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早已结束,为啥却不见查“超标电动车”了?行内人说实话

电动车步入规范化治理阶段后,被清晰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合规电动自行车,另一类则是未达标的超标电动自行车。

依据超标车的管理规则,这类车辆仅能在设定的过渡期内合法上路,一旦过渡期正式结束,不仅严禁在道路上行驶,连在公共场所停放也不被允许。

过渡期早已结束,为啥却不见查“超标电动车”了?行内人说实话-有驾

但近期我在视频平台刷到一条内容,一位西安的车主分享称:现在不查超标车了,只要戴好头盔、不逆行就行,还表示自家的旧车仍能继续使用。

此前,陕西省超标电动自行车过渡期结束、自7月1日起禁止上路的消息,曾引发广泛热议,不少车主都担忧自己的旧车一旦上路就会被扣留。

过渡期早已结束,为啥却不见查“超标电动车”了?行内人说实话-有驾

除了他人的视频分享,我也想说说亲身经历。我目前身处江西南昌,按照当地规定,南昌市超标电动自行车的过渡期已于2024年12月31日截止,但实际上,如今马路上根本见不到交警查处超标电动车的身影。

过渡期结束后,超标电动车理论上已属于应淘汰车型,可为何现实中却鲜少见到查处行动?作为行业从业者,我来拆解一下多地不再严查超标电动车的深层原因。

1.并非当地完全未开展电动车整治

过渡期早已结束,为啥却不见查“超标电动车”了?行内人说实话-有驾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以南昌为例,今年以来,当地交警就启动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持续加大对电动车的查处力度,全方位整治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乱象。

过渡期早已结束,为啥却不见查“超标电动车”了?行内人说实话-有驾

在这场专项整治中,重点治理的违法行为包括:两轮及三轮电动车违法载人、非法加装改装灯光、违规“上桥入隧”、闯红灯、逆行、无牌行驶、使用假套牌、故意遮挡污损号牌以及不戴头盔等。

从这些整治重点可以明确看出,当地并非没有查电动车,只是未将超标电动车上路纳入重点治理范畴。

2.与过渡期是否延期无关

过渡期早已结束,为啥却不见查“超标电动车”了?行内人说实话-有驾

过渡期延期在前几年确实是常见的便民举措,像陕西、河南郑州、天津、广西等多个地区都曾出台过类似政策。

不过,对于2025年过渡期到期的超标电动自行车,如陕西、海南海口等多地,均未发布任何过渡期延期的政策通知。

由此可见,各地不再严查超标电动车,并非是过渡期政策调整带来的结果。

3.核心原因:管理理念与方向的转变

过渡期早已结束,为啥却不见查“超标电动车”了?行内人说实话-有驾

过渡期结束后仍少见超标车查处,真正根源在于管理方向的重大转变。尤其是针对电动车管理,“一禁了之”的简单化模式早已不再是主流思路,取而代之的是“疏堵结合、服务为先”的治理理念。

如今的电动车管理,重点从以下几个维度推进:

源头管控:严厉查处电动车生产厂家与经销商的违规行为,重点打击超标车辆生产及非法改装等问题。

路面监管:聚焦逆行、不戴头盔、闯红灯等高危交通违法行为,强化现场执法与教育引导。

宣传引导:加大对超标车淘汰、电摩驾照考取及电动自行车上牌等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车主合规意识。

在多维度管理的协同作用下,许多车主已主动淘汰超标车辆,更换为合规车型。随着超标电动车的存量不断减少,自然无需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大规模查处行动。

过渡期早已结束,为啥却不见查“超标电动车”了?行内人说实话-有驾

个人观点

随着9月新国标即将正式实施,央视就消费者现存旧国标车辆是否需要更换的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鹏林明确表示:新国标约束的是企业的生产、销售与经营环节,普通消费者已购买的电动自行车不受新国标限制,不会被强制淘汰,可由消费者根据自身意愿决定是否更换。

按照这一逻辑推导,超标电动自行车同样不应被强制淘汰。因此,多地在过渡期结束后不再继续严查超标车,我认为这种做法更为合理,也更贴合民生实际。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