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的魔幻现实:在老家是光宗耀祖,在一线城市不如一个车位

讲真,最近看到BBA疯狂打折的新闻,我脑子里就一句话:不装了,摊牌了,大家一起下场肉搏,谁也别想体面。以前你在路上看到一台C级或者3系,心里还会咯噔一下,觉得车主是个精英人士,至少是个部门主管。现在呢?感觉跟看到一台高配帕萨特没啥区别,甚至不如一台问界M9来的有话题性。BBA的光环,正在以一种自由落体的姿态,加速回归牛顿的怀抱。

这事儿的本质,是一场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过去大家都在一个叫“豪华品牌”的餐厅里吃饭,BBA坐主桌,吃着高溢价的菜,聊着品牌历史的风花雪月。其他人看着,羡慕着,想着有一天也能上桌。结果新势力这帮人,压根不想排队等位子。他们直接在隔壁开了个科技感自助餐,人均99,要啥有啥,大彩电大沙发不要钱一样往车里塞。BBA一开始还想维持优雅,结果发现客人都跑光了。怎么办?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于是他们抡起价格屠刀,对着自己主桌的菜一顿乱砍,高喊着“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二十多万买宝马,三十万落地奔驰的魔幻现实。这不是市场竞争,这是修仙渡劫,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BBA的魔幻现实:在老家是光宗耀祖,在一线城市不如一个车位-有驾

在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BBA的这个“身份钢印”早就被稀释得不成样子了。你开个奥迪A6停在国贸楼下,真没人多看你一眼,保安大哥指挥你停车的嗓门都比你发动机声大。在这里,车就是个通勤工具,一个能遮风挡雨的铁壳子。大家见得多了,免疫了。甚至你开得太嚣张,乱变道加塞,周围的网约车师傅能用十几种方言组合diss你,行车记录仪分分钟让你成为下一个“社死”典范。这里的生存法则是,你可以很有钱,但别表现得像个刚有钱的傻子。BBA在这里,已经从一个加分项,变成了一个中性词。

BBA的魔幻现实:在老家是光宗耀祖,在一线城市不如一个车位-有驾

但魔幻的地方就在于,你把这个场景平移到三四线城市,或者干脆是你老家村里,故事就完全是另一个版本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此深有体会。你过年开一台崭新的宝马5系回去,还没进村口,消息就已经通过方圆五公里的广场舞大妈无线通信网络传遍了。你一下车,立刻会被贴上“大老板”、“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标签。你爸妈脸上的褶子都能笑开花。为什么?因为在那个信息环境和消费圈层里,BBA这个品牌图腾的魔力依然坚挺。那里没有遍地的理想L9,也没有天天刷屏的雷军发布会。人们对“好车”的认知,还停留在那个最朴素、最经典的时代。你的宝马,就是旧时代神殿里最后一尊闪闪发光的神像,威力依旧。

BBA的魔幻现实:在老家是光宗耀祖,在一线城市不如一个车位-有驾

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品牌玄学与用户信仰】。为什么BBA降价了,还是有人买?为什么特斯拉天天被骂,销量还是坚挺?因为对某些用户来说,买的根本不是车,是一种信仰,一种自我身份的确认。会买奔驰的人,就是喜欢那个三叉星徽本身,你跟他聊零百加速、聊智能座舱,他可能觉得你在说鸟语。他要的就是停好车后,回头看一眼那个标的满足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不是在消费,他们是在捍卫自己的信仰。所以BBA降价,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可以用更低成本维护信仰,何乐不为?

BBA的魔幻现实:在老家是光宗耀祖,在一线城市不如一个车位-有驾

但问题是,时代变了,大人。新势力们正在搞【反技术崇拜与民粹解构】。他们把过去那些高大上的技术名词,比如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用一种极其粗暴的方式塞给你。讲真,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在哪?不在于识别红绿灯,不在于高速巡航。它的终极考验,是能否在中国任何一个县城的菜市场门口,精准躲避突然窜出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种混沌的、不讲道理的现实路况,才是检验技术的唯一真理。华为问界为什么牛?因为它真的在尝试解决这些“道诡异仙”一样的场景。而BBA的工程师,可能还在德国的理想化路况下测试他们的L2辅助驾驶,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这个比喻有点扯,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那个意思?传统豪华车企就像是修炼金钟罩铁布衫的武林高手,把车壳子、底盘、发动机这些物理防御点满了。结果新势力这帮人不讲武德,直接掏出了激光枪,开始进行魔法伤害。你的物理防御再高,一发激光过来,直接破防。我真的会谢,都什么年代了!车内的那块屏幕,那个语音助手,才是现在年轻人最在意的“任意门”。

所以,现在开BBA上路,还会有人高看你一眼吗?答案是,看你在哪条路上,也看路边站着的是谁。在一线城市,它可能还不如你脚上一双限量款球鞋显眼。在小县城,它依然是能让你在酒桌上多喝一杯敬酒的硬通货。这种身份的撕裂感,正是这个时代汽车市场最真实的写照。BBA们放下了身段,开始用价格换销量,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当豪华不再豪华,当信仰开始动摇,你剩下的,就只有那个不再闪亮的logo了。说到底,未来最硬的身份标签是什么?可能不是你开什么车,而是你家车位是买的还是租的。车只是上面的装饰品,随时可以换,但那个70年产权的车位,才是真正的压缩毛巾,看起来不大,吸满了资产,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