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cc小排量摩托冷门却热销,你知道年销量竟有多少吗?

6 0 万辆!没错,你没看花眼。在“电驴当道”、“单车遍地”的2024年,50cc小排量摩托车销量还能撑起一片天,直接把市场份额分割得明明白白。这年头,连蚊子腿都舍不得扔,遑论摩托车企们能放过这个“细水长流”的蛋糕?您要是以为大排量才是王道,那可真得琢磨琢磨,问问自行车、老头乐、绿牌电动车和小踏板们服不服气。为什么各路大厂突然又扎堆盯上50cc?这背后的弯弯绕绕,吃瓜群众绝对有必要听我好好唠叨两句。

50cc小排量摩托冷门却热销,你知道年销量竟有多少吗?-有驾

先来掰扯个最刺激的点谁说“小块头没大作为”?50cc摩托车的江湖地位,就是那句东北老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光盯着250cc大马力野兽们的咆哮,咱小50家族也能低调出圈。问题来了,一夜之间,标致、宗申比亚乔、光阳、钱江、新大洲本田、三阳……这帮主流摩托巨头,跟商量好了似的,全闹哄哄地扎堆“蜂拥而至”。是蓝海市场被发现了,还是“城市限摩”又给大家新开了一扇窗户?是不是因为黑色利益链条被抡了一记大锤,大排小标不好混了,企业、用户、政策三口子演了会“三进三出”?仔细扒一扒,这事儿比电视连续剧还精彩。

咱不能只看皮毛,得狠狠剥开儿层洋葱皮,看看这50cc市场到底谁在谋划。先说销量,2023年50cc车型居然擩出来67.8万的销量,2024即使略跌也还有60万的量。别看是小众,但数量绝对不寒碜。要知道,同一时期,中大排量(250cc+)卖的也才75.6万,而且企业遍地开花。换句话说,50cc的玩家就那几家,分蛋糕更痛快。

50cc小排量摩托冷门却热销,你知道年销量竟有多少吗?-有驾

然后是“政策风向标”——城市限摩。南京、上海、成都这些一线城市,可不是随便就能骑摩托的地儿。蓝牌配额紧张、牌照费用水涨船高。想骑排量大的,行啊,先排好长队,腰包也别带得太鼓。江湖就出现了“大排小标”,本该是50cc的小蓝牌,偷跑上了200cc的大机车。央视一曝光,黑链子直接断了,全行业都清楚“套路玩不过政策”。好嘛,不让玩小动作,那就直接卖合规、正儿八经的50cc。比起永远焦虑的续航电动车,小排量油车还能带你自由飞几百里。

很长一段时间,各大厂都忙着往高排量爬,50cc一度被晾在一边,光阳锋丽50一直坚持,其他品牌比如新大洲本田的Today50,则是“三进三出”玩断断续续。去年投产的Today50,是它第三度“死而复生”。此情此景,像极了老用户拉着新用户“这车有意思,就是买不着了。”顺带还得吐槽一句前些年不少地方轻便摩托牌照直接暂停发放,是怕没人骑?结果市场又活了,厂家赶紧打鸡血复刻,散客终于有盼头了。

50cc小排量摩托冷门却热销,你知道年销量竟有多少吗?-有驾

别以为50cc的小春天能一帆风顺,风景背后也有不少发愁的家伙。表面大排小标的灰色地带被遏制,所有人像是找回了道德的底线。但真实世界哪有这么理想?电动车厂家早把目光盯死你这小油驴“你玩小排量?我玩轻便电摩,谁怕谁!”更尴尬的是,曾经多年没人买,车管所连轻便摩托的蓝牌都不想发了。如今牌照重启,用户回归,可大伙对小排量也不全买账“劲儿太小啦,骑得慢吞吞,堵车还憋屈。”电动车呢?虽然充电不够方便,但是城里慢慢逛,后座还能拉快递送外卖,分分钟和你50cc抢饭碗。再加上一些50cc车型“东拼西凑”搞变形,硬生生做成“违背机械原理”的四不像,结果小马拉大车,油耗高、毛病多,直接把用户劝退。

反对者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有人说“50cc油摩考驾照麻烦,管控严,赚啥便宜?”“新国标对电摩越来越宽容,油车还有什么戏?”还有小年轻嫌丢面子“骑着小排量出门,被同事说‘岁数大了还玩小电驴’,一张老脸都挂不住。”一线城市的限摩政策像铁幕一样往下压,二三线城市的消费力又撑不起太高溢价。这点尺寸的市场,真能支撑这么多品牌的“复仇者联盟”齐聚一堂?且慢乐观。

50cc小排量摩托冷门却热销,你知道年销量竟有多少吗?-有驾

正在这边呵呵唏嘘“50cc是鸡肋”,那边市场突然给了所有人一个暴击。各方数据明摆着真正的消费痛点在于——介于电摩与大排油车之间的“空窗地带”,偏偏是上班族、跑腿党、上学娃、原本被“小马拉大车”坑怕的老用车用户,个个都在怨念“要是有合规油驴,能跑远能省心还能拉货”。当大排油车的“江湖地位”被蓝牌限得死死地,电动车又被续航焦虑和充电难项圈牢牢拴住,50cc摩托车居然成为了那个“低调富有爱”的续命神车。

新一轮复产里,厂家们也不再凑合点滴拼凑,他们玩起颜值经济和性价比博弈。标致直接上了DJANGO50,“法式浪漫”颜值拉满;新大洲本田Today50主打“无敌性价比”、皮实耐操;光阳锋丽50坚持稳定输出。更重要的是,老用户的口碑传播本身就相当给力,“谁家跑腿不想来辆小50?”“谁家学生娃不盼台能拉书包的耐用摩托?”咔,市场呼声、企业技术、用户需求三箭齐发,合力驱动了一波“小排量新黄金时代”。

50cc小排量摩托冷门却热销,你知道年销量竟有多少吗?-有驾

把剧情拉回现实,政策一刀切终究挡不住老百姓的智慧——限摩下的大排没戏,那我直接堂堂正正上50cc蓝牌总可以吧?连三四线小城市的一些人也明白过味儿来了供需天平失衡之下,小排量又强势回潮,这才是真正的“打不死的小强”。

不过您别高兴得太早。表面一切好像风生水起,其实暗流涌动。第一个问题电动车升级太快,智能化、互联网+、换电站,你能玩么?有人吃瓜有人扔瓜皮。一些老用车党刚兴冲冲买了小50,回头一查新政,电动轻便摩托已经能上牌、能跑长途,还不用考驾照,晚上充好第二天就走。低碳减排、城市管理压力,整个风头都向电摩倾斜。老百姓犯糊涂“买油车吧,怕限行,买电的吧,又担心续航和换电池麻烦。”

50cc小排量摩托冷门却热销,你知道年销量竟有多少吗?-有驾

第二个麻烦是产品本身。厂家们虽然开足马力搞复产、搞焕新,但投机心理还在,“贴牌”“套壳”“小马拉大车”问题没少发生。低价走量易带来品质下滑,出了点毛病就是“明天拆车场见”。老客户口碑一下降,新用户根本不敢买单。再加各地政策左摇右摆,今天这儿恢复蓝牌,明天那儿又通电摩。各家企业互相内卷,把宝全压在“小排量生机”头上,一不小心就成了“无底洞”。

分歧也愈演愈烈“油车是不是最后的倔强?”“电摩才是城市宠儿。”“小排量市场终究撑不住高科技和城市新规的车轮!”意见像面条一样越拉越长。厂家和用户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车市真正的大鱼还是在外圈观望。

50cc小排量摩托冷门却热销,你知道年销量竟有多少吗?-有驾

咱就拿大白话说,要让50cc摩托车翻身,确实不容易。表面看着市场一片繁荣,其实大家都心里有数政策、用户、厂家咬得死死的,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撒手。厂家们你追我赶复产热潮,消费者却没那么容易买账。老话说得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今天说油车好,明儿电摩新政又把你套住。别看现在蓝牌还算罕见,电摩受宠,过几年,谁知道轮到谁火?只要政策一变天,这股小排量的风潮说走就走,那叫一个利索。

还真得假装夸夸各家厂家,眼睛盯得贼准,见风使舵的功夫是真的服气——你们倒是敢一边量产一边观望,还真抓得住小市场的脉搏。真正能笑到最后的,怕是得经得起市场和用户的反复考验。小排量复兴这杯酒,喝高了还得小心宿醉。

50cc小排量摩托冷门却热销,你知道年销量竟有多少吗?-有驾

50cc摩托你会买吗?是想靠它在限摩城市里“曲径通幽”?还是嫌它没劲、不够潇洒、排面不足?你觉得小排量摩托是下一个市场新贵,还是注定昙花一现的过气选手?电摩、油摩、蓝牌、限行,这仗到底谁能赢?欢迎在评论区放胆开喷,咱来掰扯个明白——你站哪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