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选错油耗翻倍,5W-30和5W-40怎么选,一看就懂不花冤枉钱

对于很多有车的朋友来说,每次给爱车做保养,选择机油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走进汽车配件店或者打开购物软件,满眼都是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机油,看得人眼花缭乱。

尤其是在5W-30和5W-40这两个最常见的型号面前,很多人都会犯嘀咕:这两个数字就差了10,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机油选错油耗翻倍,5W-30和5W-40怎么选,一看就懂不花冤枉钱-有驾

网上各种说法也是满天飞,有的说日系车就该用30的,德系车必须用40的;还有的甚至说选错了机油,油耗能高出一倍,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毛。

事实真的有这么夸张吗?

咱们今天就把这个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用最实在的大白话,聊清楚这两种机油到底该怎么选,让大家以后保养心里能有个谱。

要想弄明白怎么选,我们首先得知道机油瓶子上那串像密码一样的“5W-30”或“5W-40”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其实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的一个粘度等级标准,看懂了它,选机油这事儿就成功了一大半。

咱们把它拆开来看,前面的“5W”,这个W代表的是英文单词“Winter”,也就是冬天。

W前面的数字,比如这个“5”,衡量的是机油在低温环境下的流动能力。

这个数字越小,就说明机油在天冷的时候越不容易变稠,流动性越好。

就好比蜂蜜,冬天会变得很粘稠,倒出来很费劲,而水就不会。

0W的机油就比5W的机油在更低的温度下还能保持较好的流动性。

这对汽车启动至关重要,因为车辆刚启动时,机油需要尽快地被泵送到发动机的各个角落去润滑,如果机油太稠了,流动得慢,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发动机的干摩擦,加剧磨损。

不过,对于我们国家绝大多数地区来说,5W的机油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冬季的启动需求了,除非您生活在东北那种冬天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寒地区,那选择0W的机油会更有保障。

机油选错油耗翻倍,5W-30和5W-40怎么选,一看就懂不花冤枉钱-有驾

接下来就是关键了,就是横杠后面的数字,“30”和“40”。

这个数字代表的是机油在高温状态下的粘度,具体指的是在100摄氏度时机油的粘稠程度。

简单理解,这个数字越大,机油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就越粘稠。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30的机油就像我们平时喝的汤,而40的机油就像稍微浓稠一点的米粥。

发动机工作时,内部温度非常高,机油需要在金属部件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油膜,就像给零件之间加了一层软垫,防止它们直接接触、磨损。

40的机油形成的油膜理论上会比30的更厚、更强韧一些。

那么问题就来了,是不是机油越粘稠,保护性就越好呢?

这可不一定,得看情况。

5W-30和5W-40各自有它们的优势和最适合的应用场景。

咱们先说说5W-30。

它的特点就是相对来说比较“稀”,流动性更好。

这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省油。

因为机油稀,发动机内部的活塞、曲轴这些零件在运转时遇到的阻力就小,就像人在水里游泳比在泥浆里游泳要轻松得多一样。

机油选错油耗翻倍,5W-30和5W-40怎么选,一看就懂不花冤枉钱-有驾

发动机运转得轻松了,消耗的燃油自然就少了。

虽然网上说的“油耗高一倍”是彻头彻尾的夸张,但根据一些专业测试,在同等条件下,使用30粘度的机油确实能比40粘度的机油节省大约1%到3%的燃油,对于常年开车的家庭来说,日积月累也是一笔看得见的开支。

此外,现在的汽车制造工艺越来越精密,尤其是新出厂的发动机,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非常小。

更稀的30机油能够更快、更顺畅地流动到这些细小的缝隙中,提供及时的润滑和保护。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日系车、韩系车以及部分美系车的原厂用户手册上,都会优先推荐使用5W-30甚至0W-20这种低粘度的机油。

如果您的车是新车,或者平时主要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路况比较好,那么5W-30无疑是一个非常经济和合适的选择。

再来看看5W-40。

它的优点在于高温下的表现更稳定,油膜强度更高。

这让它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成为了更可靠的选择。

比如说,对于一些车龄比较长的老车,比如跑了十几万公里以上的,发动机经过长时间的运转,内部零件会有正常的磨损,导致零件之间的间隙会比新车时大一些。

这时候如果再用比较稀的30机油,可能会因为油膜不够厚,密封性下降,导致出现一些烧机油的现象,或者感觉发动机的噪音变大了。

换上更粘稠的40机油,就能更好地填充这些变大的间隙,增强密封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烧机油和降低噪音,提供更厚实的保护。

机油选错油耗翻倍,5W-30和5W-40怎么选,一看就懂不花冤枉钱-有驾

另外,对于一些德系车,特别是那些搭载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它们在设计上往往追求更高的性能,发动机工作时的温度和内部压力也相对更高,对机油的高温保护能力要求也就更苛刻。

因此,这类车型通常会推荐使用40粘度的机油。

还有就是驾驶习惯和用车环境,如果您开车风格比较激烈,喜欢大脚油门享受推背感,或者经常满载拉人拉货跑长途、爬陡坡,这些都属于高负荷的驾驶工况。

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的温度会更高,对机油的考验也更大,选择油膜更强韧的5W-40会让人更安心。

说了这么多,其实选择机油最权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翻开您爱车的手套箱,拿出那本《车辆用户手册》。

这本册子是汽车厂家为您的车量身定制的“说明书”,里面的工程师们已经对您的发动机做过了最全面的测试,手册上推荐的机油标号,就是最适合、最科学的选择。

如果手册上明确写着推荐5W-30,那您就放心用,这是最能发挥您车辆燃油经济性的选择。

如果手册上推荐的是5W-40,那也别犹豫,这说明您的发动机需要更强的保护。

如果手册上给出了一个范围,比如“推荐使用5W-30,在严苛条件下可使用5W-40”,那您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车况好、驾驶温和、多在市区开,就用5W-30;车龄长、驾驶激烈、经常跑高速或重载,就用5W-40。

最后还需要强调一点,除了粘度标号,机油的品质等级也非常重要。

现在市面上的机油分为矿物质油、半合成油和全合成油。

对于目前主流的,尤其是带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来说,强烈建议选择全合成机油。

它的性能更稳定,清洁能力更强,换油周期也更长,能给发动机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同时,也要关注机油的API等级,比如瓶身上会标有SN、SP等字样,SP是目前最高的等级,对发动机的保护更全面。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国产的机油品牌,比如昆仑、长城等,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产品质量完全不输国际大牌,并且通过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性价比很高,是值得我们信赖和支持的优质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