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发布首款NFT车型F76,拥有但不能驾驶,引爆数字收藏新潮流

最近,汽车圈里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让很多人听了都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

世界顶级的跑车品牌法拉利,发布了一款全新的车型,叫做F76。

一听是法拉利的新车,大家肯定都两眼放光,想着这车得有多帅、多快。

但奇怪的地方就在这儿:这台法拉利F76,你只能拥有它的所有权,却永远没法坐进去,更别提踩下油门感受推背感了。

法拉利发布首款NFT车型F76,拥有但不能驾驶,引爆数字收藏新潮流-有驾

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一辆实体车,甚至不是游戏里的一段程序,而是一个叫做NFT的虚拟产品。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玄乎?

花钱买一辆不能开的法拉利,这到底图个啥?

这背后又反映了什么样的趋势?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件事里里外外给您说明白。

首先,咱们得知道,法拉利这样的百年老店,为什么突然要玩起这么新潮的虚拟概念。

其实,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他们商业思路的一次大转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法拉利对于数字世界的态度是比较保守的。

它会把自家汽车的形象授权给那些知名的赛车游戏公司,让玩家们能在游戏里开上法拉利,过一把瘾。

但这更像是一种品牌宣传,收点授权费,让大家别忘了法拉利这个牌子就行了,它自己并没有真正下场去为虚拟世界专门设计和开发什么东西。

法拉利发布首款NFT车型F76,拥有但不能驾驶,引爆数字收藏新潮流-有驾

但是从2022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

法拉利的新管理层意识到,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品牌的价值不能只靠卖实体产品来体现。

法拉利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可以延伸到时尚、文化,当然也包括越来越火爆的数字领域。

于是,他们开始主动出击。

第一步,就是跟著名的赛车游戏《Gran Turismo 7》合作,推出了一款完全虚拟的概念车,叫法拉利Vision Gran Turismo。

这台车在现实世界里连个模型都没有,是设计师们纯粹为了游戏玩家的体验而创造出来的。

这相当于法拉利在虚拟世界里小试牛刀,而这次推出的F76,则是把这条路走得更远了。

那么,这个让大家困惑的F76 NFT,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我们先得把NFT这个词给解释清楚。

NFT,翻译过来叫“非同质化代币”。

这个名字听着很专业,但原理并不复杂。

法拉利发布首款NFT车型F76,拥有但不能驾驶,引爆数字收藏新潮流-有驾

咱们举个例子,我手里的一百块钱,和你手里的一百块钱,本质上没任何区别,可以随便交换,这就是“同质化”。

但如果我这张一百块钱上,有位大艺术家的亲笔签名,那它就变得独一无二了,它的价值就不再是一百块钱,而是一件收藏品,这就是“非同质化”。

NFT技术,就是利用区块链这个公开、透明、无法篡改的大账本,给虚拟世界里的任何一样东西,比如一张图片、一首歌,或者法拉利F76这个3D模型,颁发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或者说“数字产权证”。

当你花钱买下F76的NFT时,你买到的,就是这个记录在区块链上的“产权证”。

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这个独一无二的虚拟法拉利模型是属于你的。

虽然别人可能也能在网上看到这台车的图片,但只有你,才是它法律意义上的“主人”。

你可以把它展示在自己的虚拟空间里,也可以在未来的某一天,把它转卖给其他收藏家。

所以,拥有F76的乐趣,跟开车兜风完全是两码事,它更接近于收藏名画或者古董,享受的是那种拥有一件稀有艺术品的满足感和身份象征。

说回这台F76本身,法拉利可不是随随便便弄个模型就拿出来卖的,它在设计和文化内涵上都下了不少功夫。

这个名字“F76”就很有讲究。

它的含义是指向2025年,因为到那一年,正好是法拉利在著名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首次夺冠76周年。

法拉利发布首款NFT车型F76,拥有但不能驾驶,引爆数字收藏新潮流-有驾

那是在遥远的1949年,一辆法拉利166 MM赛车创造了历史。

用法拉利深厚的赛车历史来为这台虚拟跑车背书,一下子就让它的分量重了起来。

在外观设计上,F76更是充满了未来感。

据说它的整体造型参考了法拉利还未发布的下一代旗舰跑车F80,但又用上了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了深度优化。

工程师们把空气动力学的各种数据输入给人工智能,让它计算出最高效、最科学的车身线条。

所以我们能看到它身上有很多独特的设计,比如像战斗机一样分开的驾驶舱,还有一道从车头贯穿到车尾的凹槽,这都是为了让虚拟的“空气”能够最顺畅地流过。

车灯的设计也很有意思,它模仿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法拉利跑车经典的“翻灯”设计,但不是向上翻,而是向下收缩进车体里,看起来特别有攻击性。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这台车从设计之初就没考虑过安装发动机。

因为它存在的意义,就不是为了跑,而是为了被“拥有”和“欣赏”。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跳出来看,法拉利搞的这个F76,其实是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国外,这种用加密货币交易的NFT曾经非常火爆,从几十万美元一个的卡通头像,到各种数字艺术品,价格被炒得很高。

法拉利发布首款NFT车型F76,拥有但不能驾驶,引爆数字收藏新潮流-有驾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缺乏监管,很多人冲进去并不是真的喜欢这些东西,而是抱着投机的心理,想低买高卖赚一笔,最终导致市场泡沫破裂,很多人都亏了钱。

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在发展数字经济上,走的是一条更稳妥、更注重实际价值的路。

我们也有类似的东西,叫做“数字藏品”。

它和国外的NFT有几个根本性的不同。

首先,我们的数字藏品是运行在国家监管下的“联盟链”上的,不是谁想发就能发,交易过程也更规范,这就避免了金融炒作的风险。

其次,我们是用人民币来交易,而不是那些价格波动巨大的加密货币,这让它回归了商品的本质。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发展数字藏品,更多的是为了服务于文化传承和实体经济。

比如,把故宫的文物、敦煌的壁画做成数字藏品,让普通老百姓也能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收藏”国宝,这既是一种文化普及,也为文博机构带来了新的收入。

我们是把这项技术当成一个工具,用来保护和发扬我们自己的文化,而不是创造一个虚拟的赌场。

所以,再回来看法拉利F76这件事,我们就能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对于那些法拉利顶级俱乐部的会员来说,花一笔我们普通人难以想象的钱,去买一个虚拟的所有权,可能是他们那个圈子里的一种新时尚和身份的象征。

但这毕竟是极少数人的消费。

而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来说,思考如何利用好数字技术,让它为我们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让更多人能从中受益,可能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法拉利F76作为一个新鲜事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窗口,让我们看到了技术发展的不同可能性,也让我们对自己正在走的道路,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和自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