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坚持更新周交付量数据,十一期间其他车企均无此数据支持,9月底交付冲刺预期明显提升

理想最近还是挺固执地每天更新交付数据。十一黄金周期间,大部分同行都停了,这不免让人好奇,理想为啥还坚持?我朋友小张在经销商那边,他也说了:这时候公布数据还挺麻烦的,客户都放假去了,上保险什么的都没那么顺利。但理想就像是坚持锻炼的跑者,别车企一阵歇脚,它还在脚踏实地往前跑。

9月底的交付数据,尤其是最后两天,有明显的冲刺迹象。这是我从朋友圈的一位理想车主那里听来的——那天他刚拿到车,旁边就是一批新车刚刚下线,经销商那边脸上都挂着不太掩饰的紧张,显然冲刺态势明显。相比之下,另一边的蔚来,虽然距离官方数据更新还有几天,但据说那两天的交付量估算也会比预期好一些。大家都盯着下周二,觉得那会是一个数据爆发点。

理想坚持更新周交付量数据,十一期间其他车企均无此数据支持,9月底交付冲刺预期明显提升-有驾

说实话,这种冲刺让我有点怀疑,车企到底是在真刀真枪地卖车,还是做数据游戏?供应链的情况我也问了几位,貌似理想的供应链还算稳,芯片什么的比去年紧张少了,但也不是说完全没影响——就好像你家做饭,主材买齐了,但辅料有时断断续续,味道还能继续,但难免不够完美。反观有些品牌,今年疲软不少,交付量跌得也蛮厉害。

我之前说过,黄金周期间交付数据估计不敢看,但现在想想这话有点偏激。确实整体节奏慢了,但一些品牌反倒用这段时间静静调配库存和资源,这才是聪明的。对了,销售那边透露,十一期间理想跟着周定期更新交付数字,这是一个信号,表明它想给投资者和客户很透明的印象,虽然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没啥变化。

我刚才翻了下之前的笔记,今年交付量其实跟去年同期比,有个小幅度的提升,估计也就是10%左右,但这数据还挺扎实,不是简单喊喊口号的空头支票——当然体感略有不同,毕竟买车的人群结构和偏好在变。高价纯电SUV领域,理想明显拉开距离,销量和口碑都稳健不少。而燃油转电的其他品牌,那个差距就算换成同价位的车型,对比起来也明显。

理想坚持更新周交付量数据,十一期间其他车企均无此数据支持,9月底交付冲刺预期明显提升-有驾

供应链这块,倒让我想起以前研发时的一个小插曲。那阵子项目延期了,主要是因为一个重要零部件供应商的资质问题,好比厨房里少了个高效的搅拌机,手动搅拌费时又难看。理想能够还保持稳定交付,说明它在供应链冗余和风险控制上整体做得不错,不太像某些品牌那样遇到波折一连串。

不过说回理想本身,是不是持续公布交付数据就真的那么透明了?我有点保留。毕竟车企公布的数据也得自己想办法摆好,不像我朋友在4S店听来的真实咨询,和那一批台账里的具体情况,差距还是有的。也许理想真这么努力,也可能是想借数据抢占心智。数据是个好东西,但得怎么看,我觉得很关键。

有意思的是,我随口猜测了一下,理想九月底那冲刺,如果单看两天,交付量估计比平时多出20%(估算)。这个没准确数据支持,但我感觉那段时间肯定紧张得要命,员工加班频繁。好奇大家有没有体会过自己买车时节前节后的交付差异?

理想坚持更新周交付量数据,十一期间其他车企均无此数据支持,9月底交付冲刺预期明显提升-有驾

另一个小跑题:我上周去修理厂,修理工跟我唠嗑说,现在消费者选车更注重用车成本了,电动车保养简单,理想的这套电驱系统口碑挺不错。他说百公里大概比同级燃油车省个两三块钱,长期下来确实赚了。这个成本计算当然是他个人估,然后加了点修车经验,我没细算。

再打开一个盲点,十一期间保险公司放假,流程慢了许多,很多新车验车备案也受影响,这自然拖累了交付速度。车企在这时候拼交付,物流和后端支持链条的不确定性成了隐形障碍。(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回来,理想这套坚持数据更新的操作,能不能影响其他车企裸奔背后的真实数字?有没有可能像其他公司那样,也有刻意拖延公布的动机?这我跟不少同行聊过,大家普遍挺怀疑的。

理想坚持更新周交付量数据,十一期间其他车企均无此数据支持,9月底交付冲刺预期明显提升-有驾

最后留个问题给你们,作为车主或者潜在买家,你们更信哪个数字?是理想每日更新的那个,看上去透明但官方认可的交付量,还是朋友圈、销售员给你的现场真相?或者说,交付数据到底能不能真的帮我们挑出靠谱车企?我挺想知道你们的看法。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