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SUV价格战愈演愈烈,合资大牌为何频频跳水甩卖

你说这年头,车市卷成了什么样儿,谁能想到连豪华SUV这块“高攀不起”的蛋糕,突然就甩出几十万的优惠,原价买车的老车主估计早上微信一刷,咖啡都能喷出来。

最近看到那个降价榜单,咱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又双叒叕有啥大新闻,是经销商的临时让利还是“跳楼促销”变成常态了,信号太明显。

事情来龙去脉,其实背后的猫腻真不少。

豪华SUV价格战愈演愈烈,合资大牌为何频频跳水甩卖-有驾

这场“万人空巷”的降价潮到底在怀揣着什么小九九,想想就让人忍不住抱着瓜看下去。

表面上,8月份中大型SUV的降价幅度让人有些恍惚,什么叫“最高降幅50%”,意思就是一台原来八十来万的宝马iX,说砍就砍,半价开走,少个四十多万。

难怪懂车帝的榜单一出来,网友们评论区差点炸锅:“啊这,我要是再等两年,能不能白嫖?”

可转念一想,咱们这些吃瓜群众乐呵归乐呵,真要剁手的时候,依然纠结得头秃:降幅背后到底藏着啥,打折打到骨折,是不是另有隐情?

要说以前提起豪华品牌,不管是奥迪A几、奔驰E几,还是宝马X几,哪个不是身份象征,压根不愁卖。

可如今市场连夜变天,合资大牌也不得不跟着国产高端一起,乖乖走下神坛。

降价榜单头部那几位,全是名门正派的熟面孔:宝马、奔驰、奥迪、沃尔沃……这气象,跟小时候电视里看武林大会似的,“绝世高手”们齐聚一堂,比拼谁先认输。

豪华SUV价格战愈演愈烈,合资大牌为何频频跳水甩卖-有驾

其实,这一场“大清仓”有没有黑幕,咱们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

单说宝马iX,降幅50%,足足便宜了42万多,耳朵都要震麻了。

奔驰的EQESUV、奥迪Q6等都排在头部,降价从十几万到三十多万不等。

沃尔沃XC90也跟着跳水,直接砍掉了将近十九万。

听到这些数字,腿肚子都打转吧?

换成搁几年前,谁敢信这些高端品牌,会像卖白菜一样一刀一刀往下割?

曾经“油电双骄”国外车企,如今纷纷变身促销主播,尬尬地跟国产新能源卷成一团。

我老家那儿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风水轮流转”,谁能想到真有一朝大象跳广场舞?

有人说,这可能是传统豪华品牌的“自救”。

毕竟,新能源的大潮一下涌进来,光那一堆电驱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的噱头,把大佬们搅得焦头烂额。

老几位不跟着降价,库存就只能在展厅里发霉。

得,剩下的就是价格屠夫开山门,谁还敢打肿脸撑胖子?

一朝回头,中产样板间都变成了抄底围观的主场。

宝马奔驰奥迪这波赶在前头,降幅榜前十直接包揽了八席。

你琢磨一下,这压力得有多大,才会主动跳进漩涡里唱“咱们不一样”。

至于另一头,像大众ID.3、奔腾T99这样非豪华品牌,也跟着跟风甩卖,便宜幅度也是30%以上。

感觉大家心有灵犀,简直像考场上互抄的小学生,谁先举白旗谁就能活下来。

豪华SUV价格战愈演愈烈,合资大牌为何频频跳水甩卖-有驾

再往下看。

榜单中部那些传统豪华品牌,同样没能“独善其身”。

什么揽胜运动、奔驰GLE、奥迪Q7,整车降价起步就奔着几十万去了,个别车型价格甚至被“打回原形”。

这就跟前几年房市炒作一样,有人被套牢哭唧唧,有人喜悦满怀。

照这么贬下去,大厂的利润空间还剩多少,谁会心里没数?

窝火的是,国产高端路线也被拖下了水。

蔚来、红旗,哪一个不是曾经的“新晋天花板”。

如今也不得不随大流“割肉狂欢”。

红旗HS7的低配直接见底,快跌破20万,国产高端“质价比”的底线在被持续拉低。

一边是合资大牌集体跳水,另一边自主品牌的神仙打架。

豪华SUV价格战愈演愈烈,合资大牌为何频频跳水甩卖-有驾

表面看是互卷的血拼,实际背后还不是库存清不了、销量达标难、市场需求骤缩,综合症集中爆发。

说实话,除非你是月入十万的大佬,看着这些数据都想匿名上网问问:车,等不等?

其实,榜单底部那些车型降幅看着不起眼,实际也埋着门道。

比如宝马X5、红旗HS7PHEV、途昂这拨主角,降幅都在10%-20%区间,虽然数字没那么刺激,但比起往年也绝对称得上“骨折价”了。

再往下,类似智己LS6、领克09、哈弗H9这些原本靠性价比取胜的电动车,照样“友情客串”榜单,降价却就那么一两万,明显是硬着头皮扛着,不愿意真撒手。

这背后未必是厂家舍不得,而是本身利润额就极其有限。

再砍,自己就得喝西北风了。

不信你去看看,新能源领域内卷得恐怖,这才刚开始。

有人要问了:"市场这么卷,难道就没人捡漏吗?"

朋友,便宜货从来都不愁没人抢。

但你要真觉得豪华SUV大甩卖是“天上掉馅饼”,那心态只能说:too young,too simple!

现在的让利优惠固然吓人,但你真的信它哪里出了新一代还会卖原价?

更别提那些奇奇怪怪的促销套餐、金融方案,有时候省下来的,被乱七八糟的服务费、装潢加装给抹了下去。

前几年老车主还在到处找维权,说跌价赔偿怎么怎么,结果厂商口罩一戴,套路照玩不误。

豪华SUV价格战愈演愈烈,合资大牌为何频频跳水甩卖-有驾

细琢磨,其实这波降价潮背后,是多种因素一起催生的内卷怪圈。

其一——新能源冲击太太太猛!

政策推动+技术下放,“油改电”玩出了花,大厂必须转型被逼到后墙根。

电车这几年从“炫技新贵”成了人手一辆的家常便饭,动辄送终身保养、锂电质保,配置卷到眼花,搞得传统燃油车“身份感”全线崩溃。

其二就是全行业明显的库存压力。

2024年下半年整体消费环境趋紧,经销商囤车太多又卖不出去,每个月KPI像催命符,能杀价的全杀了。

其实很多一线豪华品牌这几年在中国市场高开低走,有点像早上地铁的“大龄白领”,早起发型还没乱,进站就被挤变形。

第三个原因不得不提的——消费升级遇冷。

疫情三年过后,大众普遍保守,买车也跟着佛系,宁愿等等看有没有新花头。

再加上贷款成本上升,年轻人月供压力大,传统品牌很难再靠单一产品线“碾压”竞争。

这种背景下,谁还端着架子说自己“身价不菲”,市场会毫不客气地给你一脚踹下去。

话说回来,你说厂商心里是怎么想的?

有人说这是“断臂求生”,你想啊,一辆大几十万的豪华车要想流通,又要面对残值评估,又怕以后新款上市更惨,不如干脆痛快一刀,甩完再上新能源新型号。

咖啡喝到最后凉了,本来用来晒朋友圈的品牌,也要认清现实。

面对国产新能源汽车正面硬刚,国际大牌光靠招牌两字,再不转型、再不降价,日子就越发难过。

现如今,“价格战”变成常态,后续是不是还会有更大动作?

说实话,没有哪个行业能永远吃老本。

想想前几年,豪华SUV还是身份的象征,朋友圈晒个标志,点赞都得多几十个。

现在可倒好,甩货甩到大家不由自主问一句:下一步是不是该抽奖送车了?

现如今买车,从“羊毛党”到理性精英,谁都像麻将桌上摸牌一样,颤颤巍巍等个底牌出场。

一面是大力度的促销、看似刺激的让利,另一边是对后续价格走势和市场趋势的暗自忧虑。

其实谁也不傻,价格拉锯久了,对品牌影响是长期性的,三年、五年之后,这些曾经金光闪闪的合资大牌,还有几分底气说自己“高人一等”吗?

回头总结一句,这波SUV降价潮是水面下的搏杀,也是整个车市供需关系剧变的缩影。

你要是在2023年前裸购了爸爸辈心中的“档次神车”,今天看着榜单真得硬着头皮不心疼。

而等又等,看似能捡漏,到了新一轮新能源车型爆发,还会不会更卷,谁也没底。

说白了,今天在豪华车降价“过山车”里尝到甜头的,明天说不准就成了被反噬的上车人。

一切都在变,市场、品牌、消费心理……都是大浪淘沙的游戏,谁先认清现实,谁就先活下来。

剩下的,就是围观和迟疑,留给每个人的选择题。

哎,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眼下正琢磨买不买车?

直接留言,和大家一起聊聊,看谁是真“羊毛收割机”,谁又是倒霉的“陪跑侠”?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