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一个特有意思的现象,好像一夜之间,造车新势力的品牌多得跟夏天便利店里的雪糕刺客一样,防不胜防。你刚记住一个叫“阿猫”的,明天就蹦出来个“阿狗”,后天可能连“阿猪”都开始PPT融资了。
这让你产生一种错觉:是不是现在造车,就跟楼下小卖部攒台电脑一样简单了?
你别说,这事儿,还真越来越接近现实了。
而这场让造车门槛疯狂内卷的革命,核心风暴眼不在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座舱或者自动驾驶上,而是在一个你压根看不见,但决定了一切的地方——底盘。
最近,一家叫“时代智能”的公司,悄悄拿了一笔融资,投前估值直接干到了90亿。
这公司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爹你肯定熟,宁德时代。
是的,那个让你手机和电动车能喘气的电池巨头,开始不满足于只做“心脏”供应商了,它现在要连你的“骨骼”和“神经系统”一起打包卖给你。
时代智能干的活儿,叫“滑板底盘”。
这名字听着像玩具,干的事儿却是在刨整个汽车工业的祖坟。
啥是滑板底盘?
简单粗暴地理解,就是把电池、电机、电控、刹车、转向这些乱七八糟、原本散落在车身各处的东西,全部集成在一块平整的底盘上。
它就像一个标准化的“汽车下半身”。
所以这玩意牛在哪?它解决了造车最烧钱、最耗时、最看祖传手艺的核心环节。
这就好比开餐厅,以前你得从养猪种菜开始,自己研究锅碗瓢盆,自己调配秘制酱料。而现在,时代智能直接给你端上来一份预制好的、米其林三星级别的浓缩汤底。
你作为“大厨”,唯一要做的,就是往里面扔几片菜叶子,撒点葱花,然后起个酷炫的菜名,告诉食客这是你家祖传十八代的秘方。
香不香?太香了。
对于那些兜里没几个钢镚,又想在新能源牌桌上分一杯羹的新玩家来说,这简直就是天降福音,属于把饭直接【喂到嘴里】。
研发周期?对不起,大幅缩水。研发成本?对不起,直接打骨折。
以前造一款新车,没个三五年、几十上百亿,你连个响都听不见。现在有了滑板底盘,你甚至可以一年换三款“新车”,只要给“上半身”换几个不同的壳子就行。
这套打法,就是典型的互联网【快种快收】模式,在汽车这种重资产行业里玩降维打击。
你看时代智能自己定的“531计划”:一年组队,三年落地,五年给一堆车企当配套。这口气,哪像个造车的,分明是深圳华强北档口老板的豪言壮语。
所以问题来了,宁德时代,一个卖电池卖到世界第一的巨头,为什么非要亲自下场干这种苦活累活?它不这么做会死吗?
短期内不会。但长期来看,会的。
电池这东西,技术再牛,本质上还是个工业品。只要是工业品,就逃不过标准化的宿命,就逃不过价格战的血洗。今天你能量密度高,明天我充电速度快,后天隔壁老王直接成本砍一半。大家最后都会卷成沙县小吃,比的不是谁更好吃,而是谁家的一块钱肉更多。
宁德时代很清楚,光卖“电芯”这个“鸡蛋”,迟早有一天会被人卡脖子。
最骚的操作,是直接把养鸡场给承包了。
滑板底盘,就是宁德时代的“养鸡场”。它把自己的核心产品——电池,以一种不可分割的方式,深度捆绑进了汽车最核心的结构里。
这叫CTC技术,电芯直接集成到底盘。
这一下,攻守之势异也。
以前是车企求着宁德时代卖电池,但车企有选择权,可以用A家也可以用B家。
现在,当一个车企选择了时代智能的滑板底盘,就意味着,它在娘胎里就被焊死了宁德时代的电池。想换?可以,请把您家车的大梁给拆了。
你看懂这个局了吗?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了。
这是在打造汽车界的“安卓系统”。
宁德时代把最苦最累的底层架构全干了,然后开放给所有想造车的“手机厂商”。你们随便设计UI,随便加摄像头,随便吹牛逼。但只要你用我的系统,你就得用我的全家桶,就得遵守我的游戏规则。
以后汽车行业可能就两种玩家:一种是像比亚迪、特斯拉这种自己有全套垂直整合能力的“苹果”,啥都自己干;另一种,就是剩下的一大票“安卓厂商”,大家用的都是宁德时代的“安卓底盘”,比拼的只是谁家的车壳更好看,谁家的沙发更软。
为了攒成这个局,宁德时代的决心是刻在骨子里的。
你看时代智能的团队配置,董事长是宁德时代的副董李平,这是亲爹派来的监军,确保战略不走偏。
总经理杨汉兵,之前是汽车零部件巨头舍弗勒大中华区的总裁,这是从传统豪门挖来的“带路党”,懂行规,有人脉。
CTO蔡建永,更狠,前华为智能车控领域的老大,这是从科技新贵那里请来的“魔法师”,负责给这副骨架注入灵魂。
传统汽车 + 科技互联网 + 电池巨头,这套三合一的组合拳,就是冲着要命来的。
所以,这事儿到底意味着什么?
第一,对于想入局造车的新玩家,门槛被夷为平地。以后你看见某个搞直播的、做冰箱的、甚至卖辣条的宣布造车,千万别惊讶,因为他们可能只是采购了一套“滑板底盘”,然后找个设计师画了个壳。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第二,对于传统车企,尤其是那些不上不下的二线品牌,简直是噩梦。你自己花大价钱研发的平台,可能还不如人家标准化的好用、便宜。用还是不用?用了,等于把灵魂交出去,沦为代工厂;不用,等于在别人开航母的时候,你还在划龙舟。
这是一个电车难题,而且是真的带电的。
第三,对于我们消费者,短期内是好事。新品牌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为了抢市场,价格和服务肯定会卷上天。但长期看,当底层技术被少数巨头垄断后,汽车会不会也变得像手机一样,除了牌子和外观,开起来都一个味儿?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所以,别看这只是一条90亿的融资新闻。水面之下,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权力转移和逻辑重塑。
宁德时代这一步棋,玩得又大又野。它看的根本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它要的是定义下一个时代的行业标准。
当所有人都以为它只是个卖电池的武林高手时,它却告诉你,其实我的梦想,是开一家兵器铺,顺便把武林盟主给当了。
魔幻吗?
这就是商业。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