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美系发动机对决,谁更强?技术赢家揭晓!

一聊到买车,发动机这个话题是咋也绕不开的。

咱们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特别是说到日本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发动机好,省油、耐用,开个十几年都不带大修的。

尤其是本田,那句“买发动机送车”的玩笑话,简直就跟广告词一样深入人心,好像在发动机这块儿,本田就是当之无愧的“武林盟主”。

日系美系发动机对决,谁更强?技术赢家揭晓!-有驾

但话说回来,这世界上真有独孤求败这回事吗?

是不是只要挂着本田标,它的发动机就一定比别的牌子高一个档次呢?

今天咱们就把话筒递给另一位选手,就是那个来自美国的“肌肉男”——福特,看看它家的发动机到底是个什么水平,跟本田比起来,谁的技术底子更硬,谁开起来更带劲。

咱们先说说大家心目中的“技术大神”本田。

本田的发动机,看家本领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VTEC技术,现在进化成了i-VTEC。

这东西说起来神乎其神,其实用大白话讲,它就像给发动机装了一个“智能变速开关”。

你在城里头堵着车,慢慢悠悠地开,发动机就用一个小角度的气门,斯斯文文的,尽量少吃油;可你要是上了高速,或者想超个车,一脚油门踩下去,这个“开关”就“啪”地一下打开了,换成一个大角度的气门,让发动机大口吸气、大口喘气,瞬间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动力一下子就上来了,转速越高越兴奋。

所以很多人都迷恋本田高转速时那股子劲儿和声音。

就拿它那个1.5T的地球梦发动机来说,放在一些车上,马力能标到一百九十多匹,从一个小排量里压榨出这么大动力,确实是它的本事。

而且本田还有一个特别实在的优点,就是不挑食,不管是1.5T还是2.0T,大部分加92号汽油就行,这可给咱老百姓省了不少真金白银。

好了,夸完本田,咱们再把目光转向福特。

福特的EcoBoost发动机,也是个狠角色。

它走的是另一条路子,核心技术是“涡轮增压+缸内直喷”。

日系美系发动机对决,谁更强?技术赢家揭晓!-有驾

这套组合拳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用小一点的排量,干出大排量发动机的活儿来,既要有劲儿,又要考虑省油。

跟本田一样,福特的发动机也基本都能喝92号的“粗粮”,这一点上俩家算是打了个平手。

有人可能会看参数,说福特的2.0T发动机,比如新款蒙迪欧上的,标的马力好像没本田同级别的那么高。

但开车这事儿,光看纸面上的数字可不行,关键还得看实际开起来的感觉。

这里就得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人感觉一些车动力“虚”。

这个“虚”字,其实不是说厂家骗人,故意把数字写高。

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

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要经过变速箱、传动轴这些东西才能传到轮子上,这个过程肯定会有损失,就像咱们发的工资,到手前总得扣点五险一金一样,这是物理规律,谁也躲不掉。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发动机的脾气不一样。

本田的发动机,像个短跑健将,它的最大力气,往往要等到转速很高的时候才能全部使出来。

平时在市区开,转速老是在两三千转晃悠,你其实只用到了它六七成的功力,自然会觉得没那么猛。

而福特的EcoBoost发动机呢,它的性格更像个举重运动员。

它的一个大特点就是“低扭强”。

日系美系发动机对决,谁更强?技术赢家揭晓!-有驾

啥叫低扭强?

就是你不用把油门踩多深,在很低的转速,比如一千五六百转的时候,发动机就能输出最大的扭矩,也就是最大的那股劲儿。

这个劲儿来得早,而且能持续很长一个转速区间。

所以你开着福特车,在红绿灯起步,或者想并线超车的时候,会感觉车子特别跟脚,轻轻一点油,那股推着你往前走的力道就来了,感觉特别扎实,好像每一匹马力都用在了刀刃上。

尤其是上了高速,需要中途再加速的时候,福特这种充沛的中后段动力储备就显得特别有底气,超车从容不迫,让你信心十足。

所以,不能单凭一个最大马力数就断定谁好谁坏,还得看这个力气在什么时候能使出来,怎么使出来。

再说说油耗,很多人有个印象,觉得美国车就是“油老虎”。

这个观念也得更新一下了。

以前的老式美国车排量大,确实费油,但现在技术进步了,福特的EcoBoost发动机在燃油经济性上下了很大功夫。

当然,你要是天天大脚油门,享受涡轮带来的推背感,那谁家的2.0T发动机也省不了油。

可如果你正常开,尤其是在高速上匀速巡航,它的油耗表现其实和同级别的日系车差不了太多。

省油这事,除了技术,更重要的还是看右脚怎么踩。

聊到这儿,好像是日系和美系发动机的一场精彩对决,一个擅长高转爆发,一个强于低扭实用,各有各的看家本领。

日系美系发动机对决,谁更强?技术赢家揭晓!-有驾

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再远一点,就会发现,就在我们还在为本田和福特谁更牛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咱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已经悄悄地换了一条赛道,准备“弯道超车”了。

过去我们一提起国产车,总觉得在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技术上差点意思。

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当日本和美国的工程师们还在为如何把汽油发动机的热效率再提高零点几个百分点而绞尽脑汁时,我们的中国品牌已经在混合动力和纯电动领域玩出了新花样。

你看看现在满大街跑的比亚迪,它的DM-i混动技术,核心思想就变了。

发动机不再是绝对的主角,在很多时候,它更像一个“充电宝”,主要任务是高效地发电,然后让电动机去驱动车轮。

这样一来,发动机可以一直工作在自己最省油的那个点上,带来的结果就是极低的油耗,百公里三四个油的大家伙,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同时电动机驱动带来的平顺和安静,又是传统燃油车给不了的。

不光是比亚迪,长城的柠檬混动、吉利的雷神动力、奇瑞的鲲鹏动力,这些我们自主研发的混动技术,一个个都拿出了世界级的水平。

就拿纯粹的燃油发动机来说,比如奇瑞研发的那个2.0T发动机,论参数,不管是马力还是扭矩,都已经不输给本田和福特,甚至在一些方面还有超出,而且它的热效率也做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

这背后,是咱们国家整个工业体系的进步和无数工程师们夜以继日的努力。

更关键的是,我们的车不光“心脏”强了,“大脑”也更聪明了。

在车机系统、智能驾驶这些方面,国产车的体验可以说已经把很多合资品牌甩在了身后。

所以说,今天我们再来讨论发动机,已经不能只盯着那几个传统豪强了。

本田和福特的较量,更像是燃油车时代最后两位高手的华山论剑,他们的武功固然高强,但时代的大潮已经涌向了新的方向。

真正的技术赢家,已经不仅仅是在内燃机上比拼谁的马力更大,谁的油耗更低,而是在电动化、智能化这条全新的赛道上,谁能给老百姓带来更经济、更舒适、更智能的出行体验。

而在这场全新的竞赛里,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汽车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实力,站在了舞台的中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