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方向盘上,暖意让人恍惚间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路边的汽车销售广告换了一轮又一轮,重点总是绕不开两个字——“冲量”。
没错,10月正是车市的关键节点,叠加多个新车上市的节奏,整体销量同比增长了11.3%。如果你关注车企的消息,可能会发现他们都开始为年底拼劲全力,优惠政策一个接一个冒出来。这时候如果你心里盘算着换车,也是个好时机。说到不同品牌的表现,可是有点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字面数据的背后,总有些故事藏着未解的道理。
比亚迪:强者恒强,但高端化进展掉了链子
比亚迪10月交出了441706辆的惊人数字,抖了抖“霸主”地位的袖口,可细看就能发现它的增长里藏了个有意思的分化,怎么说呢,像是强弱两极在拉锯。海洋系列一路凯歌,卖出了208703辆,尤其宋PLUS成为了走量担当,累计销量都破了157万,稳稳地霸占着10-30万这块主流“黄金地”。但它瞄准高端市场的仰望品牌呢?交付仅654辆,这个数字吧,甭提了,跟百万级高端的定位实在不搭边,其高端化之路暂时还没彻底走通,“改方向或者另谋招数”是应该考虑的时候了。
吉利汽车:新能源激进猛冲,但忽略了入门级市场
吉利10月销量307133辆,新能源板块是绝对的主力,尤其银河系列单月就交出127476辆,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年度百万目标。如果说比亚迪用了走量的车型抓主流市场,那吉利算准了家庭用户的心思,以“高性价比+大空间”做文章,L7、L9正是精准切入了这片需求池。可惜的是,对比比亚迪的全面覆盖,吉利在10万以下的入门市场却显得缺位,这让它扩大市场份额时少了一张有力的底牌。
奇瑞汽车:稳中求进,但能打的“现象级”品牌在哪儿呢?
奇瑞10月成绩是281161辆,别误会,这个数字不算差,但你细看会发现它发展的“天花板”未必低,但增长的层次感就有点单薄了。奇瑞新能源虽然突破了11万,但缺乏像吉利银河、比亚迪方程豹这样的现象级子品牌,主力车型集中在10-15万区间,好在这一价格区间表现稳定,但往高端市场一存在感还是偏弱。
长城汽车:越野细分市场稳住了,但高端品牌始终打不开局面
聊到长城汽车,倒是不得不提大狗、哈弗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什么“铁粉儿基本盘”都给它们预留好了位置,10月品牌贡献143078辆,稳中有一股狠劲。“咖啡系列”这块高端品牌的尝试有点难受,魏牌的销量实际上只有领克的零头,扎根高端却老被市场拉拢不住,是方向问题还是努力失败? 或许只有长城内自己才最清楚。
零跑汽车:低价“黑马”突围,今年的故事已经讲明白了
零跑成为了新势力里的黑马,单月竟达70289辆,同比增长足足高达84%。它玩的就是“低价精准打击”的路子,T03车型定价仅5.99万起,不也是准准切入三四线城市代步需求么。这种策略让它迅速抢占了市场,不过有点头疼的是,低价固然跑得快,但也藏着随时被复制、巨头下沉打压的风险,巩固后续竞争力需要更多办法。
鸿蒙智行:多品牌矩阵,风险还是显个边儿了
鸿蒙智行讲的是品牌矩阵的故事,单月交付记录68216辆,累计已破百万,这要搁在新势力里可是顶尖成绩。M7、M9这些“绝对主力”还真成了高端市场里的爆款,不过看起来它的子品牌有点多了,管理分散的可能性不太好控制,后续品控问题恐怕也得引起重视,否则品牌力量不稳,可不容易赢得更多心。
小米汽车:产能爬坡慢,订单量在悬崖边啥感觉?
同样交付破4万的还有小米,市场热度确实不低,因为你单看订购数量,就晓得消费者的胃口挺大。但一听提车周期长,心里蹦出的第一个要问的就是怎么回事。10月下订的YU7车型,提车周期长达11个月,你说,这么久能等的人可不多呀。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产能,订单的热度能不能扛得住长久等待,谁也不敢说,确定无疑得赶快处理。
理想汽车:缺乏爆款集群,单点支撑风险高
理想10月交付31,767辆,从数字上看不低,但对比同行,优势不算太明显。理想 i6订单超7万台,交付周期排到了明年,这说明啥,产品力毋庸置疑,可问题就在于,它没有像小鹏、蔚来那样的“多爆款支撑”。单一车型的风险容易放大,尤其在突发召回等事件上,这种模式还真得再看看。
:车市“洗牌”时,短板正是决胜点
10月的汽车销量数据说明了不少趋势。车企之间的竞争正在全面转向品牌矩阵战,中低端市场已成红海,高端市场多点扩张才能站得住脚。而且产能问题可能才是企业能否守住优势的根本。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在车企年末压力加大的时候入市,或许能捡个价格上的滴溜足,那你心里还在盘算购车,不妨等年底促销政策全员放大招的时候再出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