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前两天刚发生的事儿,奇瑞的老大尹同跃和华为的任正非,俩人跑到深圳华为总部凑一块儿了。
智界的产品总监还在社交平台上发了照片,配了句“一个更强大的智界蓄势待发,未来可期”,下面评论区立马就热闹起来。
更有意思的是,发照片前几分钟,他还单独发了个“9!”,就一个数字。
大家伙儿都知道,智界现在有S7和R7两款车,这么一看,十有八九是说智界9系的旗舰新车要来了,这消息一出来,整个行业都在猜,这俩人碰面,是不是要搞出什么大动静。
一、高层碰面不简单合作要往深了走
可能有人会说,老板们见个面不是很正常吗?但这次真不一样。
要知道,这是自从今年8月奇瑞和华为签了“智界品牌战略2.0合作协议”之后,头一回最高级别的碰面。
之前签协议的时候就说了要深化合作,现在俩老大亲自坐下来聊,意思就很明显了,这是要把合作从原来的技术层面往更深处带,不只是简单地一起搞技术,而是要在战略上绑得更紧,以后可能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起把智界这个牌子做大做强。
二、砸钱又出人研发投入真不少
要说合作怎么落地,那真金白银的投入肯定少不了。
根据8月签的那个战略2.0协议,未来三年,双方要往研发里砸超百亿元的资金,还专门组建了一个5000人的研发团队。
这可不是小数目,5000人是什么概念?差不多一个大型企业的规模了,而且这些人专门攻坚智能驾驶、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技术,还有鸿蒙座舱生态这些核心的东西。
研发的地方也多了,上海和深圳各搞了个设计中心,当最前沿的“侦察兵”,然后把芜湖的罗兰小镇研发基地当成核心,听说这个基地是照着华为松山湖那个模式建的,这么一来,好几个地方一起发力搞创新,形成一个协同的网络,研发力量看着就很足。
三、产销服一把抓生产效率往上提
光有研发还不够,车子要造出来、卖出去、服务好才行。
智界早就想到这一点了,今年1月就成立了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是奇瑞控股的,专门负责整车的研发和制造。
后来又搞了个上海智界智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管市场、销售和用户服务。
这么一分工,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整条线都能自己说了算,不用再层层汇报等审批,效率肯定能上去不少。
生产端那边也有新动作,华为给智界的超级工厂帮了不少忙。
现在工厂里用了好多工业机器人,还有AI视觉检测和数字化追溯系统,冲压、焊接、涂装这几道工序,现在已经能做到100%自动化,根本不用人工插手。
整装的时候,质量参数还能实时监控,哪里有问题马上就能发现。
产能也跟上来了,每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新车,以后要是买车的人多了,也不用担心等太久提不到车。
四、现有车型啥样未来还有啥新花样
现在智界已经有两款车在售了,都是用的华为全套技术,说是“100%纯血鸿蒙智行”车型。
先看智界S7,是中大型纯电轿车,价格在22.98万到34.98万元之间,CLTC工况下最高能跑855公里,车里搭的是华为途灵平台和鸿蒙座舱4.0系统。
还有智界R7,是中大型纯电SUV,价格24.98万到33.98万元,纯电版能跑802公里,增程版综合续航能到1673公里,而且不管哪个版本,都标配了华为ADS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里面有后向固态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配置看着就挺高。
那未来呢?除了大家猜的9系旗舰新车,定位肯定比S7和R7高,估计智能驾驶和豪华配置会更厉害,要冲击高端市场。
到了2026年,还计划推出大型SUV智界R9,还有首款MPV车型,代号叫EHV,这个MPV是基于E0X-L平台打造的,会有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电池用的是宁德时代的。
而且智界还定下了目标,2026年要卖到30万辆,看样子是想在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里冲到前面去。
参考资料
电车界:《奇瑞尹同跃与华为任正非会晤,疑似智界9系新车将至》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