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扇凌晨三点打不开的车门,才是新能源最大的“黑公关”

那扇凌晨三点打不开的车门,才是新能源最大的“黑公关”

恕我直言,现在某些车企老板的演技,比他们的造车工艺精湛多了。

成都那辆烧成骨架的小米SU7,车门把手至今还保持着最后的倔强——死死锁着。家属说救援队当时用撬棍都砸不开车窗,最后是后备箱变形裂开条缝才把人拖出来。结果你猜怎么着?雷总在发布会上痛心疾首说要“坚决抵制黑公关”。

我差点把咖啡喷屏幕上。

这哪是黑公关啊,这分明是2025年最惊悚的汽车广告:凌晨三点出事,客服说“这个时间段没有值班人员”;半年内两起同款事故,上次在安徽也是撞完就爆燃门打不开;最绝的是,工信部早在2025年9月24日就发了征求意见稿,明说要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

数据不会骗人。今年1-9月新能源车起火事故中,涉及门把手失效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7%飙到23%。有工程师私下吐槽,现在车企为了风阻系数和造型炫酷,把机械备用结构都简化成“纸面方案”。

但某些人永远在玩同一个套路:出事谈情怀,追责骂黑手,整改等通知。

那扇凌晨三点打不开的车门,才是新能源最大的“黑公关”-有驾

《浙江日报》的评论一针见血:“将正常批评与黑公关混为一谈,本质是回避真问题”。第一财经更直接,说这是“重营销轻安全的反噬”。

想起个细节。事发路段监控显示,车辆是突然失控撞向护栏的。而就在上个月,小米刚推送了个强调“优化紧急避障逻辑”的OTA升级。

现在回头看,最该升级的恐怕不是算法,是某些人对生命的敬畏心。

更魔幻的是二手市场。事故新闻爆出后,同款车型的隐藏门把手改装件销量反而涨了三成。问卖家为啥,答曰“很多老车主怕出事,买回去自己加装机械开关”。

这黑色幽默够写进商学院教材了:当车企忙着用科技感包装产品时,消费者正在用最原始的方式自救。

所以别再扯什么黑公关了。那扇在深夜大火中纹丝不动的车门,那个永远打不通的救援电话,才是新能源行业最致命的“负面舆情”。

现在工信部的征求意见稿还剩最后一周公示期。你们猜,这次是车门先打开,还是公关的嘴先闭上?

#怪有趣生活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