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新建8.5座超充站,理想汽车正以行业惊叹的“基建狂魔”姿态,快速织起一张覆盖全国的超级充电网。
理想汽车在充电网络建设上正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速度。2025年6-9月,该公司以日均8.5座的惊人速度新增768座超充站,这个数字相当于蔚来同期换电站建设量的5倍。
截至2025年10月,理想超充站总量已达3445座,超充桩超过1.9万根,成为中国车企中自建高速超充站数量的第一名。
这场充电基建的“闪电战”背后,是理想汽车超过1107亿元的现金储备在提供弹药,也凸显了公司为其纯电车型布局的决心。
01 基建速度:日均8.5座,重新定义充电网络建设标准
理想的超充站建设速度堪称行业奇迹。在2025年6月至9月期间,理想超充站从2451座迅速跃升至3219座,三个月新增768座。
这一建设速度让同行望尘莫及。理想的建站速度是特斯拉年均400座新增超充站的近5倍,也远超蔚来月均约50座换电站的建设进度。
理想不仅建站快,在高速超充网络布局上也取得显著成果。截至2025年6月,理想已建成958座高速超充站,4561根高速超充桩。
其“九纵九横高速超充网络”已实现核心路段贯通,覆盖全国31个省份,北至哈尔滨,南至三亚,东至舟山,西至霍尔果斯。
02 战略动机:为纯电车型铺路,解决用户补能焦虑
理想汽车如此急切地建设超充网络,直接原因是其纯电车型战略的全面铺开。2025年,理想推出纯电SUV理想i8,并于7月29日公布正式售价。
李想曾反思,去年理想MEGA上市遇冷的重要原因正是“自营充电桩过少,无法满足纯电用户充电需求”。
充电基础设施已成为影响电动车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调研显示,62%的新用户将“3公里内有超充站”作为购车首要条件。
在超充站覆盖的城市,理想汽车市场占有率达27%,而在非覆盖城市仅为14%,两者相差13个百分点。
理想充电网络的用户复购率也因此显著提高,达到68%。
03 三大引擎:资金、技术与选址策略的协同效应
雄厚资金支撑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理想汽车现金储备高达1107亿元,创下车企现金储备新高。
这一财务优势被李想视为支撑其“基建狂魔”战略的核心基础。2025年Q2,理想将充电网络预算提升至去年同期的3倍,基建投入占研发总支出比例从12%猛增至28%。
技术垂直整合
理想通过自研核心技术,实现了建设效率与成本控制的平衡。其自研的5C超充桩与宁德时代4C电池深度适配,充电效率比行业标准快30%,单站建设成本却降低25%。
在苏州工业园实测中,理想L9从10%充至80%仅需11分42秒,比竞品节省至少8分钟。
智能选址算法
理想通过分析264城用户充电热力图,叠加高速节假日流量预测模型,将54座5C超充站精准布局在京沪、京港澳等干线高速服务区。
在政企合作方面,理想通过对接地方充电桩补贴政策,将单站审批周期压缩至45天。深圳龙华超充站从立项到投运仅用38天,创下行业纪录。
04 用户体验:从充电速度到全场景补能自由
极速充电体验
理想5C超充站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惊人的充电速度。理想5C超充桩单桩峰值功率可达520kw,为理想i8充电,10分钟即可补充500公里续航。
在实际多车同充场景下,i8仍能保持240kW峰值功率,20分钟补能500公里。而第三方充电桩分流后可能耗时1小时,理想自建桩的优势明显。
化解用户焦虑
针对用户关心的“超充伤电池”问题,理想公布MEGA用户真实数据:超充占比超50%的车主,与基本不用超充的车主,电池健康度几乎无差异。
i8搭载车-桩-云协同监测系统,24小时跟踪电池状态,外加8年/16万公里质保,彻底打消用户顾虑。
面对节假日充电排队问题,理想安排专人维护秩序、动态调节单次充电上限(比如充到95%自动结算),优先保障车主体验。
05 盈利模式:直接收益与战略价值并重
超充站作为重资产业务,其盈利模式一直是行业关注焦点。从直接收益看,理想超充网络日均服务车次达128辆,是行业平均水平的2.7倍。
充电量占比从2024年的11%大幅提升至2025年的29%,增长趋势显著,表明超充网络使用率正在快速提升。
超充站的战略价值可能远超其直接盈利。理想Q3销售数据显示,超充站覆盖城市的销量同比增幅达37%,远超未覆盖区域的19%。
在用户调研中,“5C充电12分钟续航500km”成为家庭用户购车决策的关键因素,平均决策周期从4周缩短至2周。
随着理想i8(预售价35万-40万元)等纯电车型的推出,超充网络的建设正直接助推整车销售,形成闭环商业模式。
06 未来规划:4000座目标与全覆盖战略
理想汽车的超充站建设仍在加速。根据规划,理想计划在2025年底达成4000座超充站的布局目标。
按照“九纵九横”计划,2025年理想超充将覆盖90%的国家级高速主线,还会覆盖90%的四线及以上城市核心城区。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当前理想超充站65%集中于东部沿海,中西部县域覆盖率不足20%。
能否在2026年前实现“县县通超充”,将决定其从高端家庭用车向全民品牌的转型成败。
理想还将继续提升充电技术。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全自动充电等创新方案,未来可能实现“开车进入充电站,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充电”的体验。
从京港澳高速到沪蓉高速,从一线城市商圈到四线城市核心区,理想超充站的红色标识正在迅速点亮中国地图。
截至9月,理想已建成3219座超充站,覆盖全国264个城市,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超充站密度已达0.8座/平方公里。
当充电速度追上加油效率,当充电站像便利店一样触手可及,电动车最后的普及障碍正被理想逐一拆除。
如果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欢迎关注36策公众号。
声明: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图片仅用于交流学习,版权出处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