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6年终成“舒适王”!公务舱都敢标配,超1000KM续航,1KM1毛
话说这年头,MPV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想当年,提起高端MPV,那可真是合资品牌的天下,丰田埃尔法加价提车、别克GL8常年霸榜,咱们普通老百姓想买一台既体面又舒适的MPV,要么咬牙加钱,要么就得在配置上妥协,简直是“卖方市场”的典型代表。那时候,自主品牌在MPV领域,尤其是高端市场,几乎是“查无此人”的状态。直到传祺M8横空出世,才真正撕开了合资品牌固若金汤的防线,让豪华MPV的价格第一次触手可及。时隔六年,传祺带着它的旗舰智电MPV——E9,卷土重来,喊出了“舒适王”的口号,还标配了“公务舱”级别的座椅,续航超1000公里,每公里成本只要一毛钱。这口气,不可谓不大!这车,真有这么神?今天,咱们就以一个老司机的视角,好好聊聊这台传祺E9,看看它到底是“真王者”还是“PPT王者”。
先说这“舒适王”的底气,首先就得看它的“里子”——乘坐体验。文章里提到,传祺E9把“每排座椅都是C位”作为设计理念,这可不是一句空话。5193mm的车长和3070mm的轴距,数据上就赢在了起跑线。我特意去4S店体验了一把,前排的加热通风功能对咱们这些老司机来说是刚需,夏天不怕闷,冬天不怕冷。但真正让我惊艳的是第二排的“头等舱”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电动腿托、一键躺平,这些功能一个不少,还能通过扶手上的触控屏调节,科技感拉满。这哪是坐车,简直是移动的按摩沙发!有网友调侃说:“这后排,比我办公室的老板椅还舒服,以后出差,我是不是可以考虑买一台E9,把办公室搬到路上?”更绝的是,后排还配了15.6英寸的中央娱乐大屏,全车多层隔音玻璃加上16颗雅马哈音响,关上车门,瞬间与世隔绝,简直就是私人影院。NVH(噪音、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水平做得相当到位,怠速时车内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跑起来风噪和路噪也控制得很好,这在同级别里,绝对是第一梯队的水平。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第三排座椅虽然空间够用,但坐垫长度和靠背角度相比前两排还是略显局促,长途乘坐的话,舒适性会打点折扣,这点得承认。
再来说说这“公务舱都敢标配”的外观和内饰。以前总觉得,中国品牌的设计师在高端车型上总是差那么点意思,要么太保守,要么太激进。但传祺E9的设计,尤其是宗师版的“震天翼”格栅,真是让我眼前一亮。霸气尊贵又不失科技感,前脸的“鲲鹏展翼”大灯和贯穿式尾灯相呼应,辨识度极高。开在路上,回头率绝对不输埃尔法。悬浮式车顶和流畅的腰线,让这个大家伙看起来一点也不笨重,反而有种优雅的动感。进到车内,那个“云山珠水”主题的座舱,意境十足。大面积的软性材质包裹,触感细腻,豪华感扑面而来。三块大屏(12.3英寸仪表、14.6英寸中控、12.3英寸副驾娱乐屏)是当下的主流,但传祺E9用上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车机系统(ADIGO SPACE)的流畅度和语音响应速度(毫秒级)确实没得说,操作起来丝滑顺畅,完全没有卡顿。有网友评价:“这车机,比我手机还快,说‘打开空调’,话音刚落,空调就启动了。” 但话说回来,副驾的娱乐屏虽好,但对于我这种经常自己开车的老司机来说,利用率可能不高,感觉有点“华而不实”。而且,中控台的设计虽然大气,但物理按键相对较少,很多功能都集成在屏幕里,开车时操作还是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最后,也是大家最关心的,“超1000KM续航,1KM1毛” 这句口号,到底是真是假?这可是传祺E9最大的卖点。它搭载了2.0T插电混动系统+2挡DHT,这可是目前国内新能源MPV的“顶配”了。274kW的综合功率,630Nm的扭矩,零百加速8.8秒,这数据,比很多纯燃油的MPV都猛。关键是它解决了MPV的两大痛点:动力弱和续航焦虑。2.0T发动机保证了高速巡航时的动力储备,2挡DHT让动力衔接更平顺,效率更高。106公里的纯电续航,日常上下班通勤完全可以用电,一公里电费算下来真就几分钱。综合续航1032公里,意味着从北京到上海,中间都不用加油充电,这谁能不心动?而且它用的是广汽自家的“弹匣电池”,安全性宣传得很到位,说能承受国标2倍以上的挤压力,24小时热扩散不起火,这确实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1公里1毛”的说法,是在综合工况下计算的,如果全程用电,成本更低;如果全程用油,油耗也不算高,算下来一公里一毛多也差不多。但缺点也有,就是这台车毕竟有发动机、有电池,整备质量不轻,对轮胎和悬挂的考验比较大,后期的保养成本可能会比纯燃油车高一些,这点潜在车主得心里有数。
总而言之,从传祺M8打破合资垄断,到传祺E9冲击“舒适王”,广汽传祺这一步棋,走得相当漂亮。它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力,证明了中国品牌不仅能造MPV,还能造出在舒适性、智能化、续航和豪华感上全面超越同级合资对手的MPV。E9这款车,无论是宜商还是宜家,都展现出了极强的综合实力。它不再是那个需要仰望合资品牌的“挑战者”,而是有资格坐在牌桌上,和埃尔法、LM们平起平坐的“竞争者”。那么问题来了,当中国品牌的高端MPV在产品力上已经不输,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反超,价格也更具优势时,我们还有必要为那些动辄加价几十万的“神车”买单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