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道歉是戏,还是诚意?我们拆了长城的“剧本”

将危机转化为品牌信任的转折点

不仅是行动,更是艺术

就在前几天,哈弗猛龙PHEV因为后备箱积水问题,长城汽车又公开发布声明,向车主致歉,并且宣布开启专项服务通道,免费维修,相关部件终身质保。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不少人可能会愣一下“车出了问题,你给修就修呗,还正儿八经发个道歉声明?这操作,在一些“头铁”的同行眼里,怕是有点“过于认真”了。

车企道歉是戏,还是诚意?我们拆了长城的“剧本”-有驾

“修”与“道”背后的天壤之别

这其实恰恰点出了当前汽车行业,尤其车辆发生故障时,消费者会遇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态度。

车企道歉是戏,还是诚意?我们拆了长城的“剧本”-有驾

一边是部分品牌的“敷衍了事”。出了问题,能拖就拖,能瞒就瞒,实在捂不住了,来个“隐性召回”或者“售后服务升级”,姿态那一定是高高的,仿佛给车主维修已经是莫大的恩赐。车主的反馈问题时?有可能得到的回复:“那可能是你使用不当”。

你如果还想讨个说法?那得先过了客服这关再说。

这种“家丑不可外扬”、“认错等于认怂”的思维,在某些企业里根深蒂固,结果往往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终消耗的还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信用。

另一边,是“恪守服务品质”路线。车有缺陷,好,我承认;是我的问题,我道歉;不仅道歉,我还告诉你我怎么修,给你终身质保,开绿色通道。虽然这次哈弗的声明在赔偿细节上仍有车主觉得不够完善,但至少态度是好的,行动是积极的。

车企道歉是戏,还是诚意?我们拆了长城的“剧本”-有驾

长城魏总在高山7发布会上说“服务用户没有完成时”,这封道歉信可以看作是对这句口号的一次即时验证——服务不是等到完美无瑕才开始,而是在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站出来负责。

车企道歉是戏,还是诚意?我们拆了长城的“剧本”-有驾

为啥区别这么大?根源在“用户观”

同样是售后,为啥各品牌处理态度差别这么大呢?核心在于企业把用户放在什么位置。是把用户当成肥羊,车卖出去就完事了。还是把用户视为长期的伙伴,品牌的共建者,通过每一次交流(哪怕是解决问题的交流)来强化服务理念。

车企道歉是戏,还是诚意?我们拆了长城的“剧本”-有驾

长城屡次选择“修+道”模式,至少传递出一个信号:在人人自媒体,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试图掩盖缺陷一定是徒劳的,真诚和负责才是成本最低的危机公关,也是最好的品牌投资。一次坦诚的道歉和高效的解决方案,可能比广告(忽悠)更能赢得人心。这好比两个人,一个犯了错死要面子不承认,另一个诚恳道歉并努力弥补,你更信任哪一个?

给“头铁”的同行们上了一课

车企道歉是戏,还是诚意?我们拆了长城的“剧本”-有驾

长城的这种做法,无疑给那些还在“阴奉阳违”的品牌狠狠上了一课。

第一, 用户不好糊弄了。 现在的车主越来越懂车,维权意识也强,想靠信息不对称蒙混过关,难度系数直线上升。

第二, 态度也是竞争力。 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市场,尤其是新能源赛道,服务体验、品牌信誉正成为关键的差异化因素。一次负责任的危机处理,可能比堆砌配置更能打动潜在的消费者。

第三,“死要面子”最终可能“活受罪”。 拼命维护“完美”形象,一旦被戳破,反噬会更猛烈。而主动承认不完美并积极改进,反而能塑造一个更真实、更可信赖的形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