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的尽头是纯电,纯电的优选是换电”,确实是今年成都车展蔚来在馆内“举牌式”传播的焦点之一,讨论声量很高。
之前,已经有一套组合拳了。
对外叙事:秦力洪称“纯电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把路线站位锚在纯电。产品决策:宣布全系标配100kWh电池包,降低用户配置选择复杂度。基建兑现:G318川藏线限时免费换电与线路贯通,直接拿“远方场景”做体验样板。同时披露换电站3467座、充电站4725座等最新规模。
最后,落到举着牌子宣传:「增程的尽头是纯电,纯电的优选是换电」。但是,得有前提的:
网络密度:蔚来早在2021年立下“到2025年超4000座换电站”的目标,如今逼近但仍有差距;同时媒体也指出当年“加速建设”的节奏并不轻松。换电要成为“优选”,密度必须对标快充便利性,并保持高可用率。
区域穿透:官方披露重庆已实现区县全覆盖,这类“全域样板”越多,“优选”越具可迁移性。核心城市/高速干线的平均“到站绕行距离”“排队时长”“失败率”。(蔚来近月持续贯通典型线路,应该也是在给这三个指标做样板。
标准与外延:要把“优选”从品牌私域做成行业共识,跨品牌/跨车型的标准化是门槛。没有足够“接入方”,换电就容易成为“单品牌重资产”,边际效益受限。
换电能不能成为最后的终点,关键在“站”的密度、调度与开放度。
反面的镜子,成都车展增程车型扎堆且参数猛。60kWh级“大电池”+ 300~400km纯电续航。这说明用户不愿被能量补给绑定:有电就电,没电就油,哪种快用哪种。它用“网络外生”(油站密度)对抗“网络内生”(换电网络)。
以,为什么要“教育”而不只是“宣讲”?当换电站像便利店一样“触手可及”,它就不再需要“教育”了。但,在此之前,它是一段要坚持、要负重、也有代价的,甚至不知道最后能不能跑通的漫长旅程。
留个戳,继续观察
各位看官,你们怎么看换电以及,怎么看成都车展上,蔚来的一套动作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