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80℃生死考验!中国新能源车闯入南极“死亡考场”首次曝光宁德时代电池+华为热管理极限数据,背后竟是一场向全球免费开放技术的豪赌

零下80℃生死考验! 中国新能源车闯入南极“死亡考场”,首次曝光宁德时代电池+华为热管理极限数据,背后竟是一场向全球免费开放技术的豪赌。南极冰盖上的中国红! 阿维塔12硬刚极寒禁区,背后藏着一个让全球车企沉默的决定。比去月球更难? 一辆国产轿车的南极破冰记,揭秘如何让新能源车在零下80℃不“趴窝”

零下80℃生死考验!中国新能源车闯入南极“死亡考场”首次曝光宁德时代电池+华为热管理极限数据,背后竟是一场向全球免费开放技术的豪赌-有驾

你敢相信吗? 一辆普通消费者能买到的国产新能源轿车,竟然要挑战地球最极端的“死亡考场”——南极。 这里平均气温零下28℃,最低可达零下80℃,连燃油车都可能罢工的环境,阿维塔12却要在这里完成全球新能源轿车首次极寒测试。 更反常识的是,这次测试的所有核心技术数据将向全球车企免费公开,中国品牌第一次把“技术共享”写进了南极冰盖。

零下80℃生死考验!中国新能源车闯入南极“死亡考场”首次曝光宁德时代电池+华为热管理极限数据,背后竟是一场向全球免费开放技术的豪赌-有驾

2025年10月21日下午,上海极地中心码头,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整装待发。 船上除常规科考设备外,多了一位特殊乘客——一辆国产新能源轿车阿维塔12。 这是全球首辆登陆南极进行性能测试的新能源轿车,它将随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前往南极中山站。

零下80℃生死考验!中国新能源车闯入南极“死亡考场”首次曝光宁德时代电池+华为热管理极限数据,背后竟是一场向全球免费开放技术的豪赌-有驾

这次行动并非突然之举。 早在2025年8月26日,阿维塔科技、中汽中心工程院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三方就在天津签署了“新能源汽车先进共性技术全球适应性开发及应用战略合作”,并揭牌了创新基地。 短短两个月后,战略合作就迈出了关键一步——把一辆量产新能源轿车真正送上南极大陆。

零下80℃生死考验!中国新能源车闯入南极“死亡考场”首次曝光宁德时代电池+华为热管理极限数据,背后竟是一场向全球免费开放技术的豪赌-有驾

南极被称为“白色沙漠”,年平均温度-28℃,极端低温可达-80℃,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热管理系统都是极致考验。 阿维塔12将面对三项严苛测试:极地复杂气象环境下热管理及动力性能极限测试、极地混合路面通过性与脱困能力测试、风吹雪环境下基础行驶稳定性测试。

零下80℃生死考验!中国新能源车闯入南极“死亡考场”首次曝光宁德时代电池+华为热管理极限数据,背后竟是一场向全球免费开放技术的豪赌-有驾

这些测试听起来专业,但背后直接关系着普通用户的冬季用车体验。 比如极寒环境下的热管理测试,验证的是车辆在零下几十度的冷启动、保温和持续运行能力。 阿维塔12搭载了宁德时代电池与华为先进热管理系统,这套系统能在低温下精准调节电池温度,减少续航缩水。 模拟测试显示,搭载类似先进热管理系统的车型,在-30℃极寒环境下,电池容量保持率比普通车型高出约20%,有效续航里程提升15%-20%。

零下80℃生死考验!中国新能源车闯入南极“死亡考场”首次曝光宁德时代电池+华为热管理极限数据,背后竟是一场向全球免费开放技术的豪赌-有驾

面对南极的冰裂隙、松软积雪和硬冰面,阿维塔12的高性能空气悬架系统和CDC动态悬架阻尼控制系统就派上了用场。 这套系统能实时调整底盘高度和阻尼,确保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通过性和稳定性。 四驱版车型前后双电机总功率达425kW,峰值扭矩700N·m,使其能够应对南极的陡坡厚雪路况。

就连南极的强风也成了测试项目。 阿维塔12的一体化车身设计风阻系数仅0.21Cd,即使在时速120公里的强风中也能保持稳定。 而其智能驾驶系统HUAWEI ADS 2.0配备3颗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超过200米,在暴风雪等低能见度环境下能精准识别前方障碍物。

中汽中心工程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国在出征仪式上表示,阿维塔12代表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向上突破的决心,中汽中心作为“国家队”,将把新能源汽车先进共性技术全球适应性开发与南极绿色科考紧密结合。

长安汽车副总裁、阿维塔科技董事长王辉强调,作为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维塔长期坚持研发投入与全球化布局,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极地考察站管理中心主任韩彥佶则期待与更多中国企业携手,共同开创极地强国建设。面对从零下50℃到零上60℃的全球多样化用车环境,车辆的全球适应性已成为汽车品牌全球化进程中的硬指标。 无论是极寒的俄罗斯还是高热的中东,都对产品环境适应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南极测试只是阿维塔全球适应性开发的第一站,未来还将前往更多环境严苛地区进行测试。

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透露,此次极地测试的所有成果数据将通过中汽中心以行业标准形式向全球所有汽车品牌免费开放。 这种开放共享的态度,展现了中国车企在技术创新上的新思路。

在南极极端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低温充放电效率、电机低温启动可靠性、热管理系统能耗控制以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极昼极夜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都将得到真实检验。 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提升民用车型的环境适应性,也将推动特种车辆在科研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阿维塔12的南极之旅,既是对产品极限性能的验证,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一个缩影。 当一辆国产新能源车能在南极稳定行驶,它在莫斯科、北欧或者中国北方的冬天,自然会更有底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