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这次,是真的开窍了。我仿佛已经看到,上一代锋兰达车主,正拍着方向盘骂咧咧。当初买车的时候,那些真心被我们懂行的朋友们调侃的点——硬得像出租车的内饰、车机卡到怀疑人生的体验,甚至连油耗都像是在上海堡垒里找炮灰一样一样被吐槽——这些痕迹,现在看来,几乎都被秒秒过去了。
你知道我最近翻了下我手机里的照片,居然找到去年买的那台锋兰达的内饰图。配色还不错,可惜因为硬塑料用得太多,我还惦记着那次高速上朋友调侃车内像个公交车站的场景。车机?别提了,那叫一个多年未换状态,按键硬得像磨刀石,语音识别一不小心就认成了想吃饭。(这段先按下不表,后面再聊。)
现在你坐进去试试,立刻就能感觉出变化。比如说,内饰软包上来了,座椅也比以前舒服。那个曾经被吐槽的车机,原配的8155芯片,让系统变得反应快了不止一点。12.9寸的大屏幕,语音还原了懂我的节奏,你一句导航到公司,它就给你跑了。还不用插线,除了微信、汽车自带的APP,连苹果的CarPlay、华为的HiCar都能随意连接。其实这也挺合理的——这才是我们所谓技术进步。
对比现在几辆车,尤其在同价位段,我总觉得丰田有点体贴起来。别的厂商把车开得还可以,但细节处理不够用心。比如说,那些老车同款的小油箱——我不知道是不是祖传那款,续航表现就很一般。长途跑个300,剩余油量都在悲伤线附近。多亏了双擎系统,油耗只要在5到6L之间徘徊,早已惯了,这省下的油钱,可是一笔小钱的巨大胜利。(这句话或许有点大,但说实话,心算百公里省出50块都觉得值得。)
说到省钱,我还琢磨着,整体维护成本是不是也低一点。毕竟丰田不是盯着百公里油耗拼命冲刺的车企,但这次改完的油耗差距,太明显:从以前的7L多搞到4L多,差不多相当于省下一桶油的钱。试想一下,平均每年跑个1.2万公里,能省出个几千块的油费——这是个真金白银的节省。
这些改动绝不是完全完美。比如说那个祖传的小油箱,现在还在,长途还得时刻注意加油。倒车时的盲区提醒,虽然升级到TSS 3.0,能帮你防止碰瓷——真心不错,但面对复杂环境,还是得自己多注意。还有那个后备箱门缝,挺大,能塞啥?最多就能塞个小箱子,但如果你有强迫症,可能会被它折磨死。
其实我心里也在猜:这次丰田是真的用心了吗?还是说,是市场环境倒逼他们认真起来?毕竟在国内,消费者对用料、科技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别的竞品,如说本田、日产,也都在不断打磨自己。这个竞争圈,其实也不止我自己观察到的:去年某车展上,我还听到售货员私下跟我说:这次丰田变了,算是‘醒’了。我倒不是喜欢盯着人家缺点去挑剔,但实话实说,那些原地踏步的豪车阵线,现在看起来,也有点点到为止。
不得不说,刚提完老款的,心里复杂得很。你说,花了十几万买的车,用了两年,马上就见那新锅。这事儿,难免让人嫌麻烦。心想,要不要再等等?但你又觉得,这个再等等会不会等到没有变化或者变得更差?(这是不是我自己在自我折磨?)其实我也没想过,这次丰田突然改头换面让我有点晕,设备升级完后,整车感觉就是不一样了。
再讲个细节,有朋友去年刚换了车,他还嫌弃新车车门关得不够沉,觉得没有以往厚重感。而我自己则觉得,虽然车门轻了点,操作更顺手,但那种沉甸甸的感觉,似乎也变成过去式了。你看,差异就在这些微调里。
其实我还在想个问题,像这些微小的改进,真正能影响到今年的销量多大?我估算过,现款锋兰达的保值率大概在50%左右(估算不到完全准,但差不多)。新款一上市,可能在这方面会有点提升吧。毕竟科技、配置粘性增强了,好感度也会变高。
这里还得问一句:这样的改进,是不是还不够?还是只是应景之作?感觉下一步,可能是朝智能化更深钻的方向走。下一代车载系统如果能实现人脸识别、个性化设置,那才算真全面。说白了,车还得会懂我一点,才能不显机械。
其实我自己也在琢磨,开这么久车的人,要什么?大部分时间在城市里,堵车、掉头、堵停,最烦人的是开车像做做操。那种轻松不就是科技带来的便利?就记得去年一个修理工跟我说:你们这帮司机,慢点开,虽然省油,但别太懒。他还笑说:现在这车越来越聪明,基本不用我操心了。——你说,这话是不是有点自嘲味道?
到我还是觉得:汽车的可能最靠谱的,还是从实用出发。那天看路边一个小孩在玩积木,他搭的城堡和我现在想的汽车景象很像:部分零件换了新材料,拼装得更细腻;部分基础结构还在,但更牢固。也许,这次丰田的开窍只是一小步——下一步,还得继续拼。
所以说,你觉得,这样的改变,能持续多久?还是说,真到了折腾完就会归于平静?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