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底盘神话如何变泡影:法系车能否冲破中国市场迷局

哎呀,提起法系车这事儿,最近可真是让人直呼“好家伙,真是一地鸡毛”了。

武汉沌口那家神龙汽车工厂,曾经辉煌得像宫殿似的,网上流传那两排标致、雪铁龙的新车,亮得跟钻石似的。

现在再去看,机器人还在机械地忙活着组装标致408,但偌大的车间里,稀稀拉拉,工人就那么几个。

一年前产能能飙到七十万,现在别说了,用不到十分之一。

就这还不停地有网友在抖音刷,“法系车退出中国倒计时”一类的热搜,群里都在感慨“时代变了”。

还有人翻出2014年法系车的老广告片,看得是一阵唏嘘,甚至弹幕里有人喊,“当初的底盘神话,现在还值几个钱?”

说到底盘神话啊,法系车那可是自带滤镜的。

最爱拿凡尔赛C5X说事,什么纽北赛道刷圈,用八分十二秒刷新B级车纪录,一通操作猛如虎。

帖子、论坛里一片叫好,仿佛底盘调校就是王道。

不过掀起盖头看看轴承下的泥水,在国内可是另一番景象。

有热心网友实测,在减速带上比迈腾还飘,每次过坑“魔毯悬挂”是有,但摆动幅度大了26%。

昔日底盘神话如何变泡影:法系车能否冲破中国市场迷局-有驾

抖音上100时速飞坡的视频也火,但底下评论翻车:“一年能遇上这样的路况一次算你本事,日常都堵三环,不如多真皮座椅。”

这底盘逻辑就像一块双面镜,欧洲山路弯弯拐拐,PHC液压系统能把508L捧进天堂,弯道柔顺得让“老司机”流泪。

可一有水泥路、扭力梁悬架,生硬得像板砖拍脸,坐着跟按摩椅程控似的,舒服是有,疲惫也是真。

这“水土不服”到了新能源浪潮,比亚迪海豹那边玩CTB,电池和车身一体化,平衡做得像魔术一样。

昔日底盘神话如何变泡影:法系车能否冲破中国市场迷局-有驾

咱们法系的e2008,还坚持在燃油车平台扭一扭,续航虚标一挂上去,用户头都大了。

这里面更尴尬的事还不是底盘。

中国消费者的择车标准也像风一样,2025年的懂车帝调研说,68%的用户最看重“智能座舱”是不是顺畅。

法系车尽管底盘神话传了几十年,车机操作逻辑真是要人命。

B级车里法系车机混乱度排名第一,不信你去试一把。

有人开玩笑:“开法系,就跟读哲学巨著《存在与时间》似的,大多数人装懂,真懂的那几个是PSA工程师本人。”

你问法系车是“技术为尊”还是“体验为王”?中国的答案早就做题交卷了。

销量也没落下。

没落的速度,咋说呢,一步到位叫“砸穿地板”。

今年一月,法系全系销量不到4000辆,比亚迪海豚一天都能卖出一万多。

标致4008一共销了121台,连电商秒杀预算都赶不上。

说到慌不择路,雪铁龙那“买508L送巴黎双人游”活动,看似浪漫。

结果揭晓那所谓“巴黎游”是VR全景体验,一大票网友气疯:“连浪漫都虚拟,还想骗我们买车?!”

这运营骚操作,现实得跟魔幻小说似的,都快成车界的“薛定谔的猫”了。

其实根上还是战略迷思。

大众能专门为中国改MQB EVO平台,人家知道市场主子是谁。

标致死守EMP2,连升级都像补作业。

508L虽说换了1.8T+8AT动力总成,后排坐垫就是比雅阁短2厘米。

身高一米八的车主,天寒地冻还得缩脖子追仪表盘,叫人“怎么选都不对劲”。

法国工程师执念“欧洲标准”,可中国讲“空间即正义”,你不顺手改一改,还怎么混?

新能源这一步,法系车慢得像刚学步的婴儿。

比亚迪汉EV续航冲上七百公里,DS N°8腾讯新闻吹了750km,但快充27分钟,还不如小鹏超充站五分钟补两百公里,实用党完全看不上。

神龙汽车不眼红是不可能的。

示界这个新能源品牌,上来就打“法系底盘+华为智舱”牌,还被媒体夸:“弯道侧倾表现比同级小1.2°,有点东西。”

但06上市两个月只卖了500台,连生存线的百分之十都没摸到边。

这市场反应,用一个词形容——“头铁”。

说到最后一张牌,故事来到了上海虹桥。

Stellantis中国总部,新CE0安东尼奥·菲洛萨的办公室,灯光通宵不灭。

这位北美来救场的队长,摊上了全集团有史以来最难的活。

2025年第二季度,集团全球销量同比下滑6%、中国市场贡献不到1%。

头疼,是肯定的,破局只有一条:全面拥抱中国模式。

示界06虽然销量一般,底盘加华为智舱却被专业媒体认可,说是弯道侧倾比同级小1.2度,那是追着技术来改。

玩得更狠的是,Stellantis要把武汉工厂的电动车直接出口欧洲,用中国的产业链成本优势去顶欧盟关税。

昔日底盘神话如何变泡影:法系车能否冲破中国市场迷局-有驾

这算不算“逆向输出”?懂行的都乐了,这才是国际接轨的黑科技。

但豪赌的关键,还得看法系车愿不愿放下“欧洲贵族”身段。

雷诺-日产都在跟东风一块玩合资,东风日产N7月成交破万,不用吹,数据现摆。

标致雪铁龙还在纠结“法式浪漫”,到底要不要换成“家庭实用”。

这“浪漫或实用之争”,行业内另有专业人士点了句关键话:“法系车不是输在技术,而是败给了不想变的固执。”

有时候,认死理的工程师就跟老中医开药方一样,“我这药灵,你用不用都得听我的。”

可中国市场早就不吃这套。

到2025年这个节点,底盘神话已经不是核心了。

昔日底盘神话如何变泡影:法系车能否冲破中国市场迷局-有驾

比亚迪在纽北刷圈,小米SU7直接上路,认知颠覆不止一点。

那个时代坚持欧洲标准的法系工程师,可能还在自信地画图纸,但市场就像大考前的老师,早用一票否决。

中国消费者早就用脚投票,选的是舒适、智能、性价比,不是什么“欧洲味道的浪漫”——时代大潮,扑面而来。

说到底,底盘神话崩了,它不是被中国技术碾压的。

是市场选择了下一代标准。

那些2014年耀眼的法系广告、神龙工厂的辉煌,跟今天的沌口冷清、销量雪崩,隔着的,不只是时间,更是风格上的代沟和理念上的断层。

没有一家公司能永远靠情怀吃饭。

法国人说“高级感”、“工程师信仰”,中国净要“空间大、能跑远、智能座舱不卡”。

“欧洲标准”翻到现实,就是后排坐垫短、快充慢、车机用着纠结。

技术剑走偏锋,只是自娱自乐,市场不会陪你玩情怀。

神龙汽车要转型,示界06敢玩底盘加智舱,中国智慧开始融入法式骨架。

昔日底盘神话如何变泡影:法系车能否冲破中国市场迷局-有驾

但旧有平台、老派造车思维,要不痛快扔掉,未来注定还要遭遇一次次尴尬的淘汰赛。

菲洛萨的豪赌能否逆转命运,要看法国品牌能不能在中国扎下“真根”。

还玩“欧洲贵族范儿”,只在VR里构建浪漫,早晚还得继续拉闸停产。

大底说,法系车不是“一蹶不振”,而是真要翻脸认现实。

中国市场藏龙卧虎,这里容不下“慢性子”的自我陶醉。

消费者做了选择,工厂和街头写下了结局。

底盘再神,也架不住智能浪潮。

“欧洲标准”能否真正适配中国生活,唯有市场说了算。

给大家抛个疑问,你还会为了“底盘神话”买单吗?

又或者,车只是出行工具,“智能舒适”才是头号刚需?

留言聊聊你的态度,看你怎么定义中国汽车新风向!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