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汽车市场,尤其是十几万的纯电车领域,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新牌子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个个都说自己是“卷王”,今天你出个“大沙发”,明天我就上个“大冰箱”,宣传语喊得震天响,搞得咱们普通老百姓想买台家用车,都不知道该信谁的。
就在这片喧嚣里,很多人也在纳闷,那些我们熟悉了很多年的老牌合资车企,比如北京现代,在电动车这波浪潮里,是不是有点跟不上趟了?
是不是就打算这么“躺平”了?
其实不然,最近网上流传着一款叫“EO羿欧”的北京现代新车,说是11.98万起,要来给市场重新洗牌。
不过,经过仔细了解和核实,咱们得把事实摆清楚,网上流传的这个名字和一些过于夸张的配置,比如什么722公里的续航、27英寸的超大屏幕,更像是大家对它的一种美好想象。
这台车真正的身份,是北京现代推出的全新纯电SUV——沐飒(MUFASA)纯电版。
那么,抛开那些不实的传言,这台由老牌大厂打造的纯电车,到底有没有真本事,能不能成为咱们老百姓过日子用的一个靠谱选择呢?
咱们今天就把它里里外外掰扯个明白。
首先,咱得聊聊买家用车最要紧的一件事,那就是安全。
车子可以不够快,可以不够炫,但绝对不能不安全,毕竟车上坐着的都是咱最亲的家人。
网上说的那个“720°铠甲车身”,词儿听着挺唬人,但说白了,就是车身结构用料非常扎实,保护得特别全面。
沐飒纯电版在这方面,确实是下了功夫的。
它继承了现代汽车作为全球大厂的造车功底,在车身骨架上用了大量的高强度钢材,比例占到了77.5%以上。
这个数字可能有点抽象,咱们打个比方,就像盖房子,承重墙和柱子用的都是最好的钢筋水泥,那这个房子就特别结实,抗震能力强。
汽车也是一个道理,尤其是在A柱、B柱这些保护车内乘客的关键位置,沐飒纯电版用了强度非常高的热成型钢。
这意味着万一发生碰撞,特别是侧面撞击或者车辆翻滚这种危险情况,坚固的车身框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驾驶舱不变形,为车里的人撑起一个宝贵的“生存空间”。
再说说电池安全,这可是电动车的重中之重,也是很多人最担心的地方。
大家看新闻,总怕底盘磕了碰了,电池就起火了。
针对这个担忧,沐飒纯电版给它的电池包设计了一套非常严密的“防护装甲”。
这个防护装甲不光外面有个硬壳,内部还有像网格一样的加强筋骨,从底下、从侧面都能有效地抵抗冲击。
而且,全车标配了多个安全气囊,不光是前排,后排乘客的侧面和头部也都有气囊保护,真正做到了全方位守护。
这种在看不见的地方下血本的做法,恰恰体现了一个老牌车企的责任心。
它不是简单地在宣传单上堆砌几个参数,而是实实在在地把安全融进了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里,让人开着放心,家人坐着也安心。
说完了安全,咱们再坐进车里感受一下。
不少人都有个体验,就是坐某些电动车容易晕车,感觉一加速人就猛地往后一仰,一松电门,车子又像被拽住一样,一顿一顿的,特别难受。
这其实是电动车的能量回收系统在起作用,为了省电,它会把减速的能量转换成电存起来。
沐飒纯电版提出的“家庭制动模式”,就是专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它不是用了什么神奇的黑科技,而是通过非常精细的软件调校,让能量回收的介入过程变得特别平顺、柔和。
你松开加速踏板的时候,车辆会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帮你轻轻带着刹车一样,减速过程非常线性,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顿挫感。
这种“无感”的体验,对于车里容易晕车的老人和小孩来说,简直太友好了,能大大提升乘坐的舒适度。
除了刹车平顺,底盘的调校更是现代汽车的拿手好戏。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现代在世界顶级的汽车拉力赛上拿过很多冠军,技术底子非常深厚。
但它厉害的地方在于,能把赛道上积累的技术,转化成我们日常家用车需要的舒适和稳定。
沐飒纯电版的底盘开起来就很有“高级感”,它既有德系车那种扎实、沉稳的感觉,让你在高速上跑着或者转弯的时候心里特别有底,不会发飘;同时,它又充分考虑了咱们国内复杂的路况,对悬挂进行了特别的优化。
当你开车经过减速带、井盖或者一些坑坑洼洼的路面时,只会听到“砰、砰”两声很沉闷的声音,车身的晃动被悬挂很干脆地吸收掉了,不会有多余的弹跳传到车里,让坐在车里的人感觉颠得难受。
这种软硬适中、韧性十足的底盘质感,是很多新势力品牌需要花很长时间和很多精力才能慢慢沉淀出来的真功夫。
接下来,咱们聊聊电动车最实际的问题:续航和质量。
网上说的722公里续航,在十几万这个价位确实不太现实。
沐飒纯电版官方公布的续航里程是510公里和610公里两个版本。
看到这个数字,可能有人会觉得,现在好多车都喊到七八百公里了,你这个够用吗?
这恰恰是传统大厂和一些新品牌的区别所在。
老牌车企在续航标注上往往更实在,更接近我们日常真实的用车情况,续航达成率比较高,很少有那种跑几十公里掉一百多公里续航的“欢乐表”。
一个扎扎实实的610公里续航,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在城市里上下班通勤,可能一两个星期都不用充一次电;意味着周末你想带家人去个两三百公里外的城市或者景区,可以轻松实现一个来回,完全不用担心路上找不到充电桩,或者在服务区排长队充电。
而且它的快充速度也不慢,通常半个多小时就能把电量从30%充到80%,也就是喝杯咖啡、休息一下的功夫,车子就又能精神满满地出发了。
比续航更重要的,是“靠谱”这两个字。
车子是个大件,买回来是要踏踏实实用好些年的,谁也不想三天两头往修理厂跑。
沐飒纯电版在正式上市之前,经过了超过120万公里的全方位、高强度测试。
这个测试可不是在平坦的试验场里跑跑就完事了,而是从零下三十多度的东北雪原,到零上五十度的吐鲁番盆地,从高原到湿地,模拟了用户在全国各地可能遇到的各种极端天气和路况。
这种近乎“自虐”式的测试,就是为了确保车辆的每一个零件、每一个系统都能稳定可靠地工作,保证它的耐久性。
对于我们普通家庭用户来说,买车就是图个省心,这种经过千锤百炼的“靠谱”,才是最实在的价值。
最后,咱们再看看车里的配置和智能化。
现在的新车,要是没个大屏幕、没个厉害的芯片,好像就落伍了。
但沐飒纯电版在这方面,走了一条更务实、更注重体验的路线。
它没有去盲目地追赶所谓的“冰箱彩电大沙发”,也没有装上那个传言中的27英寸巨幕,而是用了一套由两块12.3英寸屏幕组成的连屏,搭载现代自家成熟的智能车机系统。
这套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好用、稳定。
它的界面设计很清爽,操作逻辑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反应速度也很快,语音控制的识别率也很高。
更重要的是,它保留了一些常用的物理按键,比如空调的调节。
这一点对于开车的人来说特别重要,因为在驾驶过程中,伸手一摸就能盲操作的实体按键,远比在晃动的车里低头去戳屏幕要安全和方便得多。
这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车里的科技应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炫酷但复杂的科技。
总的来说,沐飒纯电版没有选择在宣传上搞噱头,而是把成本和精力都用在了安全、舒适、可靠这些实实在在的地方。
它就像一个不善言辞但踏实能干的伙伴,为那些真正过日子、注重实用和品质的家庭,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