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之后,华为入局,旅行车新纪元开启

7月8日,享界在“用户星享之夜”上扔出一颗“彩蛋”:第二款车型将是一款旅行车,预计今年秋季上市。这消息一出,我第一反应是:华为也来了? 就在上周,比亚迪刚发布海豹06 DM-i旅行版,转头华为系的享界就官宣要入局旅行车赛道。中国车企集体向旅行车发起冲锋,这是要打破“叫好不叫座”的魔咒吗?

各位车友,咱们今天不聊虚的,就来聊聊这场“旅行车复兴运动”到底靠不靠谱。我不是在吹风,而是想和大家一块儿琢磨:旅行车,这次真的能在中国火起来吗?

旅行车,真的“叫好不叫座”吗?

先说句实话,“叫好不叫座”这五个字,对旅行车太狠了。它像一把刻刀,把旅行车牢牢钉在“小众”“冷门”的标签上。但你细想,“叫好”是谁在叫? 是懂车的人、是喜欢自驾的玩家、是追求生活品质的都市中产。他们欣赏旅行车的优雅线条、超大后备厢、低重心操控——这些优点,三厢轿车给不了,SUV也做不到完全替代。

可问题是,“座”是谁在坐? 是家庭用户、是首次购车者、是更看重“面子”和“通过性”的主流消费者。对他们来说,旅行车那条从车顶滑到车尾的优雅弧线,看着像“面包车”;掀背尾门一开,总觉得“工具属性”太强。审美差异,是第一道坎。

我曾试驾过蔚来ET5T,那感觉,真爽。底盘调得扎实,过弯稳得像贴地飞行,后备厢能塞下两个28寸行李箱外加露营装备。可当我把车停在小区,邻居第一句话是:“这车后头咋这么高?是不是底盘坏了?”你看,认知偏差,比产品力更难突破。

为什么现在,中国车企突然集体“迷上”旅行车?

答案很简单:新能源,给了旅行车一次“重生”的机会。

传统燃油时代,旅行车卖不动,核心原因是“贵”。进口的宝马3系旅行比三厢贵五六万,大众迈腾旅行也贵出一截。消费者一算账:多花几万买个“大后备厢”,不如加点钱上SUV,通过性还好。

但新能源时代,一切都变了。

第一,成本结构变了。 电动车不需要复杂的传动系统,底盘更平整,设计自由度更高。像极氪001,直接把猎装造型玩到极致,风阻系数低至0.23Cd,比多数轿车还低。它不叫旅行车,叫“猎装轿跑”,名字一换,格调立马不一样。

第二,智能化加持,让旅行车更“值”。 海豹06 DM-i旅行版起售价才10万出头,却标配了冰箱、高阶智驾。你想想,10万块的车,夏天能喝冰镇可乐,高速能自动跟车、变道,这体验,早年想都不敢想。不是旅行车不香,是以前“香”得太贵。

第三,车企有了“品牌向上”的野心。 华为和比亚迪,一个主打智能生态,一个主打技术普惠。它们推旅行车,不是为了走量,而是为了“立人设”。享界要做“智慧出行新物种”,比亚迪要“让旅行车走进千家万户”。旅行车,成了它们展示技术实力和生活方式的“橱窗”。

享界旅行车,会是什么样?

暂无相关数据,但我们可以从华为的造车逻辑中“反推”。

第一,智能化一定是核心卖点。 华为的ADS高阶智驾系统,已经做到“全国都能开、越开越好开”。享界S9作为旗舰轿车,智驾表现已经很稳。第二款车是旅行版,大概率会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甚至可能首发“无图城市NCA”。这意味着,你在小县城也能享受自动变道、红绿灯识别。

第二,空间设计会更“家庭友好”。 旅行车天生后备厢大,但华为一定会在细节上下功夫。比如:电动尾门带防夹、后备厢地板可升降、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我猜,它还会加入“露营模式”——一键关闭车窗、开启外放电、调暗氛围灯,配合华为Sound音响,直接变“移动音乐厅”。

第三,动力系统可能走“纯电+增程”双线。 毕竟S9是纯电和增程并行。考虑到旅行车用户常跑长途,增程版可能是主力。想象一下:满油满电续航超1000公里,去川西、去新疆,再也不用焦虑补能。

和谁比?海豹06 DM-i旅行版、蔚来ET5T

比亚迪之后,华为入局,旅行车新纪元开启-有驾

我们来拉个“旅行车三剑客”对比表:

维度 享界(预估) 海豹06 DM-i旅行版 蔚来ET5T

定位 中大型智能旅行车 紧凑级插混旅行车 中型纯电旅行车

价格(预估) 30万+ 10-15万 29万起

动力 纯电/增程,华为DriveONE DM-i插混,亏电油耗4L/100km 纯电,CLTC续航560-710km

智驾 华为ADS 3.0,高阶全系标配 比亚迪DiPilot,L2级为主 蔚来NOP+,需选装

亮点 华为生态、高阶智驾、豪华感 价格低、配置高、油耗低 换电便利、设计感强

我的看法是:三款车,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

海豹06是“普惠型”,用极低门槛让更多人体验旅行车乐趣,胜在性价比。

蔚来ET5T是“精致型”,颜值高、换电快,适合城市精英,赢在品牌调性。

享界,可能是“全能型”,智能化拉满,空间和续航兼顾,目标是“既要又要”。

但问题也在这儿:30万+的旅行车,有多少家庭会为“情怀”买单? 别忘了,这个价位,有宝马3系旅行、沃尔沃V60,甚至可以买一辆不错的SUV。

旅行车的敌人,从来不是自己

我试驾过一款冷门旅行车,车主是个摄影师。他说:“我买它,是因为它能装下我的三台相机、两支镜头,还能在山里安静充电。”那一刻,我懂了旅行车的意义——它不是为所有人设计的,而是为“懂它的人”存在的。

但现实是,SUV才是中国家庭的“刚需”。 稍微有点坑洼的路,SUV能过,旅行车得绕;去乡下看老人,SUV后备厢能塞下两袋大米,旅行车可能得跑两趟。不是旅行车不好,是SUV太“全能”。

所以,哪怕比亚迪把价格打到10万,哪怕华为把智驾做到L3级,旅行车依然很难成为主流。

那为什么还要做?

因为真正的汽车强国,不该只有爆款。

比亚迪之后,华为入局,旅行车新纪元开启-有驾

当年中华骏捷Wagon、新宝骏Valli,它们销量不高,但证明了中国车企在尝试。现在,极氪、蔚来、比亚迪、享界,它们在用新能源、智能化重新定义旅行车。这不是“情怀”,而是“进化”。

也许享界旅行车上市后,月销也就两三千台。但只要有人愿意为它的优雅、为它的智能、为它的生活方式买单,这场“复兴”就值得。

最后,聊聊我的期待

我期待享界旅行车能带来这些细节:

前排座椅带通风加热按摩,后排有小桌板,长途出行更舒适;

HUD抬头显示能投射导航和智驾状态,不用低头看屏幕;

外放电功率够大,能同时带动咖啡机和投影仪,真正实现“车生活”。

当然,我也担心:高配是否意味着高维修成本?增程器在冬天会不会“抢电”?

这些,都需要真实车主去验证。

互动时间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

你会考虑买一辆旅行车吗?为什么?

如果享界旅行车卖30万,你觉得值吗?

旅行车和SUV,你更看重哪个?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我会挑几个问题,下次试驾时专门去体验。

顺便说个花絮:上次我去拍海豹06旅行版,保安以为是“比亚迪出的新面包车”,拦着不让进……看来,改变认知,比改变产品,难多了。

总结一下: 比亚迪和华为相继入局,不是因为旅行车要火了,而是因为中国车企终于有底气,去做一些“不那么赚钱,但很酷”的事了。享界旅行车能否成功,不在于销量数字,而在于它能不能让更多人看到:车,不只是代步工具,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

你觉得,中国旅行车的黄金时代,来了吗?

比亚迪之后,华为入局,旅行车新纪元开启-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