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元电动车试出连环劫:性能太猛成马路杀手
我那口子非要试新买的小刀电动车,美其名曰测续航,结果试出个“人车互害”连续剧。他抢了我的新车,留给我那辆老伙计。谁知这新车提速像炮弹出膛,电门一拧直接往前窜,控都控不住。第二天我就追尾了路边停着的汽车,赔了人家五百块。回家吵架吵到嗓子冒烟,这位始作俑者还振振有词:“谁让你不熟悉车况?”
更绝的在后头。第三天换回车子,发现前脚蹬子断了一截——人家轻描淡写说“倒车摔的”。修理工两手一摊:“这玩意儿没法修。”得,三天损失上千块,还落个“马路杀手”的称号。
所谓“30项三包”听着唬人,真遇到脚蹬子这种“非核心部件损坏”,立马踢皮球。厂家强调“人为损坏不保修”,可正常倒车能摔断金属件,这质量当真对得起1600的标价?更讽刺的是,品牌宣传页仍大力鼓吹“强劲动力”“爬坡如履平地”,却把安全操控性描述丢进角落。
现在我看明白了,电动车行业卷性能参数早已走火入魔。比谁提速快,比谁续航长,却忘了这玩意儿是天天上路的交通工具。当技术狂奔抛弃了用户体验,再炫的配置都是马路隐患。建议各位选车时亲自试驾十分钟,别信参数吹上天。毕竟安全回家比抢先那三秒,重要得多。
#十一月创作计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