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2026 款丰田 bZ 表现优异还是略逊一筹?

丰田的电动 SUV 今年进行了一些有用的改进,但仍然令人费解。

测试:2026 款丰田 bZ 表现优异还是略逊一筹?-有驾

优点

  • 大大提高加速度和续航里程

  • 舒适的乘坐体验

  • 漂亮的停车摄像头

缺点

  • 快速充电速度缓慢

  • 尴尬的内饰

  • 双电机车型仍无法突破300英里大关

丰田是否已经尽力将之前被称为 bZ4X 的车型改造成2026 款 bZ?我们曾批评过这款电动 SUV 的旧款续航里程短、充电速度慢以及奇特的内饰布局(或许这就是“bZ”的由来)。而对于 2026 款车型,丰田已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特意缩短了其拗口的名字。

快速摘要

2026 款丰田 bZ 较上一代车型有所改进,动力和续航里程均有所提升,但问题依然存在。内饰重新设计略显笨拙,充电速度比竞品慢,驾驶体验也缺乏精致。其售价预计为 5 万美元,难以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2026 款 bZ 的首次试驾让我们既谨慎又好奇,它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强劲的动力让我们着迷,但内饰的改变却让我们感到困惑。现在是时候花几周时间体验这辆丰田 bZ,带上我们的测试装备,彻底弄清楚它是否值得购买了。

我们不知道的关键数字

丰田迟迟未公布最终定价,这让我们的努力付诸东流。截至我们撰写本文时,该公司仅告知我们,bZ 的起售价(含运费)约为 40,000 美元,这意味着其价格将比 2025 款 bZ4X 上涨约 1,500 美元。

测试:2026 款丰田 bZ 表现优异还是略逊一筹?-有驾

但这只是基础款XLE前驱车型,其改版后的bZ车型在2026年上市时,续航里程和动力都会有所缩减。(没错,丰田有人想出了办法,让基础款bZ4X更加缺乏吸引力。人们甚至说创新已死!)我们这次测试的是限量版全驱车型,它以更强劲的动力和更充沛的续航里程,将bZ推向了正确的方向。但代价是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

别再含糊其辞了;我们来看看一些数据。双电机 bZ 的动力比老款 bZ4X 提升了 124 马力,达到了 338 马力。(丰田尚未公布综合扭矩额定值,但扭矩值加起来通常非常接近。在本例中,它给出的扭矩约为 323 磅英尺。)

我们期待着加速性能的提升,结果也确实如此。bZ 百公里加速仅需 4.4 秒,静谧无声,远比老款 bZ4X 的 5.8 秒更符合我们对双电机电动车的期待,而且它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充满动感的起步。按下 VSC 关闭按钮(稳定控制系统从未完全关闭),bZ 就像一匹脾气暴躁的种马一样冲出车门,我们甚至能感觉到它在拼命地抓地。这辆充满动力的 bZ 在四分之一英里(约 400 米)冲刺时撞上了限速器,最终以 163.7 公里/小时(约 164 公里/小时)的时速跑完了四分之一英里(约 145 公里/小时),比老款 bZ4X 的 14.5 秒(约 135 公里/小时)的 95.9 公里/小时(约 125 公里/小时)有了显著提升。

这种新动力对续航里程和充电有什么影响?除了基础款之外,所有 bZ 车型的电池容量都略有增加——74.7 千瓦时,而之前的车型为 72.8 千瓦时——再加上其他改进,续航里程得到了显著提升。根据美国环保署 (EPA) 的数据,全轮驱动的 bZ 续航里程在 278 到 288 英里之间,具体取决于配置级别(我们试驾的 Limited 车型为 278 英里),而 bZ4X 的续航里程为 222 到 228 英里。前轮驱动的 Limited 车型配备更大的电池,将 300 英里的续航里程从之前的 480 公里增加了 14 英里。哦,基础款的电池容量从 71.4 千瓦时缩减到 57.7 千瓦时,EPA 额定续航里程为 236 英里。

我们没有对老款四驱 bZ4X 进行公路行驶里程测试(Road-Trip Range Test)。测试中,我们以 70 英里/小时(约 112 公里/小时)的速度稳定行驶,直到电池电量降至 5%。不过,它的机械版兄弟车型——斯巴鲁 Solterra Touring 四驱版——跑出了 196 英里(约 316 公里),而新款 bZ 跑出了 222 英里(约 355 公里)。和 EPA 的评级一样,这个成绩还算可以,但算不上突出。

测试:2026 款丰田 bZ 表现优异还是略逊一筹?-有驾

bZ 能发球却不能接球

可惜的是,说到电池充电,丰田 bZ 并没有那么着急。现在全轮驱动车型的快速充电功率达到了 150 千瓦,和前驱车型一样——老款 bZ4X 的全轮驱动版本充电功率为 100 千瓦——但 bZ 的许多竞争对手(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的充电功率都更快,达到了 240 千瓦甚至更高。

bZ 采用了特斯拉风格的 NACS 充电接口,这将使寻找充电器变得更加容易;不过,bZ 的车主应该预料到,在等待充电时,会有很多特斯拉(以及现代和起亚)来来往往。当电池电量降至 5% 时,我们在 15 分钟内增加了 115 英里的续航里程,在 30 分钟内增加了 187 英里的续航里程;同样,这表现并不出色。丰田提供 CCS 式充电器的适配器,因此如果您购买 bZ,我们恳请您预留一个 150 千瓦的 CCS 充电器,把 350 千瓦的充电器留给充电速度更快的车型。大多数这类车型都会用到。

由于悬架没有重大改动,我们预计制动和操控性能也不会有显著提升。bZ 从 60 英里/小时(约 100 公里/小时)到静止的距离为 126 英尺,比旧款 bZ4X 长了一英尺。它的侧滑圈加速度为 0.78 g,8 字形转弯的操控性测试用时为 26.7 秒,两项数据都略高于我们测试的上一款 bZ4X。

方向盘较小,传动比较快,在赛道上测试操控性时比较轻松,但 bZ 的转向在实际驾驶中感觉略显过度,反馈也不够灵敏。再加上动力输出过于急促,bZ 在弯道上行驶时显得笨拙且不协调。我们确实喜欢它的驾乘体验,但过大的路噪和胎噪破坏了 bZ 的精致卖点。

尽管再生制动很好,并且可以通过方向盘拨片设置多个再生级别,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单踏板驾驶模式,让驾驶员只需抬起油门就可以停车。

测试:2026 款丰田 bZ 表现优异还是略逊一筹?-有驾

尴尬的内饰得到尴尬的修复

bZ 的仪表盘或许是它最奇特的地方。bZ4X 最初的仪表盘位于挡风玻璃正下方,其设计理念是让驾驶员从方向盘上方而不是透过方向盘观察仪表盘。驾驶员抱怨说,他们不得不把方向盘柱调得太低才能看到屏幕。2026 款 bZ 的仪表盘设计焕然一新,主要是为了容纳新的中央屏幕——稍后会详细介绍——但方向盘仍然位置过低,方向盘和仪表盘之间的空隙现在基本上是一片毫无装饰的塑料荒地。

丰田在空调和信息娱乐控制方面采用了雷克萨斯车型中更紧凑的屏幕布局,大大减少了按钮数量。但问题在于,在bZ的仪表盘上,新屏幕看起来和原来一模一样:是从另一辆完全不同的汽车上拆下来的零件。

丰田在中控台腾出的空间里增加了并排无线充电器。如果BZ车主和副驾驶出于某种原因需要随时使用手机,这当然很棒,但它会阻挡潜在的储物空间。丰田应该参考一下起亚EV6,看看中控台到底有多实用。

测试:2026 款丰田 bZ 表现优异还是略逊一筹?-有驾

丰田,你可以做得更好(逗号可选)

总的来说,2026 款丰田 bZ AWD Limited 给我们的印象是,它只是在改进一款平淡无奇的产品,显然无法体现出推动普锐斯混合动力车赢得2024 年MotorTrend年度汽车大奖的工程天才。bZ 是一款平淡无奇、外观滑稽的电动 SUV,几乎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显得平淡无奇。

例外的是续航里程为 236 英里的基础款,它虽然性能表现不错,但价格却偏高。如果我们根据丰田的预估价格推断,bZ Limited AWD 的起售价约为 4.7 万美元。加上选装配置——请记住,即使是顶配车型,丰田也会对黑色以外的任何车漆颜色额外收费——像我们试驾的这款 bZ AWD Limited 售价约为 5 万美元。如果关税上调,价格可能会更高,因为 bZ 是在日本生产的。同样的价位,还有很多更好的电动 SUV。

令消费者感到遗憾的是,我们最初的问题——丰田是否已尽力提升 bZ 的竞争力——答案是肯定的,是否定的。虽然 bZ 的加速性能如今已与竞争对手相差无几,续航里程也相差无几,但它除了驾乘体验和灵巧的泊车摄像头(让车辆更显通透)之外,并无任何显著优势。

与老款 bZ4X 以及几乎一模一样的斯巴鲁 Solterra一样,如果价格合适,bZ 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 bZ 并非需要翻新,而是真正需要的是彻底改造。

测试:2026 款丰田 bZ 表现优异还是略逊一筹?-有驾
测试:2026 款丰田 bZ 表现优异还是略逊一筹?-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