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注意过,车里的“S挡”,那个经常蒙着灰、永远被冷落的小开关?在车友群做了个小调查,竟然超过九成的车主坦白:一年到头S挡几乎没用过,有的甚至根本没碰过。但奇怪的是,老司机却对它爱不释手,关键时刻都舍不得放手。为啥同一个S挡,却是新手眼中的鸡肋,老司机手里的法宝?说出来你可能想不到,这背后竟隐藏着四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谣言让人望而却步。不少刚上路的新司机总听说:“用S挡容易把车开坏!”仿佛只要动了S挡,发动机就立刻夭折——车还没跑远,钱包先疼哭了。实际上,这是对现代发动机的误解。如今大多数发动机的红线转速高达6000转以上,S挡大多维持在3000-4000转,根本够不到报废的门槛。某德系工程师就曾说过,适度利用S挡反而有益,能让发动机高转清积碳,比各种神奇添加剂还靠谱。我认识一个朋友,六年大众车从没积出大毛病,秘诀就是偶尔用S挡跑高转,真正“以毒攻毒”。
第二个原因,是油耗的心理阴影。S挡一挂,发动机嗓门嗷嗷涨,油表指针飞快下滑,好像在和钱包赛跑。理论上S挡的确比D挡油耗高20%-30%。但实际开车,老司机很讲究用法:在城市里遵纪守法用D挡省油,但高速想一脚超车,切S挡,动力直接拉满。五秒一骑绝尘,比D挡深踩也要轻松,也未必更费油。爬坡或满载时,S挡比D挡频繁换挡来得稳定省心,还能避免来回顿挫。这就像会做菜的人,厨房利器只在最关键时刻才出手,普通人却觉得又麻烦又贵。
第三个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城市路况不给力。你以为自己一脚S挡能飞起,前面却立刻来个红灯,刚提点速度就被堵回原点。想超车吧,不是前车堵路就是“加塞小王子”作祟,怎么也发挥不了S挡的优势。但老司机心里有数:双离合车型在堵车时切S挡,能减少频繁低速换挡的顿挫,开起来顺滑多了。下雨天冒险下坡,挂S挡锁死低挡位,发动机制动,刹车不用太担忧发烫。原来,S挡不在于天天用,而在于关键时刻雪中送炭。
第四个原因,是不少人用过S挡后被“体验感”劝退。挂上S挡发动机嘶吼,震动顿挫齐飞,不熟悉的新司机还以为自己进了拖拉机培训班。开一会儿耳根子麻、手脚累,灰头土脸,哪还有第二次尝试。但老司机眼里的S挡,是加点乐趣的调料:深夜空旷道路上一试刺激,山路急弯时巧用低挡,车子稳稳当当不摆烂。那些把S挡玩明白的司机,从不用它消磨日常,而是在特殊路况下分分钟成为“救命符”。
明白了这四大原因,你还会觉得S挡可有可无?其实,S挡就像家里那口高压锅——掌握得好能烧出下饭硬菜,搞错方法只会添堵。大部分司机把它晾在一边,不懂、不敢、用不到,最终让“黑科技”变成了装饰品。可老司机摸透了规律,该用就用,关键时刻多一份动力,多一份安全。高速超车,S挡让用时缩短三分之一;人多爬坡,省下一半力气;长下坡靠发动机制动,把煎烤刹车盘温度拉低,大大提升安全感。这东西,确实不是“智商税”,但也谈不上什么万能神器,合理用才好。
S挡的乐趣和妙处,就在于人与车的默契协作。这玩意儿藏着工程师的“小心机”,不用可惜,用得好能点亮驾驶的最后一丝乐趣。下次开车,别再让S挡寂寞了,不妨找个机会安全试一试,也许你会发现驾驶生活的新惊喜——比A点到B点快意得多。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