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汽车发展大跃进,汽车保有量已达 3.59 亿辆,在路上行驶个性化的改装和房车露营,将是这个时代的标志。
汽车文化,可以催生了无数以兴趣为核心的社群,让陌生人因共同的热爱而聚集,形成了独特的圈层文化。
每一个驾驶者,掌握着自己的命运,掌握了方向盘,这一轮语境下,汽车已经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文化,行驶的自由,不是遥不可及,而是就在眼前。
老爷车收藏与聚会:全球各地的老爷车车展(如美国圆石滩车展、德国埃森车展),不仅是复古车型的盛宴,更是车迷交流历史、分享情怀的平台;
改装文化:从追求性能的 “街车改装” 到注重外观的 “低趴姿态”,从越野领域的 “硬核改装” 到房车的 “生活化改装”,每一种改装风格都代表着车主的个性表达。
赛车运动社群:从专业的 F1、WRC(世界拉力锦标赛)到民间的卡丁车赛、场地赛,赛车文化让普通人也能体验速度与竞争的快感,形成了 “从观赛到参与” 的全链条文化生态。
但是,政策对行业的限制成为了杀手锏:
1. 汽车文化的消亡:政策如何扼杀一个万亿市场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全球第一,但汽车文化几乎为零。
• 报废制度畸形:强制引导报废、排放标准快速更新,让车主陷入买-开-废的死循环。
• 改装即违法:一台车换个轮毂就要备案,贴膜超30%必须登记——全球没有一个国家的汽车爱好者像中国车主这样束手束脚。
• 产业的隐形损失:
• 美国汽车后市场规模:5000亿美元(改装+维修+周边)
• 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8000亿人民币(且80%是维修保养,改装不足10%)
中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房车露营工作委员会:不是中国人不爱汽车文化,而是政策直接阉割了这个市场。
2. 稳定与管制的黑色幽默政府最怕不稳定,但过度管制恰恰催生更大的不稳定——
• 有钱人被逼出国消费:游艇、私人飞机、改装车,这些在国内不是被管死,就是被污名化(炫富),结果钱全花在海外。
• 中产被逼提前躺平:改车?太麻烦。买摩托?13年就报废。不如老老实实存钱防失业。
• 普通人被逼内卷:没地方玩车、没钱买船、不让低空飞行,最后只能卷买房、卷孩子、卷加班。
稳定压倒一切的真相是——用管制掩盖矛盾,但矛盾终会爆发。
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政府也怕炫富,怕摩托车暴走族,但最终发现:压抑需求≠解决问题。真正的稳定来自——
• 让市场决定需求(改装车合法化,报废制度按实际车况评估)
• 让富人花钱带动就业(游艇、通航、汽车改装都能创造大量中产岗位)
• 让老百姓有出人头地的出口(别什么都扣上攀比帽子)
3. 攀比是坏事吗?错,攀比才是进步的动力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攀比史——
• 罗马贵族竞相建造豪华别墅,推动了建筑和艺术发展。• 欧洲王室比拼航海技术,催生了大航海时代。• 美国富豪争相投资航天,让SpaceX崛起。
中国的问题不是攀比太多,而是能攀比的东西太少——
• 房子?(限购+高税)• 车子?(改装犯法)• 游艇?(手续卡死)• 私人飞机?(审批半年)
结果就是:内卷教育、内卷医疗、内卷公务员考试,因为这是仅剩的几个合法攀比赛道。
北京国商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放松管制≠混乱,而是让经济回归人性
• 真正的稳定,不是人人都穷,而是人人有希望。
• 放松汽车改装、游艇航行、低空飞行管制,释放万亿消费潜力。
• 让有钱人把钱花在国内,创造就业,而不是跑到迪拜买游艇、去美国玩飞机。
稳定成了经济停滞的遮羞布,而所谓的管制只是让社会更脆弱,目前,啥行业都在萧条,啥职业都可能失业,唯独有文化产业是救命稻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