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周末的比赛看完,我这血压是有点上来了。真是,气得我手机差点没拿稳。
不是我说,这 F1 美国大奖赛,看着看着就觉得有点不对劲。
潘子那头,估计已经在香槟浴里泡着了,人家压根就没给后面机会,稳得跟那啥似的,从头到尾就是他的个人秀。
你说气人不气人,他倒是一骑绝尘,后面这帮人,为了个第二,那真是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了。
我真是一边看一边叹气,这第二名争夺战,倒是精彩得让人有点眼花缭乱。
好几台车,那真是咬得死死的,你超我一下,我再把你压回去,看得我这心都跟着一起蹦跶。
那轮胎磨损、进站策略,还有各种小失误,都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真是刺激。
尤其看到某某车手,在最后几圈,那操作真是,我隔着屏幕都替他捏了把汗。
明明有机会的,结果一个不留神,就让后面的人给逮住了,你说这多冤。
还有那什么,赛后采访,一个二个都说自己尽力了,可我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别扭。
不是说非得指着谁骂,就是感觉,这比赛结果,似乎少了一点点,让人拍案叫绝的“最佳车手”时刻。
就那种,一锤定音,技惊四座的操作,今天好像真没看到。
潘子的统治力是摆在那的,根据国际汽联(FIA)在2023年赛季的数据统计,他在本赛季的杆位转换率和正赛夺冠率都达到了惊人的高点。
他这场比赛,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稳定,全程都没怎么给别人念想。
人家那车队,那工程师,还有他本人,整个配合,就一个字,绝。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就不能有闪光点啊。
就好像,你考了第一名,很高兴,但我们围观群众,也想看看到底是谁,能把那第二名抢得漂亮。
结果,就是一群人,你来我往,各有失误,也各有亮点,但就没有一个能完全压倒对方,让人觉得“哇,就是他了”的那种。
像之前,2022年巴林站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竞争,就感觉更激烈,各种战术和临场应变,简直是肾上腺素飙升。
那时候好几个车手,都能在某个阶段,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甚至有那么一两次,某位车手在赛道上的处理,简直是载入了历史,被大家反复提及。
而今天这场,嗯,怎么说呢,就好像一场盛大的派对,主人家搞得很完美,但其他来宾,虽然也玩得尽兴,却没谁能抢走新郎的风头。
而且,我看到很多车迷群里都在讨论,觉得这赛道设计,是不是也该优化优化了。
有些地方,弯道处理得过于保守,超车难度太大,直接导致了部分比赛的观赏性下降。
也有人说这是为了安全考虑,但总觉得,安全和精彩,应该有个更好的平衡点。
不能为了安全,就把比赛的激情给磨平了,那就不是竞技体育了。
就拿上次在蒙扎的比赛来说,2023年意大利大奖赛,当时的几位车手,在高速弯道上的攻防,简直是艺术。
虽然潘子依然是冠军,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争夺,各种极限操作,看得人恨不得把屏幕给吃了。
那才是真正能点燃观众情绪的时刻,而不是现在这样,感觉只是在看一台精密的机器,按照既定程序运行。
可能是我对比赛的期待值太高了,也可能是最近刷到的八卦新闻太多,导致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就觉得,这明星翻车,还能翻得有点花样,这赛车呢,有时候就显得太“规矩”了。
我旁边同事,看完比赛也是一肚子牢骚,说这第二名争夺,搞得跟抢压岁钱似的,就差没打起来了。
是啊,就差没打起来了,但也没看到谁能真正脱颖而出,以一种让人信服的方式,证明自己就是那一天的“最佳”。
这比赛啊,看完了,除了潘子的冠军,剩下的,就好像一锅大杂烩,什么都有,但什么都不突出。
你说,这样的比赛,到底算好看呢,还是算没劲呢?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