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理想汽车的新闻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原因很简单,他们公布了今年7月份的销量成绩单,一个月交付了超过三万辆新车,具体数字是30731辆。
这个数字一出来,很多人心里都会犯嘀咕:这理想汽车到底有什么魔力?
要知道,这可不是几万块钱的代步小车,而是平均售价超过三十万的大家伙,妥妥的属于高端消费品了。
能让这么多家庭心甘情愿地掏出这么一大笔钱,背后肯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那么,理想汽车究竟是靠什么打动了中国家庭的心?
这辆被很多人称为“奶爸神车”的座驾,真的就十全十美,没有任何缺点吗?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不吹不捧,实实在在地聊一聊,把理想汽车的优点和那些不太为人注意的短板,都掰开了揉碎了看个明白。
首先得说,理想汽车的成功,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它把“家庭用户”这四个字研究得太透彻了。
它不像有些车企,什么都想做,最后什么都做不精。
理想从一开始就认准了方向,我就是要为中国的家庭造车,而且是造一辆能让全家人都舒舒服服、开开心心出门的车。
这个定位可以说是精准到了毫米级。
第一个让无数家庭用户无法抗拒的,就是它那堪称“奢侈”的车内空间。
咱们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重,出门经常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人。
要是开个普通轿车,后排挤三个人就很难受了,更别说长途旅行。
很多七座SUV的第三排座位,实际上就是个“小马扎”,应急可以,真要坐上几个小时,那滋味可不好受。
理想汽车就抓住了这个最普遍的痛点。
你去看它的L系列,无论是理想L7宣传的“大五座”,还是L8和L9的六座布局,都不是简单地增加座位数量。
它是在创造一个移动的“家庭客厅”。
就拿理想L9来说,它敢喊出“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底气就来自于你坐进车里那一瞬间的感受。
第二排两个独立的航空座椅,不仅宽敞,还带加热、通风、按摩功能,长途旅行时,老人可以舒舒服服地躺着休息。
副驾驶和后排都有大屏幕,孩子可以看动画片,妻子可以追剧,互不打扰。
车里甚至还给你配了个小冰箱,夏天随时能喝上冰可乐。
这种把家里的舒适感原封不动搬到车里的做法,直接解决了家庭出行的核心矛盾,让舟车劳顿变成了旅途享受。
其次,理想汽车非常懂得如何用科技来武装自己,让车子变得更聪明、更好用。
现在的年轻父母,本身就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代,对智能化的东西有天然的亲近感。
理想就把这种科技感做到了极致。
比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很多同价位的车上可能还是个需要额外花钱选配的东西,但在理想这里,是全系标配,让你觉得这钱花得值。
特别是那个叫AD Max的系统,在跑高速的时候特别好用。
你设定好速度和跟车距离,它就能帮你稳稳地在车道里跟着前车行驶,需要超车的时候,打个转向灯,它还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自动帮你变道。
这对于经常需要一个人开长途回老家或者自驾游的“奶爸”们来说,能大大减轻驾驶疲劳,让行车过程更安全、更轻松。
车里的智能座舱也是一大亮点,几块大屏幕分工明确,操作起来像用平板电脑一样流畅,导航、听歌、看视频,各种功能动动嘴或者动动手就能实现,科技感和便利性都拉满了。
再有一个关键点,就是理想汽车用“增程式”技术,巧妙地解决了目前新能源车最大的一个难题——续航焦虑。
很多人想买电动车,就是怕跑长途时找不到地方充电,或者节假日堵在高速上眼睁睁看着电量往下掉。
理想的增程车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它本质上是一辆电动车,由电机驱动,开起来非常平顺和安静。
但它车上还带了一个小排量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不直接开车,它的唯一任务就是当电池快没电的时候,启动起来发电,给电池充电,就像一个随车携带的“超级充电宝”。
这样一来,你在市区上下班,完全可以把它当纯电车开,用电成本低;真要出远门,油箱就是你的底气,任何一个加油站都能让你的续航“满血复活”。
这种“可油可电”的模式,对于目前国内充电桩还没有完全普及的现状来说,是一个非常聪明和务实的解决方案。
当然,话说回来,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理想汽车在销量一路高歌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成长中的烦恼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就是它的服务网络建设,有点跟不上销量的增长速度。
作为一个成立时间不算长的品牌,它的售后网点,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覆盖得还不够密集。
这就会带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在大城市买车用车可能很方便,但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小城市,万一车子需要维修保养,可能要开上百公里去邻近的大城市,时间和精力成本都很高。
有用户就反映过,车辆的一些部件出现故障,因为本地没有专业的维修点,需要等待配件或者把车运到外地,整个处理周期被拉得很长,非常影响用车心情。
其次,从产品本身来看,也并非无懈可击。
那个解决了续航焦虑的增程器,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小小的副作用——噪音。
当你在享受纯电行驶的静谧时,如果需要急加速或者上一个大坡,增程器为了加大发电功率会高转速运行,这时候发动机的噪音就会比较明显地传进车厢里,和你之前享受的安静形成一个鲜明对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车内的高级感。
另外,电池在极端天气下的表现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根据一些第三方的测试,在寒冷的冬季,理想汽车的纯电续航里程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衰减,实际达成率可能只有标称的七成左右。
这对于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的用户来说,意味着在冬天,纯电通勤的优势会大打折扣,需要更频繁地依赖增程器烧油来行驶。
此外,一些早期的车型也出现过一些品控方面的小问题,比如个别车辆的底盘部件防腐处理不到位,或者偶尔出现中控屏幕死机、内饰异响等情况。
这些虽然可能不是普遍现象,但对于一个主打高端舒适的品牌来说,任何细节上的疏忽都可能影响到用户的整体评价,也是理想汽车未来需要持续优化和改进的地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