突破必须面对的考验。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