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上看,新车功能的引入通常主要来自两个领域——赛车运动和豪华车。我们已经介绍过许多在赛车运动中开发的功能,例如盘式制动器、牵引力控制系统和防抱死制动系统。
但现在我们转向豪华车市场,精准定位那些引入了我们如今所知的特定技术的车型,这些技术如今已成为大众可负担汽车的标配。“我们如今所知”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技术都是建立在先前技术之上的,比如我们第一个例子——自动空调。
自动气候控制(凯迪拉克)
1929年,福特T型车首次配备了量产车座舱加热器。1939年,帕卡德汽车公司推出了第一款量产车空调,该空调占用了后备箱一半的载货空间,售价259美元(约合现在的6000美元),甚至没有开关。最终,凯迪拉克公司了解了大多数汽车制造商的意图,并在1964年的凯迪拉克帝威(Cadillac DeVille)上配备了凯迪拉克舒适控制系统(Cadillac Comfort Control)。
全自动暖风空调系统由仪表板上的拨盘控制,用于设定恒温器的温度。舒适控制系统是一个模拟系统,使用三个恒温器:一个用于调节外部温度,一个用于调节内部温度,一个用于调节管道温度。深入研究发现,首批双区空调系统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据我们所知,1986款宝马7系是首款配备该系统的车型。
Apple CarPlay(法拉利)
法拉利以将赛道科技融入其赛车而闻名,但2014款法拉利FF却是首款公开发售并搭载Apple CarPlay的车型。要使用Apple CarPlay,手机端需要配备Lightning接口的手机运行iOS 7系统。为了体现科技发展的速度,当时正是iPhone 5的时代。
一年后,Android Auto 出现在了更便捷、更实惠的现代索纳塔上。它需要 Android 5.0 Lollipop 操作系统,所以当时谷歌还在玩弄花招。那是操作系统的第 8 个版本,但现在我们使用的是 Android 16,内部称为 Baclava。
间歇式雨刷(水银)
如今,这已是每位驾驶者都习以为常的配置,但直到1969年,它才在福特水星系列车型上正式亮相。然而,它的过去却异常模糊,你甚至可以说1966年的水星彗星才是福特的首次尝试,尽管它基于真空系统而非电子系统。
更扑朔迷离的是,一位名叫罗伯特·卡恩斯(Robert Kearns)的工程师是如何在1964年12月1日为一项电子解决方案申请专利的。他向福特、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提出了这个想法,看看他们是否愿意授权这项技术。
福特对此很感兴趣,但随后告诉他,他们已经开发了自己的系统。据传,卡恩斯后来破解了其中一个系统,并发现许多汽车制造商在20世纪70年代都模仿了他的系统。
最终,卡恩斯从福特手中赢得了1020万美元,从克莱斯勒手中赢得了约3000万美元,并试图起诉当时几乎所有汽车品牌以及包括博世在内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卡恩斯与汽车行业对抗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并成为2008年电影《天才闪光》的原型。
类似平板电脑的触摸屏(特斯拉)
汽车上的第一块触摸屏可以追溯到1986年的别克Riviera。然而,那块触摸屏是LCD液晶屏,仪表盘上的触摸屏设计并没有获得广泛认可,直到2012年,触摸屏才出现在几乎所有新车型上。
就在两年前,苹果推出了基于 9.7 英寸背光 LED 显示屏的 iPad,改变了世界。特斯拉引领了这场革命,并将其应用于汽车,以控制尽可能多的功能。特斯拉 Model S 的屏幕是竖屏安装的 17 英寸。随后,Model 3的横屏安装也换成了 15.4 英寸。
特斯拉或许是汽车行业影响最为深远的举措,因为它甚至促使保时捷开始摒弃按键,并在其车型中引入基于触摸屏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梅赛德斯则凭借其“超级屏幕”将触摸屏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巅峰。“超级屏幕”由三个独立的屏幕组成,横跨仪表盘,背后是一个56英寸宽的玻璃屏幕。现在,一些汽车制造商正在尝试采用单个全仪表盘宽度的屏幕。
按摩座椅(梅赛德斯/凯迪拉克)
据我们所知,首次在量产车中引入按摩座椅是在1957年的凯迪拉克Eldorado Brougham上。虽然振动式“靠垫按摩器”已经相当成熟,但我们如今所熟知的、利用气穴、加热元件和机械节点的按摩座椅,早在2000年就出现在梅赛德斯和凯迪拉克的车型上。通常,按摩座椅有多种款式,并且通常出现在价格远低于梅赛德斯S级轿车的顶配车型上。
电动车窗(戴姆勒)
电动车窗的发展历程很难追溯。最早的电动车窗采用的是弹簧式系统,这无疑会造成人员受伤。1940年,帕卡德公司推出了液压升降系统,随后又推出了液压电动升降系统。
从技术上讲,这意味着帕卡德是第一个采用全电动系统的汽车制造商,但第一个全电动系统似乎是在1946年的戴姆勒DE车型上。戴姆勒DE车型的底盘被提供给车身制造商,用于打造当时世界上最大、最昂贵的汽车。虽然很多车型都提供给车身制造商进行定制,但戴姆勒的这款车的车身配备了电动窗。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动车窗仍仅供顶配车型或豪华轿车使用。到了世纪之交,一些汽车制造商开始将其作为全系车型的标配。2008年至2010年左右,手摇式车窗在新车中变得稀有,只有最便宜的车型才配备。
全景天窗(可能是奥迪)
在奥迪A2之前,我们想不出有哪款量产车配备全景天窗。当时它不叫全景天窗,只是玻璃天窗。这一理念可以追溯到林肯XL-500概念车上的有机玻璃天窗,以及随后推出的许多概念车。兰博基尼Espada的大型玻璃天窗可以说是全景的,但并非全长,而且也是由有机玻璃制成的。
迪率先采用全景车窗,部分原因在于其尺寸极小,部分原因在于它是一项经过精心设计并最终成功上市的车型。其理念源于双重考虑:奥迪是一辆小型车,而非廉价车;其次,制造工艺的进步使得车身采用铝和铝合金等材料,并运用空间框架底盘原理打造出一体式车架底盘。
它是工程奇迹,由于重量轻(仅 1,973 磅)且配备小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因此效率极高,但销量不佳。
如今,全景天窗与按摩座椅一样,在价格更亲民的高端车型上已十分常见。与此同时,高端品牌正在使用电致变色技术,只需轻触开关即可使玻璃变暗。奥迪最近更进一步,实现了玻璃颜色图案的选择,如同百叶窗一般。
自适应大灯(雪铁龙)
实现在弯道前方照明一直是众多汽车制造商梦寐以求的难题,但最终雪铁龙凭借其里程碑式的豪华轿车DS成功将其推向市场。雪铁龙DS在诸多方面堪称工程奇迹,而其前大灯能够根据转向输入旋转以调整光束只是其中一项。灯光相对于方向盘的移动是自适应照明的关键,直到21世纪初,梅赛德斯和宝马才开始利用现代技术将自适应照明应用于旗下车型。
如今,自适应大灯正逐渐出现在价格更亲民的主流车型上,这些车型配备的LED阵列大灯可以调节输出功率,因为相比使用电动机来物理移动车灯,自适应大灯更易于控制,成本也更低。当一辆汽车已经配备LED大灯时,只需借助软件和传感器就能发挥出惊人的性能。
自适应巡航控制(梅赛德斯)
如果以汽车行业引入的技术来评判一款汽车,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无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车。该品牌于1999年在S级轿车上推出了Distronic巡航控制系统,使其成为首款能够与前车保持一定车距的量产车型,该系统是其巡航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三菱Diamante和丰田Celsior也获得了荣誉提名,但它们的系统只能在中速行驶时使用油门和变速箱。
现在,我们发现自适应巡航控制通常是许多经济型车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套件的一部分,无论是标配还是选配。梅赛德斯的第一套系统采用激光作为传感器,但现在则采用激光、雷达或两者兼有的方案,并且在高端车型中经常与多传感器系统和预测系统混合使用。
例如,福特的Blue Cruise系统就将车道变换功能添加到了其中。在高速公路上,当系统启动时,驾驶员可以使用指示灯发出信号,车辆会检查变换车道是否安全,如果安全,则执行变换操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